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薇元

- 姓名:胡薇元
- 别名:字孝博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50
- 逝世日期:1920?
- 民族族群:
胡薇元(1850—1920?),,字孝博,号诗舲(又作诗林)、壶庵,别署玉津居士、百梅亭长、七十二峰隐者等。原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寄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光绪三年(1877)进士。出为广西天河令,改官四川西昌,调涪州牧,寻知兴安府。未几,迁陕西凤翔同知,擢京兆。民国后,成为清室遗老。卒于1920年以后。与同里陈亘过从甚密。工诗文,擅词曲。陈亘谓其撰述宏富,“已刊未刊者,美不胜收。而尤嗜其《壶庵五种曲》,以为近世宿儒一乡孤秀,幽径偶辟倏焉已”(《壶庵五种曲·跋》)。著有《铁笛词》一卷、《天云楼词》一卷、《天倪阁词》一卷、《岁居词话》一卷、《壶庵论曲》一卷、《壶庵五种曲》(含南曲杂剧《鹊华秋》、《青霞梦》、《樊川梦》与北曲散套《翻书图》、《壶中乐》)、《定揅经馆诗》、《授经室文》、《衡门词公法导源》、《古易求遐考》、《三礼雅言》等。其著作合刻为《玉津阁集》。生平事迹见《玉津阁集》。
猜你喜欢的书
明世宗实录
五百六十六卷。起正德十六年四月,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始修于隆庆元年(1567)四月,徐阶任总裁。神宗即位,改命张居正等续修。万历五年(1577年)八月修成。
校邠庐抗议
冯桂芬撰。冯氏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在地方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入李鸿章幕,为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注重经世之学,注意研究和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理论,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同时又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校邠庐抗议》是冯桂芬思想的代表作,写成于1861年,共40篇。主要体现了作者要求改革中国内政和向西方文化学习的思想主张。作者认为中国要自强,就必须变法,改变“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的现状,而做到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相通,名实相符。主张改革漕运,减税均赋,开垦西北,兴修水利。在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上,冯桂芬上承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提出了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先进主张。面对外患与“内乱”,他认为“夷务第一,剿贼次之”,把民族利益摆在地主阶级利益之上。他还承认中国“四不如夷”,主张“博采西学”、“制洋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制造工艺,了解西方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学,以期达到“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的理想。除本书外,作者还著有《显志堂集》及《说文解字段注考证》。
金刚经讲录
道源法师讲述,我国人与金刚经特别有缘!念经者,欢喜念金刚经。讲经者,欢喜讲金刚经。注经者,欢喜注金刚;正因为注解太多了,反而有越看越不懂之困惑!尤其上半卷与下半卷之问答,经中之文句相同,其不同之点何在?更加难懂!
般若心经际决
般若心经际决,一卷,明大慧释,徐波序,正性序。
西方合论
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谛门、称性门、往生门、见网门、修持门、释异门。又智旭尝评点此书,收之于净土十要第十卷。
不空罥索咒经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即《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