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埴

- 姓名:戴埴
- 别名:字仲培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庆元府鄞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戴埴,字仲培,生卒年不详,庆元府鄞县人。登嘉熙二年上舍释褐第。事迹无考。戴氏著有《鼠璞》一书,有《四明丛书》本。
清王梓材等《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二《戴先生埴》:“戴埴,字仲培,桃源人。著有《鼠璞》一卷、《书中楮券源流》一条,历陈庆元、开禧、嘉定之弊,知其为南宋末人,故《书录解题》著录而《读书志》不著录也。
云濠谨案:《四库提要》称《鼠璞》云:是书皆考证经史疑义及名物典故之异同,持论多为精审。又云其他辩正如谓《诗》序《丝衣》篇引高子灵星之言,知有讲师附益之类,率皆确实有据,足禆后学。其曰《鼠璞》者,盖取周人、宋人同名异物之义,《文献通考》列之小说家失其伦矣。”
《宝庆四明志》卷十《进士》:“嘉熙二年周坦榜:戴埴,上舍。”《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嘉熙二年周坦榜:戴埴,上舍。”《光绪鄞县志》卷二十《选举表》:“嘉熙二年戊戌:戴埴,上舍。”
戴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心理学
《心理学》是杜威出版的第一本书。杜威在书中指出,关于自我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主题。他使用“心灵”一词来表示有着意识的“智性自我”。杜威认同把意识视为心理学的主题,曾多次强调意识是一个“事实”。 《心理学》一书是杜威的个人成就:他能以康德和黑格尔为基础,借助当代心理学和实验方法中的新思维,论述他的哲学思想。毫不夸大地说,杜威所有心理学上的想法都可以追溯到这萌芽的基床。
海忠介公全集
12卷。海瑞文集
房内记
中医养生房中术书
莎菲女士的日记
短篇小说。丁玲著。写于1927年冬。初载1928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2号。收入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1928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它是作者的成名之作。作品用第一人称日记体的形式,以一个患了肺病的少女莎菲和苇弟、凌吉士两个青年男子的感情纠葛为主要线索,描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莎菲的叛逆、追求、幻灭和绝望。莎菲为了追求个性解放和幸福婚姻,一个人离家来到了北京,社会的冷酷,使她感到苦闷和彷徨。苇弟真挚地爱着她,她却觉得他太没男子气,太没爱的技巧;她不爱他,只是有点可怜他。而新加坡阔少凌吉士俊美的外表,燃起了她少女的不可遏止的激情。她渴望得到凌吉士的爱,可是又发现“在他丰仪的里面是躲着一个何等卑丑的灵魂”,他并不是理想的知己,但仍为他的仪态所倾倒,竟不能自制地渴望并终于得到了凌吉士的拥抱和接吻。过后她又鄙夷自己,伤心地哭了。最后,她决计搭车南下,到无人认识的地方去寻求和探索。作者采用新的结构和大胆的描写,运用细腻的心理剖析刻画了莎菲的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她对个性解放和爱情的追求,以及因对现实不满而寻求出路的苦闷和挣扎。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大革命失败后一个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国际友人尼姆·韦尔斯说:“作为一个作者,丁玲是第一个来率直地描写少女的内心和情感,她的表现是那样震惊了文艺界和学生界,以致她一旦便成为中国最流行的作家之一。”(尼姆·韦尔斯《续西行漫记》)作品曾引起文坛的注意和争议。
民抄董宦事实
明人董其昌,官至礼部尚书,以书画闻名于世。《明史》对他的官品和艺术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尚待考证的《民抄董宦事实》,将董其昌沦为一位毁誉不一、贬褒互有的历史争议人物。
般若心经注讲
般若心经注讲,一卷,清行敏述,附金刚神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