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士

- 姓名:皮尔士
- 全名: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马萨诸塞州
- 出生日期:1839年9月10日
- 逝世日期:1914年4月19日
- 民族族群: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Santiago Peirce,1839年9月10日-1914年4月19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其父是哈佛大学数学教授。1855年皮尔士进哈佛大学学习,毕业后,1861年在美国海岸测量局任职,并任哈佛天文台助理。1872年他主持在哈佛大学成立哲学研究会“形而上学俱乐部”,实用主义的另一创始人詹姆士,也是该组织的成员。1877年被选为国家科学学会会员。同年作为美国首席代表出席国际测量学大会。1880年做过伦敦数学学会会员。1887年退辞。1914年病逝。
皮尔士是一个有多方面成就的人。他在线性代数、逻辑代数上都作出过贡献。他在语言学、美国现代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的预见方面也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此外,他的成就和贡献还表现在天文学、重量或密度测定学、光谱学、计量学、大地测量学等领域。1877—1879年他完成了光波长度的公制换算。作为一个逻辑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发展了关系逻辑,他引入新概念和新符号,把关系逻辑组成为一个关系演算。他还陈述了关系演算的许多基本公式,研究了关系词项的量化理论。
皮尔士作为哲学家最重要的贡献,是在美国哲学史上最先把“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并创立了实用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他主张把理论概念的意义同实际效果联系起来,用实际效果说明和规定意义。他认为,意义等于全部效果,如果无效果,则无意义。为了确定一个概念的意义,应该考察从这个概念的真理性中必然能产生什么样的实际效果,这些效果的总和就构成这个概念的意义。皮尔士的上述理论被称为实用主义的意义论。皮尔士最初是把实用主义当作一种科学组织方法论来论述的,其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去解释科学家们使用的普通名词和形容词的意义。因此,在后来詹姆士把实用主义当作一种人生社会哲学和价值论时,皮尔士便把自己的哲学观点叫做“实效主义”,以与詹姆士相区别。皮尔士认为,认识意味着探索,探索的目的在于确定信念,消除疑虑,更有成果地行动。他认为,古往今来人类确定信念的四种方法,即“固执的方法”、“权威的方法”、“先验的方法”、“科学的方法”中,只有第四种是最好的。因为这种方法排除了个人的任性和偏见、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和抽象玄秘的理性原则,直接依据外部客观事实来确定信念和行动,所以它确定的信念真理性最多,最有利于行动的成功。这些思想中都有一些积极因素,但总的说来并未越出实效主义的范围。
猜你喜欢的书
人间有味是清欢
梁实秋的散文清新隽永,篇幅虽不长,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其散文集《雅舍小品》更是在中国大陆倍受推崇。在他所写的诸多作品中,他用风趣幽默的笔法将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如下棋、散步、理发等日常琐事娓娓道来,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短文,《人间有味是清欢》按照生活感悟、人生闲情、怀人忆旧等主题精选了他的作品,让青年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大师的智慧与胸怀。
壶山四六
文别集。宋方大琮著。一卷。其书原不著撰人名氏,清修《四库全书》时,用浙江鲍士恭家藏本,订为方大琮撰。是集共收启札六十八篇。皆四六骈体。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北斗七元星灯仪
北斗七元星灯仪,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行道者燃灯供奉北斗七元祈求消罪延年。北斗七元即:枢官大圣贪狼阳星真皇君、璇宫大圣巨门阴精真皇君、玑宫大圣禄存真人真皇君、权宫大圣文曲玄冥真皇君、衡阳宫大圣廉真丹元真皇君、开阳宫大圣武曲北极真皇君、瑶光宫大圣破军天关真皇君。
愚鼓词
《愚鼓词》系王船山先生词集之一内分《前愚鼓乐》和《后愚鼓乐》两部分。《前愚鼓乐》为鹤鸽天词十首,《后愚鼓乐》为渔家傲词十六首,最后并附有和青原药地大师《十二时歌》一首。它是用道家乐歌形式阐述内丹丹法,借以抒怀之作金陵刻本卷首题“夕堂戏墨卷八”。《船山遗书》金陵刻本和太平洋书局排印本及邓显鹤《船山著述目录》均列入“子类”。中华书局《王船山先生诗文集》作为附录列在末后。
悔过自新说
明清之际李颙著,收入《二曲集》卷一。反映李颙“倡道救世”和“反身躬行”的社会政治和道德伦理思想。李颙认为人是天地之精华,人的本性即具备“至善无恶,至粹无瑕”的“天地之理”,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种种玷污,而失去本性,陷入邪恶。悔过自新就是要拯救人的精神,使回复本性。
八大菩萨传
本书介绍了八位菩萨的传说故事、生平事迹,讲述了各位菩萨在自己的修行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与阻碍以及如何克服的,除此外,还有各位菩萨修行的心得体会。八位菩萨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这八位菩萨,是大众熟知的形象,其故事流传很广。本书是对其故事的一次系统性汇集,语言通俗,故事性强,有助于大众对其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