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献堂

- 姓名:林献堂
- 别名:名大椿,字献堂,号灌园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台湾台中县人
- 出生日期:1881年10月22日
- 逝世日期:1956年9月8日
- 民族族群:
林献堂(1881年10月22日-1956年9月8日),台湾诗人。名大椿,字献堂,号灌园。男。台湾台中县人,祖籍福建龙溪县。台湾民族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领导人之一,温和派领袖。青少年时代以前在家塾接受传统文化教育。1902年与林痴仙、蔡惠如等人共创具有浓厚反日色彩的汉诗社“栎社”。曾任雾峰区区长、台湾制麻株式会社董事长。1907年游历日本时遇梁启超,受梁改良主义政治思想影响。1914年发起捐资创办第一所台湾人办的新式中学台中中学(今台中一中),专收本省子弟。1920年1月11日新民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林被公推为会长。1921年10月17日台湾文化协会在台北成立,林又被选为总理。新民会和台湾文化协会在全岛掀起了新文化启蒙运动和民族运动,揭开了台湾现代史的新篇章。此后他又历任《台湾》杂志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台湾民报》社社长、《台湾新民报》社董事长和首任社长等重要职务。日本当局长期对他采取笼络政策,曾任命他为日本众议院议员、“恩赐勋三等”,他在民族运动中也一直执行温和妥协路线,但终怀爱国之心。1936年他游历大陆,在上海华侨欢迎会上致词:“今天我的脚踏上上海,宛若有回到祖国之感。”返台后,日本当局指使报刊对其围攻,又收买流氓将其殴伤,造成轰动一时的“祖国事件”。林被迫避祸离台。1945年抗战胜利后应国民政府之邀赴南京参加受降典礼。此后历任台湾省参议员、省政府委员、彰化银行董事长、台湾通志馆馆长、台湾文献委员会委员。1950年移居日本,6年后客死该国。林献堂的文学作品以旧诗为主,有《海上唱和集》、《东游吟草》等,后辑成《林献堂先生遗诗》。散文有《环球游记》,自1927年《台湾民报》第一七一号起连载达4年之久。黄得时评论说:“林献堂氏的《环球游记》,虽然是用文言文写的,可是因为文字浅白,描写生动,看法正确,前后连载至一百五十二回,实在不失为一篇很好的散文。尤其是对于出洋留学寥若晨星的当时的台湾,带来了欧美最新的见闻,对于启发民智,作用很大。”(《台湾新文学运动概观》)黄武忠评价他在台湾新文学史上的地位说:“林献堂一生领导民族运动及鼓吹文化运动,不遗余力,他虽然不是新文学运动下的重要作家,但是由于他鼓吹新文化运动,提高了台胞的文化水准和唤起台胞的民族意识,支持年轻一代的‘台湾新文学运动’,并资助杂志和报刊的创立,使新文学作品有发表的园地,对促进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贡献良多。”(《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作家小传》)
林献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三只瞎老鼠
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讲述了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帕丁顿卡尔弗大街七十四号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凶手在死者身上留下了画着三只老鼠以及一小段《三只瞎老鼠》乐谱的信纸。在逃离现场时,凶手不小心从兜里掉出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只记着两个地址:卡尔弗大街七十四号和蒙克斯维尔庄园。另一头,蒙克斯维尔庄园的新主人,戴维斯夫妇正为这处全新的家庭旅馆延揽顾客。当晚,四位奇怪的客人先后入住。恐怖的《三只瞎老鼠》曲调响起,凶手又要开始TA的捕鼠计划……
名方广用
系门纯德先生晚年课徒授医的录音整理,语言平实,案例生动,以漫谈的形式记录了他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阐释了其独到的医学观点、成熟的学术理论及精妙的方药运用经验。
三十六水法
古代道家炼丹专著。 又名《三十六水经》、《炼三十六水石法》。 一卷。相传为汉代古籍(一说西汉淮南王 刘安撰)。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法乃汉代古籍。本书为中国炼丹术仅有的两本水法专论之一。将药石化为水的三十六种方法。据称是秘不示人的仙术,得此法者可作神丹而登仙。《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明化石序》:“臣闻凡合大丹,未有不资化石神水之力也。此水之法,虽自黄帝至于周备,则是八公三十六水之道也。……公遂哀矜,授《五灵神丹上经》及《三十六水法》与安。”
鲁班全书
鲁班全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奇异之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作,上册是整人的法术,下册是解法和一些医疗法术。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细说明朝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明末三大案等历史事件,以及陈友谅、张士诚、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方孝孺、张居正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二卷,梁曼陀罗仙译,与僧伽婆罗译之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先出,所谓文殊般若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