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

- 姓名:高拱
- 别名:字肃卿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新郑(今河南新郑)人
- 出生日期:1513年1月19日
- 逝世日期:1578年8月4日
- 民族族群: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新郑(今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因擅长文学书法而以庶吉士入翰林院,嘉靖二十二年(1543)授编修官职,编修是文献编纂官,正七品。明穆宗朱载垕为裕王时,高拱到裕王府中讲读,高拱和检讨陈以勤同为侍讲。高拱侍奉裕王9年,启发裕王更为敦厚严谨,陈述恳切。裕王非常敬重他,亲手书写“怀贤忠贞”四字赐给他。高拱累升到侍讲学士(侍讲学士为翰林院官职,从五品)。
严嵩和徐阶先后主持国政。他们认为高拱日后必定会受重用,就把他推荐给明世宗,拜为太常卿(太常寺的长官),作国子监祭酒的工作(祭酒是国子监,即明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的长官)。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阶升任礼部左侍郎(即礼部副官)。不久,又改任吏部左侍郎并兼学士职,掌管詹事府,詹事府是辅导太子读书的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后来,他又升为礼部尚书,礼部长官,被召入宫值宿。嘉靖四十五年(1566),高拱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和郭朴同时入阁。
明世宗住在西苑,阁臣值宿的处所就在西苑中。高拱没有儿子,便把家移到西苑附近,经常悄悄回家。一日世宗身体欠佳,误传非常严重,高拱急忙把值班房行李搬出。开始时,内阁首辅徐阶对高拱非常亲近,引荐他入宫值班供职。高拱骤然贵宠,颇为得意,不把徐阶看在眼里。因此和徐阶颇为抵触。给事中胡应嘉(给事中是明监察机构都察院中官员,是负责纠察、弹劾的官员)是徐阶的同乡,窥测到徐阶和高拱有矛盾,就弹劾高拱不安守值班房,私运器具。高拱认为胡应嘉是受了徐阶的指使,非常忌恨他。
明穆宗朱载垕即位,进升高拱为太子太保。徐阶虽然身为首辅,但高拱以皇帝旧臣身份自居,并多次与他抗争,郭朴又从中相助,徐阶逐渐招架不住。此时陈以勤与张居正入阁。张居正曾经和徐阶在裕王官邸讲读。徐阶草拟遗诏只和张居正商量,高拱心中更是不平。适逢商议登极、赏军以及奏请皇帝裁决大臣去留之事,徐阶都不听从高拱意见,这更加深了他们的矛盾。胡应嘉任吏科给事中,辅佐部院考察官吏。考察将要结束时,他忽为某人说情解脱。世宗斥责他前后矛盾,下令内阁大臣商议给他定罪。郭朴愤然说:“胡应嘉没有人臣的礼节,应该将他削官为民。”徐阶在旁冷眼相观,见高拱怒气冲冲,勉强同意了郭朴的意见。大臣们认为高拱因为私怨而驱逐胡应嘉,一齐上奏章弹劾他。给事中欧阳一敬弹劾高拱最为用力。徐阶为高拱辩解,并拟旨挽留他,但不对上书的人严厉责罚。高拱于是更为恼怒,两人在内阁中互相诋毁。御使齐康受高拱指使弹劾徐阶而被罢官。这时向朝廷进言弹劾高拱的接连不断,其中包括南京监察官员及谏官。高拱自己深感不安,就请求退休。隆庆元年(1567)五月,高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离职养病。
隆庆三年(1569)冬天,穆宗召回高拱,以大学士之职兼管吏部。高拱于是一反徐阶所作所为,凡是先前获罪大臣因遗诏颁布而被录用追封抚恤的,一律上报穆宗罢除。高拱再次上任,专与徐阶作对,所讨论的事大都是想中伤徐阶,来加重他的罪行。等到高拱免除官职后,徐阶一家才得以解放。
高拱熟谙政务,具有经世济民的才能,所提建议都能实行。他在吏部任职,想广泛了解人才,就授给各官署官员簿册,令他们标出每一个人贤能与否,记下他们的爵位姓氏,每月统计一次,到年底汇总。由此每当遇急选用官员,用人都比较得当。当时正有边事之忧。他奏请增置兵部侍郎,作为递补总督的人选。让官员由侍郎出任总督,又由总督调回兵部任职,内外官员轮班调换,边将自然充裕。而且军事是专门的学问,如不是训练有素则不能应付紧急情况。储备培养兵部官员,应当从兵部所属下级官吏开始。应该慎重选拔下级官吏,多选拔那些具有智谋才力、熟悉军旅的人,久经训练而任用他们,不要调到其他官署。他日边境兵备督抚的人选,都从这些人里面选取。凡边地任职的官吏,责任十分重大,不应让杂职之官和贬谪官员担任。这些主张得到穆宗认可,并列为法令。高拱又奏请科贡和进士并用,不要过分强调资格。对官吏的考察,不能单凭文书进退升降,而要从多方面考察,也不要拘泥于人数多少,罢免的人要告诉他原因,使众人都能心服。古田瑶(今广西永福县)农民起义,就任用殷正茂总督两广军队前往镇压。并说此人(即殷正茂)虽然贪污成性,但这个人很有才能。贵州总督上奏当地土司安国亨要叛乱。高拱就让阮文中代替原贵州总督为巡抚。临行前对阮文中授计:“安国亨不会叛乱的,你前去贵州,不要激化他。”事情果然如此。广东官吏大多贪污狡诈,高拱就奏请表彰廉洁贤能的知府侯必登,以让其他官吏效仿。高拱所策划的,大多是这样的事情。
蒙古俺答汗孙子把汉那吉来投降,总督王崇古接纳后,请求朝廷授给把汉那吉官职。朝廷大臣大多认为不行,而高拱和张居正力排众议,奏请穆宗批准,封贡局面得以形成。高拱又被提升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大学士。高拱因边境稍微安宁,恐怕将士懈怠,又奏请下令边臣趁此闲暇,严加整顿,并经常派遣大臣进行巡视。穆宗对此一一答应照办。
不久考察科道官,高拱奏请与都察院同时进行。这时大学士赵贞吉掌领都察院,与高拱意见不同。给事中韩楫奏劾赵贞吉暗中庇护不法官吏。赵贞吉怀疑是韩楫受了高拱指使,于是上书弹劾高拱,高拱上奏章为自己辩解。穆宗不支持赵贞吉,就命令他辞职。高拱排挤出赵贞吉之后,更加专横。后来,尚宝卿刘奋庸(尚宝卿是尚宝司长官,掌管天子的宝玺符牌、印章等,正五品)上奏书指责高拱暗中排挤他人。给事中曹大埜上疏弹劾他十条不忠之罪均未成,他二个人事后都贬到地方上去了。高拱开始时还能对人公正,后来他的门生故旧互相串通,徇私舞弊,遭到非议,但穆宗对他的宠爱始终不衰。
当初高拱担任祭酒时(祭酒是国子监内最高长官),张居正任司业(司业为国子监内副长官),两人关系密切,高拱非常推崇张居正的才能。到这时,李春芳、陈以勤都被排挤出内阁,高拱任首辅,张居正居于其后。高拱性直而傲慢,内阁大臣殷士儋等难以忍受,张居正在其中委曲谦让,甘居其下,高拱不能察觉。宦官冯保生性狡黠,按顺序应该掌司礼监,司礼监管内外章奏,及在内阁票拟的文件上批红。高拱却推荐陈洪和孟冲二人,穆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冯保因此而怨恨高拱,而张居正却与冯保过从甚密。隆庆六年(1572)春,穆宗病危,召集高拱、张居正等口授遗诏后死去。本来穆宗是将权力交给内阁大臣独掌的,然而宦官假传遗诏,命内阁与冯保共掌国事。
明神宗即位以后,高拱因为皇帝年幼,以防宦官专政为由,逐条列举请罢宦官之权,把权力还给内阁。又命给事中雒遵、程文一起上奏弹劾冯保,高拱自己则在阁中拟旨欲斥退冯保,并将此情告知张居正。张居正表面答应,却暗中告诉冯保。冯保急忙向太后上诉,诬告高拱擅权不可容忍。太后听后,点头无语。第二天便召集群臣入宫,宣布两宫太后及神宗诏书。高拱以为必是驱逐冯保之事,急步而入。等到诏书宣布,却是历数高拱罪状,并将他驱逐。高拱听后,如雷轰顶,跪在地上站不起来。张居正将他扶出内宫,乘坐骡车出宣武门。张居正与内阁另一大臣高仪奏请留用高拱,没有得到同意。高拱被驱逐之后,冯保仍未解恨,又借王臣之狱,想让高拱再受牵连,不久被平息。高拱在家数年后去世。张居正上奏请求恢复高拱原来官职,并按惯例祭葬。多年后,朝廷重议高拱的功绩,赠太师,谥号“文襄”,封他的过继儿子张务观为尚宝丞。
高拱素好读书,为文不好词藻,而深重有力。他著述甚富,有《问辨录》十卷、《春秋正旨》一卷、《本语》六卷、《边略》五卷、《纶扉外稿》四卷、《掌铨题稿》三十四卷、《南宫奏牍》四卷、《政府书答》四卷、《纶扉集》一卷、《程士集》四卷、《外制卷》二卷、《日进直讲》十卷、《献忱集》四卷等等,后人辑为《高文襄公集》。
猜你喜欢的书
拿破仑法典
1804年拿破仑主持编纂的《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旧的法典已不适应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拿破仑取得政权后,为了从法律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以《人权宣言》和宪法为基础,着手制定一部完整的法典。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制定了《法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业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和《刑法典》等五部法典,从此建立起近代法国最完整的法律体系。在这些法典中以《法国民法典》最为著名,是拿破仑亲自主持编纂和审定的。1800年8月,拿破仑任命特隆歇(Tronchet)、比戈·德·普雷亚梅纽(Bigot dePreameneu)、马尔维尔(Malleuille)和波塔利斯(Portalis)等四位著名法学家组成法典起草委员会,由立法专门委员会讨论修改,交国务院审定。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于1804年3月,立法院正式通过,拿破仑签署后正式颁布实施。《法国民法典》包括总则和三编,共一千二百八十一条。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基本原则,阐明了资产阶级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性,它规定:“个人得以自由支配属其所有的财产”。法典进一步固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不受封建复辟势力侵犯。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并包含该地上空和地下的所有权,所有人得在地上从事其认为适当的种植或建筑”,“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法典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明文规定所有法国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民事权利。法典对于家庭、婚姻、继承等社会生活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它对维护、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残余势力,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强制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此法典,对于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拿破仑法典》作为一部最完整的资产阶级民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金箓大斋宿启仪
金箓大斋宿启仪,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应出于宋代,疑即北宋杨杰、张商英等改编删定金箓斋科仪之一,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宿启仪式,用于金箓大斋立坛之始。其行仪节次有礼师存念、五方咒、鸣法鼓、称法位、十念、存神烧香等,较杜光庭所编《金箓斋启坛仪》更为长冗。其祝启文亦称祝愿皇图巩固、圣寿绵长、天下太平。
搜神记译注
志怪小说。东晋干宝撰。共20卷。计464条。今本已非原书,是后人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辑录而成。多记神怪灵异,亦有遗闻逸事,话柄琐谈,因此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如《神农》、《盘瓠》、《董永》、《二华之山》、《紫玉》、《三王墓》、《乐海孝妇》、《韩凭妻》、《李寄》等。又有《汉魏丛书》八卷本《搜神记》,内容与此本颇有异同,盖亦出于后人缀集依托。另有敦煌发现之《搜神记》一种,乃五代句道兴所撰。其内容多本自干宝《搜神记》。
明朝开国演义
却说从古到今,万千余年,变更不一。三皇五帝而后,汉除秦暴,赤手开基, 天下平定。方得十代,有王莽自称皇帝,敢行篡逆,幸有光武中兴。迨及灵、献之朝,又有三分鼎足之事。五代之间,朝君暮仇。甫至唐高祖,混 一天下,历世二百八十余年,却有朱、李、石、刘、郭,国号梁、唐、晋、汉、周。 皇天厌乱,于洛陽夹马营中,生出宋太祖来,姓赵名匡胤。那时赤光满室,异香袭 人,人叫他做“香孩儿”。大来削平僭国,建都大梁。传至徽、钦二宗,俱被金人 所虏。
史记疑问
三卷。清邵泰衢撰。《史记》成书后,班固议其宗旨,刘知几议其体例,而邵泰衢引异议一一论断。如说《高祖本纪》里,解纵罪人,坦然回沛,与情理不合;李陵得里言杀匈奴万余人,太夸大了,等等。《疑问》参审勘察,比较准确。《史记疑问》原来本与《檀弓疑问》合编,而今《檀弓疑问》编入经部。《史记疑问》属史,编入史部。有钞本、康熙刊本。
庄子天下篇述义
马叙伦著,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出版,7.3万字。该书是对《庄子·天下篇》的解释,也兼及文字的注释。在述义和注解两方面,作家列举自汉以来各家的意见,加以考订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全书由序言、述义本文、庄子年表序、庄子年表、后记几部分组成。书中认为,《庄子》三十三篇中,只有内七篇确为庄子所著,在杂篇中只有《天下篇》最有可能是庄子本人所作。《天下篇》作为一个时代的学术总结,也只有精通整个时代学术的大手笔才能胜任。马叙伦更认为《天下篇》作为《庄子》的自序,实在是天衣无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