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陶

张问陶
  • 姓名:张问陶
  • 别名:字仲冶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东馆陶
  • 出生日期:1764
  • 逝世日期:1814
  • 民族族群:

张问陶(1764—1814) ,字仲冶,一字柳门,又字乐祖,号船山,别署蜀山老猿、豸冠仙史、宝莲亭主、群仙之不欲升天者、药庵退守等。四川遂宁人,生于山东馆陶。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检讨。仁宗嘉庆五年(1800)、六年两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十年,迁御史,有直声。嘉庆十四年,充会试同考官,寻改吏部郎中。次年,出任莱州知府,因与上官相龃龉,遂称病辞官。卸任后,寓居苏州。晚年遨游吴、越,时往来于大江南北,嘉庆十九年,病卒。问陶崇奉“性灵说”,但由于关注现实生活,其诗颇能反映当时重大社会问题,如其早年所作《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反映了川楚一带白莲教起事,揭露了清王朝的腐朽。此组诗当时传遍都下,使问陶享大名。其他如《丁巳九月褒斜道中即事》、《南城判事示吏民》、《拾杨稊》都反映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问陶诗中较多的是其多次往返北京、四川途中以及在江南居住时描山绘水的即兴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再现了山川风貌,而且描写了下层社会人们的生活。诗学袁枚而比袁诗更为流利和富于情趣,如《戏题罗两峰〈鬼趣图〉》八首之六:“头重如山强步趋,鬼穷还被鬼揶揄。几人毛发无端竖,尔辈形骸太不拘。大手凭空扇道路,丰颐随意插牙须。笑他一样衣冠客,一凿凶门貌便殊。”诗中寓庄于谐,对人情世态的揭露十分深刻、严峻。其七律工于属对,但不注重镂文错采、使事用典。七绝平易流畅,无论写景叙事,或说理抒情,皆能曲尽其妙。其《论诗绝句》云:“跃跃诗情在眼前,骤如风雨散如烟。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功纯始自然。”“名心退尽道心生,如梦如仙句偶成。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问陶多才艺,工书擅画,书法近于米芾,画近于徐渭。著有《船山诗草》二十卷、《船山诗草补遗》六卷。《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蔡珅为撰《张船山先生年谱》一卷。

张问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红玫瑰旅馆的客人

“我”在森林里独自散步,遇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他穿着牛仔裤,肩上扛着几根树枝。他说他叫北村治,东京人,一年前辞了工作来这里,他要在这里开一家旅馆,旅馆的名字叫红玫瑰旅馆……天哪,世上会有这样的巧合?这可是“我”小说里写的人和故事。作品中的“我”进入了一个奇异的幻想世界,在那里,各种动物不仅能言善辩、能歌善舞,而且有情谊、有爱心,敢于迎接挫折和挑战。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撰人不详,出於明初。假托太上老君及广救真人说天妃(妈祖)降世救苦护民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妈祖神始自宋,称夫人、妃,元代始称天妃。该经盖出自元 明。太上老君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间,玉女发十五誓愿,被封为天 妃。老君劝人称其名号,斋醮诵经,服符诵咒,以保佑航海平安 及除一切苦难。

幼科铁镜

儿科著作。六卷(又有二卷本)。清·夏鼎撰。刊于1695年。卷一主要论述小儿科医生应注意的事项和推拿疗法的具体应用;卷二论面部望诊及初生儿疾病;卷三为惊痫诸症;卷四麻疹、伤寒、疟、痢诸病;卷五为儿科其他杂症;卷六为儿科药性赋及主要药方。本书对儿科的推拿疗法颇为重视,并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与见解;对于指纹望诊和惊病的各种名目等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白话宋史

《宋史》,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元脱脱等撰。至正五年(1345)成书。四百九十六卷。分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记宋十八朝三百余年历史。据宋代国史、实录、会要、杂史、家传、行状成编。保存了大量原始史料。此为《宋史》白话文。

道光年间各省民数谷数清册

道光十五年 ( 1835年 ) 及道光二十八年户部汇造的各省民数、 谷数清册刊布 , 研究清代中晚期社会史参考。

养蒙便读

一卷,蒙学,[民国]周秉清撰,周秉清生平事迹不详。第一章 立 第二章 行 第三章 坐 第四章 卧 第五章 言语 第六章 饮食 第七章 衣履 第八章 读书 第九章 习字 第十章 卫生 第十一章 事亲 第十二章 友爱 第十三章 事长 第十四章 夫妇 第十五章 交友 第十六章 服务 第十七章 改过 第十八章 立志 第十九章 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