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斯特菲尔德

- 姓名:查斯特菲尔德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伦敦
- 出生日期:1694年9月22日
- 逝世日期:1773年3月24日
- 民族族群: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四世(4th Earl of Chesterfield,1694年9月22日—1773年3月24日),原名:Philip Dormer Stanhope,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及文学家,出生于伦敦,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并游学欧洲大陆。1726年继承爵位,1728年出使荷兰,任驻荷兰大使,1745年任爱尔兰总督,1746~1748年身兼国务大臣等职位,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他风流倜傥,是英国讲究礼仪的典范,备受当地人民的爱戴。他与同时代的文学家波普、艾略特、爱迪生、斯威夫特等过往甚密。
曾就读于剑桥大学,此后游学欧洲大陆,并在巴黎居住过一段长时间,当时的法国在路易十四的治理下一片繁荣。查斯特菲尔德虽然仰慕法国的文化、教养与生活,但还是于1714年回到了英国,并开展其政治、外交生涯。1726年,他继承爵位,进入上议院。1728年出使荷兰,此后开始步入政坛,1745年任爱尔兰总督,1746—1748年间身兼英国国务大臣,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备受当地人民的爱戴。后来由于身体不佳,他开始慢慢退出政坛,并谢绝政府公爵的封位和退休金。1728~1732年间,查斯特菲尔德住在荷兰海牙,他在此期间结识了一位女性。1732年,也就是查斯特菲尔德离开荷兰那年,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菲利普?史达纳布。当菲利普未满6岁时,查斯特菲尔德便开始给其儿子写信,他在这些书信中赞扬折衷与谨慎的美德,教育孩子如何保持果敢而有礼的举止。这种标准对一个外交家而言是极为合适的,对其他任何一个想在社会出人头地的人也极为合适。这些书信后来结集出版,没想到此书问世后,在英国上流社会广为流传,被誉为是一本“绅士教育的教科书”,并成为一本世界名著。英国著名词典编纂家约翰逊博士对本书也大加赞赏。
第四代切斯特菲尔德伯爵 (Philip Dormer Stanhope) 于1773年3月24日在威斯敏斯特的切斯特菲尔德庄园,他的伦敦别墅中去世。他的教子和收养继承人后来成为了第五代切斯特菲尔德伯爵菲利普·斯坦霍普勋爵。
查斯特菲尔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又名《大洞三景三元玉清金虎凤文》。早期上清派符箓之一,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假托为元始天王传授,内载符图及神将官吏之名号谱箓。据称依法受此符箓,可得神灵佑护,削除罪籍,上名九天,长生久视。
明目至宝
眼科著作。四卷。又名《明目至宝赋》。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600年。卷一从眼的生理入手,总论眼病病理。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轮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二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歌赋,并有图说;卷三~四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剂和灸法。内容比较简要。现存初刻本。
日录
明代理学家吴与弼的哲学著作。是作者平日体会笔札。此书以心性涵养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 的圣贤境界为追求目标。认为性命有别,命是天所赋 予,贫富贵贱,得丧荣辱,一听于天;性则在心,可反身 自求,全靠自己涵养。主张要“栽培自己根本”,作到“精 白一心,对越神明”。“圣人之学无他,求诸己而已。”提 倡道德尊严,“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强 调践履功夫,“从至难至危处试验过”,方为笃实纯粹君 子。提出“心本大虚”的命题,主张以“明德”为本,通过 静中涵养功夫,克己复礼,收敛此心,以得本心。“人苟 得本心,随处可乐”,“真趣悠然”。今有清道光乙未 (1835)重刻本,附于《康斋集》。
少林无孔笛
凡六卷。全称东阳和尚少林无孔笛。又作东阳和尚语录。日本临济宗僧东阳英朝(1428~1504)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收录其于龙兴寺、大德寺、妙心寺、瑞泉寺、少林寺、定慧寺、大仙寺等处之上堂、小参、示众、佛事、偈颂、像赞、道号、杂着等。无孔笛之意,系指禅宗悟境无法以文字或言语来传达,如无法吹鸣之无孔笛。另有无著道忠撰少林无孔笛考证一卷。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卷三,宋允堪述。
瑜伽师地论释
全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玄奘译。又称瑜伽论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瑜伽师地论最古之注疏。最胜子(梵Jinaputra ,音译作辰那弗多罗),系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之北印度钵伐多国人,投于护法之门下,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本书阐释瑜伽论之大纲,初明造论缘起,次释瑜伽师地与本地分十七地之名义。全书共分所为、所因、名义、宗要、藏摄、释文等六门,为历来法相宗学者必习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