仲并

仲并
  • 姓名:仲并
  • 别名:字弥性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仲并,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147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绍兴二年进士,授平江府学教授,改左承奉郎,出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举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改通判镇江府。十六年,言者希秦桧意,论劾其为官妓作生日设谯青词,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即位,擢光禄丞,出知蕲州。官终朝请大夫、淮东安抚使参议。仲并学识广博,文章高简有法度,周必大称其四六文闳肆不羁而关键严密,对仗精巧而不拘于骈俪;论事之文深切明白,务在可行;杂著题跋,清雅可爱(《仲并文集序》)。诗亦清隽拔俗,词风清旷似苏轼(《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八)。其《忆秦娥》“木樨”词有“佳人敛笑贪先折。重新为翦斜斜叶。斜斜叶,钗头常带,一秋风月”之句,况周颐称为咏物词上乘之作(《蕙风词话》卷二)。著有《浮山集》十六卷(周必大《仲并文集序》),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诗文,重编为十卷。《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三十六首。《全宋诗》卷一九二八录其诗三卷。《全宋文》卷四二三八至四二四四收其文七卷。事迹见周必大《仲并文集序》(《周文忠公集》卷五四)、《宋史翼》卷二八。

仲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四六标准

四六标准

诗集。南宋李刘(约1225年前后在世)撰。四十卷。刘字云甫,号梅亭,崇仁(今属江西)人。嘉定进士,曾游湖南、蜀中,仕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宝章阁待制。有《诗文类稿》、《续稿》、《梅亭四六》等,皆佚。此集系刘初年及在湖南蜀中所作。门人罗逢吉编成,题名“标准”,系弟子尊师之词。凡七十一目,一千○九十六首。内容涉及论时政、仕宦迁除、吉凶庆吊诸多方面。作者以流丽稳妥为宗,隶事亲切,措词明畅,别具一格。今本有明孙云翼之注,颇为芜杂,然亦有足备考证者。有《四库全书》本,又《四部丛刊续编》本,题为《梅亭先生四六标准》。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简称《太上业报因缘经》。道教书名。十卷。旨在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就其内容、形式均吸取佛经。此书系出隋唐前,盖南朝道经。收入《道藏》第174—175册。敦煌遗经中有此经,证明此经盛行于唐代。《三洞奉道科戒营 始》引此经。有学者推测该经出于6世纪前半叶。太上道君说开度、报应、忏悔、奉戒、诵念、行道、慈济、救苦、功德、生神、 弘教等。吉冈义丰《道教と佛教第二》认为其是六朝道经,受佛教《法华经》影响。

萧常续后汉书

萧常续后汉书

纪传体三国史。南宋萧常撰。47卷。萧常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父寿朋病陈寿《三国志》帝魏黜蜀,欲为更定,未及成书而卒。萧常因述父志,费时20载撰为此书。以蜀国为正统,起昭烈帝刘备章武元年(221),迄后主刘禅炎兴元年(263)。分帝纪2卷,年表2卷,列传18卷,以吴、魏为载记,凡20卷。又别为音义4卷,义例1卷。因蜀汉昭烈帝续汉献帝,故名《续后汉书》。取材以《三国志》为主,多援引裴注,建安以前或据范晔《后汉书》。是书义例精审,笔削谨严,颇得史法,然偶有讹误。有《丛书集成初编》本,附有清郁松年撰《续后汉书札记》1卷。

四书通证

四书通证

元张存中撰。共六卷。计《大学章句或问通证》一卷,《论语集注通证》二卷,《孟子集注通证》二卷,《中庸章句或问通证》一卷。胡炳文作《四书通》,释义理而略名物。存中因排纂旧说成此书,以附其后,故名。与《四书通》乃相互为补的两种书。《凡例》认为,《四书集注》明理用事简明为尚。胡炳文对《四书纂疏》、《四书集成》等书去其晦而取其明,则理通。此书因有见于胡炳文《四书通》详义理、略名物,于是网罗各家旧说,附于胡书之后,故名《四书通证》。引经据典,引用各家之说,一一都标明出处,极便于习读,可省检阅之烦。

般若心经注解

般若心经注解

般若心经注解,一卷,明何道全注,原题无垢子注,日本佚名跋因无垢二字以为宋张九成著未是。

中观论

中观论

Mady&amacronmaka-ś&amacron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品,现藏中阿僧佉释,瞿昙般若译之顺中论,二卷。分别照明菩萨释,波罗颇迦罗译之般若灯论释,十五卷。安慧释,惟净等译之大乘中观释论,九卷,皆为龙树中论之异出。西藏亦有中观学派之二系统,则此论为学者所珍重,不待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