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祖培

- 姓名:程祖培
- 别名:字康章,号颂南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广东中山
- 出生日期:1889
- 逝世日期:1976年
- 民族族群:
程祖培(1889—1976年),字康章,号颂南,广东中山南蓢区亨美村人。广东省名老中医。1909年程祖培考入两广陆军军医学堂,学习中医。后转考入广州惠华医学专门学校攻读西医,民国四年(1915年)毕业。又曾在香江医科大学解剖科学习。他白天学习西医之余,晚上又参加陈伯坛于1909年开办的“广州中医夜学馆”学习并担任助教。1917年,程祖培毕业后开业行医,孙中山还曾为这位远亲题“博爱”书匾一块,鼓励其济世救人。程祖培回到香山县城石岐执业行医,名声大噪。1920年左右他创设“中山崇正医院讲习所”。新中国成立后程祖培历任广州中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学院妇儿科教研组教师。学术上程祖培继承了陈伯坛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治疗急性热性病、内科杂病的经验,并加以发挥。程祖培既遵循先哲治则,也不轻视后人有效时方,用药从不偏执。喜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小柴胡汤、大小青龙汤等方剂,擅长治疗痰饮、水肿、风寒湿痹、怔忡等病症。晚年由其学生毛海云整理出版了《程祖培医案》,萧熙整理有《程祖培医学要语》,均发表于《广东中医》杂志。去世后由彭若铿搜集其医论及医案,整理成《程祖培先生医学遗著》,由中山市中医学会编印出版。
程祖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易纂言外翼
元吴澄撰。八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吴氏因所著《易纂言》之义例各散见诸卦中,不相统贯;其卷首所列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言,故复撰此书以畅明之。据吴氏《小序》,全书共十二篇:一曰《卦统》,二曰《卦对》,三曰《卦变》,四曰《卦主》,五曰《变卦》,六曰《互卦》,七曰《象例》,八曰《占例》,九曰《辞例》,十曰《变例》,十一曰《易原》,十二曰《易流》。其书罕有传本,朱彝尊《经义考》云:见明崑山叶氏《书目》载有四册,而亦未睹其书。《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录出,厘为八卷,然已非完本。《提要》指出:“今缺《卦变》、《变卦》、《互卦》三篇;《易流》缺半篇,《易原》疑亦不完。然其余尚首尾整齐,无所遗失。自唐定《正义》,《易》遂以王弼为宗,象数之学,久置不讲。澄为《纂言》,一决于象,史谓其能尽破传注之穿凿,故言《易》者多宗之。是编类聚区分,以求其理之会通。如《卦统》、《卦对》二篇,言经之所以厘为上下,乃程、朱所未及。《象例》诸篇,阐明古义,尤非元明诸儒空谈妙悟者可比。虽稍有残缺,而宏纲巨目,尚可推寻。谨依原目编次,析为八卷,俾与《纂言》相辅而行焉。”按,北京图书馆今藏元刻本《易纂言外翼》十二卷,当为完本,宜资参考。
天仙正理直论增注
明伍守阳撰。守阳又与其堂弟伍守虚共注之。一卷, 分为九章。卷前有《道原浅说》一篇明“人所以得生之理”及养生炼丹之道。正文九章,即: (1)《先天后天二气直论》,明丹道只用先天,忌用后天;(2)《药物直论》;(3)《鼎器直论》;(4)《火候直论》;(5)《炼己直论》;(6)《筑基直论》;(7)《炼药直论》;(8)《伏气直论》;(9)《胎息直论》。此书于天仙至正之玄理, 明显直切地加以论述,系统地介绍伍柳派内丹修炼之法,谓使人无所疑惑,豁然明丹道之真谛,故称“正理直论”。收入《道藏辑要》毕集及《道藏精华录》中。
平回纪略
清代甘肃回民起义史料。撰者佚名。上下两篇, 分述乾隆四十六年 (1781)和四十九年甘肃回族、撒拉族联合反清起义经过。起义军先后围攻兰州、礼县时,作者负责二城守御,记叙颇详。虽敌视回民起义, 但从侧面亦反映出一些事实真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胡宅梵演述,一卷,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文,范古农居士校正,弘一法师鉴定。《地藏菩萨本愿经》 唐实叉难陀译。该经主要讲述了地藏菩萨宿世发救度众生大愿的来由,宣扬地藏菩萨伟大的愿力和地狱的阴森可怖,对推动我国地藏崇拜的形成起很大作用。
金光明经科注
金光明经科注,四卷,明受汰集并序,附感应集。
瞿昙弥记果经
全称《佛说瞿昙弥记果经》。佛教经典。南朝宋慧简译。一卷。“瞿昙弥”,佛之姨母大爱道的别名。经中谓大爱道应阿难之请而出家,佛为之授记,是为比丘尼之始。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