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潢

- 姓名:章潢
- 别名:字本清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西南昌人
- 出生日期:1527年
- 逝世日期:1608年
- 民族族群:
章潢(1527年—1608年),明经学家、学者。字本清。江西南昌人。生于世宗嘉靖六年,卒于神宗万曆三十六年。幼而颖悟,与万思默同问学,继搆洗堂于东湖,聚徒讲学,受聘主白鹿洞书院,由杨止菴奏授顺天儒学训导,与吴与弼、邓元锡、邓元卿并称爲江右王门四君子。提倡“学要明善诚身,祇与人爲善,便是宗”,不论主敬穷理,还是致良知,言虽不同,但“皆求明性善之功”(《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九》)。学宗心学,赞成南宋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之说,认为: “心之广大,举六合而无所不包,虎豹豺狼,莫非生意,而慈悲普渡,虽摩顶放踵,在所必为,皆心之广大也。心之精微,析万殊而无所不入,垢秽瓦砾,莫非妙道,而探索隐僻,虽钩玄镂尘,剖析虚空,皆心之精微也。心之神明,千变万化,而无所不用,纵横翕张,莫非圆机,而与世推移,虽神通妙解,倏忽流转,皆心之灵变也”(《章本清论学书》)。反对宋儒气质之性的说法,指出:“夫人不能离气质以有生,性不能外气质以别赋也。谓气即性,性即气,浑然无别,固不可谓气之外有性,性之外有气,不免裂性与气而二之,何怪其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而自二其性哉!” (同上) 提倡 “性则一也”,“谓气质天性可也,谓气质之性则非矣。谓人当养性以变化其气质可也,谓变化气质之性以存天地义理之性则非矣”(同上)。主“存心”说,认为“天地万物之理,皆具此心,人之所以为人,亦惟学存此心而已”(同上)。释“格物”爲“格身”,强调《大学》之道,“探本穷源,惟在格物,而身为物本,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同上)。于经学研究颇深,对《周易》主于言象,广引张行成之说以驳鼂公武主理之说,其取象之例,不出本体、互体、伏体三者。主要著作有《周易象义》、《诗经原体》、《书经原始》、《春秋窃义》、《礼记札言》、《论语约言》、《图书编》诸书。
章潢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琅琊漫抄
笔记。明文林撰。原书已佚。今存40余则,多记录当时见闻。有一些为民间传说、故事,如《阿丑善诙谐》、《宋太祖与薛妪》、《活石》、《吴官童退胡兵》。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太极真人讲述。谓天下人民不生敬信,故虫蝗兢起,水旱不调。天尊命神将神君、风伯、雨师、雷公、雷母、龙王龙神等降临下界,收摄虫蝗,使风调雨顺。又劝天下人民改恶从善,建立道场,诵经设斋,上告乾象星宿之神,作大福利,使人民富足安乐。篇末附偈颂一首。
周礼复古编
一卷。宋俞庭椿撰。除着有《周礼复古编》外,还有《北辕录》已佚。“周官补之”之说,创于南宋初年。俞庭椿认为:《周礼》司空之官,多散于五官之属,《冬官》不亡,特错简置五官之中,因割裂颠倒,以足其数,遂着此书以考六官之讹误。《周礼复古编》认为五官所属皆六十,不得有羡,羡者皆取以补《冬官》,对此,后人多不以为然,责备此说凿空臆断、谬妄无据。又认为《天官》世妇与《春官》世妇,《夏官》环人与《秋官》环人,为一官职重复,应省而并之。对此《四库全书总目》驳之曰:“其说似巧而其谬尢甚”,认为二世妇与二环人职掌各殊,并以序官考之,其驳较为正确。总之,尽管《周礼复古编》观点有所偏颇臆断,但其不固成见,开了《周礼》研究复古学说的先河,创《冬官》不亡的新学派,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代邱葵,吴澄研究《周礼》则沿用俞的学说。直至明末,此学派仍存。清儒对此极为不满,《四库全书总目》说“故特存其书,着窜乱圣经之始,为学者之炯戒”,《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认为“着变乱古经,自是人始也”,未免偏颇。复古学说在《周礼》研究上有一定地位,对促进理学发展有一定影响,《周礼复古编》在学术上有参考价值。此书,《宋志》载三卷,《四库全书》中为一卷,标为陈友仁编,为陈友仁订正《周礼集说》将此书附于其后。版本有:明刊本、淡生堂余苑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补《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大学证文
四卷,清毛奇龄著。此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的同异。首先列注疏本,次列汉熹平石经本(有名无文,因石经本不存,且经考验旧文,知石经本即今注疏本,故只列其名),次列魏正始石经本,次为明道(程颢)改本,次为伊川(程颐)改本,次为朱子改本,都全录其文。次为王柏改本,次为季本改本,次为高攀龙改本, 次为葛寅亮改本,这几个本子仅列其异同,而不录全文。这对于研究《大学》版本流变异同很有价值。奇龄认为,“《大学》无古文、今文之殊,其所传文亦无石经本、注疏本之异”,但河南二程(颐、颢)却疑其引经处参错不一,且变置其文而加以增补;朱熹又复为之割析之,迁徙颠倒,于是便“搜列旧文,略证诸说而全列四改文于其后,曰《大学证文》”
法华经指掌疏悬示
法华经指掌疏悬示,一卷,清通理述。
东山破峰重禅师语录
清普重说,傅慧等编。收住龙骤禅院、佛兴禅寺、香积禅院、观音禅院语录、举古、颂古、机缘、入室、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