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翎

- 姓名:路翎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923
- 逝世日期:1994
- 民族族群:
路翎(1923-1994),现、当代作家。原名徐嗣兴,笔名冰菱、徐灵、徐宁等。江苏苏州人。早年在南京莲花桥小学、江宁中学读书。抗战爆发后流亡四川,曾在国立第二中学学习,因思想左倾,触犯教员被开除。为谋生先后做过三青团总部宣传队员(1939年)、陶行知育才学校艺友(1940年)、经济部矿冶研究所职员(1940年)、中央政治学校图书馆助理员(1942年)、经济部燃料管理码头职员(1943—1946)。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刻苦自学中外文学、社会科学,并以充沛的精力进行创作。1937年在《弹花》发表处女作散文《古城上》。1939年认识胡风,受到胡风的影响与帮助,在《七月》、《希望》等刊物上发表小说创作,与阿垅等过往甚密,成为七月派小说创作的主要代表。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生活,注重复杂的心理与性格的刻划,具有犷悍、悲壮的艺术风采,引起文坛的注视。1940—1944年写成的80万字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上卷出版于1945年,下卷出版于1948年;希望社),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汹涌的波澜”(胡风《青春的诗》),是40年代少见的史诗性的长卷。1946年回到南京,一度失业。后在经济部燃料管理会做职员。1948年下半年曾在中央大学讲授小说写作。在此期间出版有:《饥饿的郭素娥》(中篇)、《蜗牛在荆棘上》(中篇)、《青春的祝福》(短篇小说集)、《求爱》(短篇小说集)、《在铁链中》(短篇小说集)、《燃烧的荒地》(长篇小说)、《平原》(短篇小说集)。1947年曾写作4幕哲理剧《云雀》,由南京剧专剧团上演,在青年中产生影响。1949年南京解放时,担任军管会文艺处创作组组长。1950年调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任创作组副组长、组长。后调至剧协创作室工作。1952年赴朝鲜战场深入生活与采访,创作了引起争议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等。1955年因胡风集团事件被关押10年,1966年获释,次年复又入狱,1975年释放,1980年平反,返剧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有《朱桂花的故事》(短篇集),剧本《人民万岁》(即《迎着明天》)、《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散文集《板门店前线散记》、《初雪》(收50年代短篇小说及散文),长篇小说《战争,为了和平》(写于1954年)。
猜你喜欢的书
两分铜币
收录一九二三年四月发表处女作至一九二五年七月之间所发表的本格或准本格推理短篇和极短篇共计十六篇。包括处女作《两分铜币》、《一张收据》、《致命的错误》、《二废人》、《双生儿》、《红色房间》、《日记本》、《算盘传情的故事》、《盗难》、《白日梦》、《戒指》、《梦游者之死》、《百面演员》、《一人两角》、《疑惑》以及出道之前的习作《火绳枪》。同时收录傅博先生撰写的导读和解题,日本评论大师权田万治先生撰写的评论
舒文靖集
文别集。南宋人舒璘撰。二卷。璘字元质,一字元宾,奉化(今属浙江)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曾从张栻、陆九渊、朱熹、吕祖谦游。初授徽州教授,擢知平阳县,终宜州通判。淳祐中,特谥文靖。此集不详何人所编。上卷收书五十二首,志八首;下卷收札子十八首,启三十四首。璘未尝为官,故无章疏。其寻常酬答之文,无不原本于学术,于性命之旨,深有所窥。议论诸文,颇有章法。有《四库全书》本。
搜神记
不著撰人。六卷。卷首有儒氏、释氏、道教源流。全书计收玉皇上帝、玄天上帝、观世音、蒋武帝、广平神翁、天妃等一百五十位神号以上。元代有《搜神广记》前后集,有像,是书引首亦云有像,而实际则无之,殆因《搜神广记》去其像增订而成。《三教搜神大全》置张天师于卷七,此则置于卷二。《三教搜神大全》多本书一卷,此乃《大全》据永乐御制《神僧传》一书以实之,故《大全》似当出此书之后。书中涉及年代有“圣朝至元六年”、“永乐十七年”,其成书当在元明之际,其收神较《三教搜神大全》数量为多。收入《道藏》第一千一百零五至一千一百零六册。
权谋残卷
《权谋残卷》是明代张居正所作的一部权谋类著作,共分为13卷。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进可以全国,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大宗地玄文本论
凡二十卷。马鸣菩萨造,南朝陈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阐释金刚地之行位等,共立四十大决择分。其中,初二分解说十种大因缘,相当于序分;第三以下至三十六分为正宗分,以解说金刚地之五种位至阿说本王之十方尘数等;三十七分至四十分为流通分,鈙述本书之功德及马鸣自述过去之本因等。各分之下皆先举出偈颂,其后逐文释之,三十七分以下之四分则仅揭举其颂。又本论所说内容颇为怪诞,且署名‘真谛三藏译’之记载,诸经录皆未见载,加以论中所引多数经典名称皆不见于诸经录,此外,本论论述之体裁与向来被视为伪撰于我国之释摩诃衍论颇为酷似,故学者多谓本论乃后世伪造而假托马鸣之名。又如缘山三大藏总目录卷下所载,本论谓马鸣所造者,盖后世之假托,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谓该论始见于宋大中祥符录,知其成书年代距今不远。现藏本唯存于高丽藏及明藏中。
胜义空经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系佛陀对于‘胜义空’所作之简扼说明。谓眼耳鼻舌身意等一切诸法,其生之时,法实无所从来;其灭之时,法亦无所离散。复说十二因缘法,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如是生起一大苦蕴;故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如是则一大苦蕴灭。此即胜义空之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