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泽荣一

- 姓名:涩泽荣一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40年2月13日
- 逝世日期:1931年11月11日
- 民族族群:
涩泽荣一(日文:渋沢栄一,しぶさわえいいち;英文:Shibusawa Eiichi;1840年2月13日—1931年11月11日),日本幕府(幕府)、官僚、企业家。涩泽荣一出生于1840年(天保11年)2月13日的武藏国榛泽郡血洗岛村(现为埼玉县深谷市血洗岛地区),父亲是涩泽市郎右卫门,母亲是ゑい(えい)。 身份虽然是普通的农民,但是涩泽家也同时做蓝玉(一种染料)的制造售卖并兼顾蚕业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 因此荣一从小使用算盘,从而激发了他自己的商业才能。 荣一和父亲一起在信浓和上野做蓝玉的行商,同时也负责采购蓝玉的原材料——蓼蓝。 这些从商经验在他后来前往欧洲视察的时候,特别关注近代经济系统和制度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时接受传统的汉学教育,在学校中读孔孟之书。年轻时参加明治维新运动,1867年赴欧洲学习产业和经济制度,次年回国,1869年出任大藏省税收司司长,帮助实行租税、货币及银行制度改革。1873年后因政策分歧,辞去官职,进入实业界。1874年创立日本第一家现代银行第一国立银行,此后到去世时为止创办五百多个企业,经营范围包括金融业、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等许多行业。生前为日本工商界领袖,还曾参加筹建一桥大学。一生推崇《论语》,把它称为“商业圣经”,晚年以85岁高龄应日本财界“二松讲堂”之请,为企业家讲《论语》。努力将儒学运用到经商过程之中,力图把儒学与资本主义相结合。曾作《论语与算盘》,指出,日本的道德准则可以追溯到《论语》,从表面看它与算盘,即做生意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两者是一致的。认为《论语》的真价值能够通过算盘加以实现,说“我相信,没有一个强烈的谋利动力,大众的福利是不可能增进的”,“另一方面,如果不以仁义道德原则为基础,民族繁荣不可能持久”。提出“今天我们的迫切任务就是把《论语》和算盘结合在一起”。他一生在发展日本经济上所作的巨大贡献表明他在运用《论语》于工商业之中取得了成功。逝世以后其铜像一手持《论语》,一手持算盘。
涩泽荣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月亮宝石
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柯林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写于1868年,采用了各个人物分头叙述不同的故事,再将它们连贯起来的写法。故事讲了1799年,英国侵略印度圣城西林加巴坦时,英军到处烧杀抢掠,胡作非为。英国军官汗卡什在宫中抢到了闻名于世的月亮宝石,将它带回了英国。自此,灾难也接踵而来。三个印度人跟踪宝石来到英国,伺机夺回国宝。作贼心虚的汗卡什自觉由于宝石,自己的生活将始终处在印度人步步紧逼的阴影下,于是嫁祸他人,将宝石送给了外甥女雷茜儿。于是雷茜儿家失去了往日的宁静生活,一连串怪异的事情发生了。不久,宝石失踪,印度人也随即在英国消失。在贪婪者手中历经磨难的宝石经过印度人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印度月亮女神神像的额头上。故事的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塑造了料事如神的探长克夫的形象,形成了以后侦探小说以探长为主角的基础。情节神秘莫测,错综复杂,离奇曲折。故事揭露了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暴露了宗教的虚伪。
大明天元玉历祥异图说
《大明天元玉历祥异图说》七卷,明余文龙重编。古代以图为主的占候类著作,曾入清廷禁毁书目。此书专言天象祥异,分天地、日、月、星缠、云气犯星、杂气雾虹、风候。上图下文。此本大致为明末清初的钞本。【末尾附PDF图片版下载】
皇极经世心易发微
《皇极经世心易发微》·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杨向春撰。向春字体仁,号野厓,普洱人。是书推衍《皇极经世》旧说, 立占卜之法,惟论干支生克,五行制化。盖方技家言,非说《易》之书也。自称 六卷而隆庆二年邓世芳序称八卷,与此本合。据世芳序,是书一刻于大理,再刻 于京师。及在武定,又集前刻之未备者刻之。盖自序乃初刻时作,此则增定之本 耳。
一曲难忘
《一曲难忘》为张爱玲电影文学剧本的结集,包括《南北一家亲》《一曲难忘》《南北喜相逢》《魂归离恨天》和《伊凡生命中的一天》五个剧本。剧情悲喜交加,情节曲折引人,充分体现了张爱玲作品多元化的特点,展现了与张爱玲小说和散文截然不同的文学风貌和艺术特色,令人大开眼界。正如张爱玲研究者止庵先生所说:“张爱玲的剧作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奸小坏’的众生相,这里有他们的笑,他们的爱,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幸福。”
青衫记
明代传奇剧本。顾大典撰。《曲品》著录。据元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剧改编。写白居易进京应试,妾小蛮、樊素,准备行装,将青衫一件置于行李中。在京中,与友人游名妓裴兴奴家。裴善弹琵琶,为诸公助兴,白质青衫呼酒,醉宿裴家,与兴奴产生爱情。值兵乱,兴奴携青衫,与母避难至白居易家乡,以青衫借宿,小蛮、樊素知为白氏故人,热情接待。裴母贪财,逼兴奴嫁与浮梁茶商刘一郎,随之去九江。白居易因抗疏忤旨,贬为江州司马。一夕,送友人元稹返船,惊闻琵琶声,寻声召见,乃是兴奴,白伤感不已,泪湿青衫。刘一郎江头买醉,落水溺死,裴兴奴与白居易重结百年之好。京剧《琵琶行》据此改编。今存明刊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明末汲古阁原刻本影印。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清中央政府整顿、改革西藏地方事务的重要文献。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廷出兵击败廓尔喀入侵者后,鉴于西藏地方事务废弛、弊病种种,大将军福康安与驻藏大臣会同西藏地方高级官员酌议,拟定各方条款,汇总奏报中央政府核准后正式颁布执行,总计29条。对西藏地方官制、军制、行政人事、司法、边防、财税、户口、差役、涉外事宜和宗教等方面全面详细地做出了规定,大大提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它的颁行标志着清政府在西藏的施政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客观上对于发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密切各族联系,巩固西南边疆,安定西藏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及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