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

- 姓名:郭思
- 别名:字得之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温县(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郭思,宋代文学家。字得之。温县(今属河南)人,又作河阳(河南孟县)人。北宋著名画家郭熙之子。生卒年不详。善绘画,崇宁、大观间,尝应制画《山海经》图。政和七年,提举成都府等路茶事(《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宣和时,历任陕西等路买马监牧、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同上书刑法二之八一)。建炎四年,提举嵩山崇福宫,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八)。卒赠正议大夫。
著有诗话《瑶池集》(方回《桐江集》 卷七《瑶池集考》),论诗多主元祐诸 体,立诗之体式为十五,何汶谓其 “强立分别,初无确论”,独论诗之 景,“其间编类多前辈所称美而后人 所脍炙”(《竹庄诗话》卷一四、一 五)。今已佚。《全宋诗》卷一二五 一录其诗二首。《全宋文》卷二七七 二收其文七篇。事迹见《图绘宝鉴》 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史翼》卷 三八、郭绍虞《宋诗话考》下卷。郭思擅长于诗,但存诗很少,《宋诗纪事补遗》卷37收有其诗作。另有《白石镇古城》诗句说:“落星一石几千年,门外何人扣汉川?”具有慷慨豪迈之气,大可与唐诗媲美,以至误入《全唐诗》中。郭思曾经纂集唐人歌诗为《瑶溪集》,一称《瑶池集》,间附评语。所收诗大多是脍炙人口之作,论诗分门别类,注重比较,内容“一曰诗之六义,二曰诗之诸名,三曰诗之诸体,四曰诗之诸式,五曰诗之景,以至十五曰诗之诸说”(方回《桐江集》卷7《瑶池集考》)。是书已佚,郭绍虞将佚文收入《宋诗话辑佚》中。郭思又有《林泉高致集》1卷,为追述其父事迹而作,其中所收诗歌赞记及论画之语颇多。
猜你喜欢的书
红楼识小录
《红楼识小录》,堪称一部“红楼博物学”。红学家邓云乡先生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小物说起,将因年深岁改,今人已难考实的许多事物加以描述,仿若一座别致的博物馆。作者以小识大,汇释难懂之物、费解之事,包含经济、交通、民俗、工艺、营造、园艺、饮馔等方面,将《红楼梦》细展于读者面前。 读过邓云乡先生的“红学四书”(《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这部古典中国的百科全书。
妒律
该书列女子各种嫉妒骄悍之状,比照大清律法,予以各种刑罪之名和处罚之法。书虽体露出浓重的男权思想,但对今人了解清季女性所受社会之压制,颇具认识意义。 是书《八千卷楼书目》小说家著录。
桂苑丛谈
五代严子休撰。一卷。《新唐志》《四库全书》均入小说家类。作者有题唐冯翊著,此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引李淑《邯郸书目》称作者姓严,则此书是严某字子休,号“冯翊子”者所作,清四库馆臣考为江南人。全书共记故事二十八条。前十条皆载唐咸通以后鬼神怪异及琐细之事,后十八条为史遗,其中十二条记唐代杂事,余六条记南北朝事。前十条均有标题,如《张绰有道术》、《太尉朱崖辩狱》等,记晚唐时事,有志怪内容。后十八条题“史遗”,杂采前朝史事。
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
此碑文当是李白于乾元二年(759)游江夏时为鄂州刺史韦良宰所作。此文与《经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作于同时。韦良宰是太白好友,早在天宝初年二人就有很深厚的交谊。韦良宰曾为贵乡县令、房陵太守、鄂州刺史等。李白长流夜郎赦归后,曾在江夏与韦良宰交游。李白写此德政碑正当韦即将离任之际。此碑盛赞韦良宰的出身、气节、政绩、识见和政治才能,描写了韦太守在鄂州天长节与民同庆的热闹情景,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与厚望。题中“天长节使”之使字,王云:“使字疑误。”《校注》亦云:“按文义不当有使字。”安旗先生云:“使字当无误。倘删去使字,题之不通尤为明显;‘天长节’,似仅言作碑之时间为八月五日,与文义亦不合。为他人作功德碑在职官前冠以作碑之时间,在唐人中恐是仅见。详《碑序》,首叙天长节之来由,盛称玄宗之伟业;次叙韦良宰家世、德政;末叙鄂州群僚庆贺圣诞之礼仪及百戏杂耍之类。‘天长节使’或为州郡地方宴乐作寿仪式之主使者。似此,‘天长节使’与‘鄂州刺史’方能谐合而不捍格。姑妄言之,以俟宏识。”(《李白全集编年注释》)鄂州,即江夏郡,唐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北武昌。德政碑,旧时颂扬官吏政绩的碑刻。
沙弥尼律仪要略
律学著述。明末清初读体辑集。一卷。上篇“戒律门”,所列十戒条章,依律藏“随”字函本文(指《沙弥尼戒经》)录出。下篇“威仪门”,所列二十二条则,于《大爱道比丘尼经》、《沙弥尼离戒文》及《第二分比丘尼随律威仪》中节出。又袾宏《沙弥律仪要略》内凡沙弥尼可通用者,亦采集之。本书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一卷,后汉唐孟详译。众声喧闹,佛不许见,因诸天之请佛召见之。出增一阿含经马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