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耆卿

- 姓名:陈耆卿
- 别名:字寿老,号筼窗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临海(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180
- 逝世日期:1236
- 民族族群:
陈耆卿(1180-1236),南宋学者。字寿老,号筼窗,临海(今属浙江)人。八岁学属文,十二岁入乡校。年三十五登嘉定七年进士第。十一年,为青田县主簿,以书见叶适,一见称许为晁、张之流。十三年,为庆元府学教授。历舒州教授。宝庆二年,召试馆职,除正字,迁校书郎。绍定元年,除秘书郎。三年,迁著作佐郎。六年,除著作郎。端平元年,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除将作少监。为沂王府教授,官至国子司业。端平三年卒。耆卿师事叶适,远参洙泗,近探伊洛,涉猎多而培植厚,故其文纵横驰骤,一归于法度,奇而不怪,丽而不纤,为世所宗。其集自序称文不强作,诗咏性情,涵泳乎义理之学,不暇于词章之学。而尤以文章知名,叶适称其文“驰骤群言,特立新意,险不流怪,巧不入浮”(《题陈寿老文集后》)。吴子良称其文“探周、程之旨趣,贯欧、曾之脉络”,与吕祖谦、叶适一脉相承,因此“统绪正而气脉厚”,“岿然为世宗”(《筼窗续集序》);尤称赏其四六,以为“理趣深而光焰长,以文人之华藻,立儒者之典刑,合欧、苏、王为一家者也”(《荆溪林下偶谈》卷二)。所存诗词不多,诗风淡雅,词皆咏物之作。著有《论孟纪蒙》,已佚。编有《嘉定赤城志》四十卷,今存。又有《筼窗集》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八卷。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诗文,编为《筼窗集》十卷,共得文一百三十一篇、诗三十八篇、词四篇,今存《四库全书》本、清抄本。《全宋词》第四册收其词二首。《全宋诗》卷二九五四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七三一一至七三二二收其文十二卷。事迹见方回《读筼窗荆溪集跋》,《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宋史翼》卷二九。
猜你喜欢的书
苏奥拉·斯科拉蒂卡
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血染风情》和《苏奥拉·斯科拉蒂卡》写的是贵族修女们的生活,她们对幸福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抗争。对受社会与家庭迫害的修女,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她们英勇反抗,追求幸福与自由的行动则予以热情的歌颂,把这些“淳朴而富于感情的人”称为“现代文明的先驱”。
重新起来
中篇小说。冯铿作,花城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写一对革命夫妻萍君和小苹之间的思想冲突:3年前,他俩在共同的斗争中结合,2年前,丈夫只身去上海谋生,从此贪图安乐,脱离革命。小苹来到上海与丈夫团聚,发现萍君早已今非昔比。而小苹依然朝气蓬勃地渴望献身革命,并毅然离开丈夫,回到家乡,投入新的斗争。全篇语言活泼生动,格调明朗,青年女革命家小苹的形象鲜明突出,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是冯铿的代表作。
金元诗选
金元时期涌现了元好问等优秀诗人,尤其“有元一代,作者云兴”(《四库全书总目》),有所谓“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而且出现了许多擅长诗文的少数民族作家(贯云石、萨都剌、马祖常、丁鹤年等)。此一时期的诗歌对明代诗歌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机部分。本书遴选金诗近百首、元诗近三百首,加以详实的注释,作者有详细的小传,对读者学习和欣赏金元时期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裨益。
围炉诗话
诗论。清人吴乔撰。六卷。乔一名殳,字修龄,江苏昆山人。生卒年未详,约生活于顺治间。此编《四库总目提要》作八卷,不知所据。通行本为六卷。有吴氏自序及黄廷鉴、张海鹏跋。因作者于康熙二十年(1681)“与东海诸英俊围炉取暖”,“驰高论,发大笑”,“有及于吟咏之道者”,故以“围炉”名。有《清诗话续编》本。此书论诗宗旨是“意为主将”说,强调思想感情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于盛唐诗人最折腰杜甫,以其诗“篇篇有意”,对李商隐诗也很欣赏,屡加引证,指出其《有感》二长律“为甘露之变而作。”“意为主将”说强调以意驭词,而不可由字句来夺帅,提醒人们莫犯“以句害意”之病。“有意则有声色(声调铿锵、词采绚烂)如‘香稻啄残鹦鹉粒’亦善,无声色如‘杖藜叹世者谁子’亦善。无意总不善。”
图民录
清袁守定著,4卷。本书据经史所载及著者阅历所得,论居官为政之道,用以自镜以期对斯民有所裨益。取古人“夫苟中心图民,智虽不及,必将至焉”之义而名此书。内有为民、视民如子、治民如家、祥刑、治狱至仁恕、非至明不敢折狱、非佞折狱、慎用三木、不用刑求、不躬坐狱讼、判讼误当考正、体恤狱囚、赈饥之法、通融平粜之法等多目。
释门自镜录
凡二卷。唐代怀信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搜集有关因果报应之故事,以警劝世人。分为十类,计有七十三条、雅诰二章、事迹七十一人(附见十四人)。所集以南北朝至唐代之事迹为多,为了解此期佛教信仰之珍贵资料。本书并保留他书所未载之资料,如有关三阶教徒之事迹。本书传至日本后,庆证寺僧玄智曾作续补,附于卷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