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昌

程大昌
  • 姓名:程大昌
  • 别名:字泰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公元1123年
  • 逝世日期:公元1195年
  • 民族族群:

程大昌(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南宋大臣、经学家。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任吴县主簿。著《十论》献于朝,宰相汤思退奇之,擢太平州学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太学正,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进著作佐郎,兼恭王府赞读、兵部郎官。隆兴元年,兼庆王府直讲。乾道二年,为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五年,直学士院,除浙东提点刑狱,为江东转运副使,徙江西。淳熙二年,召为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三年,权刑部侍郎,升侍讲,兼国子祭酒。五年,权吏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出知泉州,奉祠,起知建宁府、明州。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博雅赅洽,长于经术,周必大称其“学该上古,文俪先秦”(《回富沙程尚书大昌启》)。其著述多为辨章学术,考订史实,校证典籍之作。清康熙皇帝称其《象刑说》一文,以为疏解甚精,发挥文意无遗义(《御制文第三集》卷四三)。其词以庆寿之作为多,题材狭窄,成就不大。著有《禹贡论》、《易原》、《诗论》、《雍录》、《北边备对》、《考古编》、《演繁露》等(周必大《程公神道碑》),又有《程文简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文集已佚。其词有单刻《文简公词》一卷行世,今存典雅词抄本、《疆村丛书》本。《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四十六首。《全宋诗》卷二一二四录其诗十首。《全宋文》卷四九○八收有其文。事迹见周必大《程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六二)、《宋史》卷四三三本传。

猜你喜欢的书

父与子

父与子

长篇小说。作者屠格涅夫,俄国作家。小说描写19世纪50年代俄国农奴制废除前夕新旧思想的斗争。主人公巴扎洛夫是个平民出身的青年医生,他随他的同学阿尔卡狄到乡下的家里做客。他们抵达后的第二天,便展开了两代人的对立。巴扎洛夫憎恨阿尔卡狄的叔父巴威尔和父亲尼古拉用自由主义进步的幌子,坚持贵族地主的生活方式,维护摇摇欲坠的贵族特权,致使他们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思想冲突。尼古拉感叹自己已被儿子的时代遗弃,而阿尔卡狄又因父亲以排除偏见的宽大胸怀来包容他,而觉得羞愧,原谅了父亲和女管家的态度。由于巴扎洛夫的平民气质,使佣人们对他产生好感,但他和巴威尔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了。后来,巴扎洛夫离开了乡间,到了省城,应有钱的寡妇阿金左娃的邀请,到她的庄园做客。阿金左娃的美丽与自信,强烈地吸引着一向把恋爱视为愚蠢游戏的巴扎洛夫,他无法抑制心中的热情,向阿金左娃表明了爱意,尽管阿金左娃的心也因他而迷乱,但理智终于战胜了感情,拒绝了巴扎洛夫。巴扎洛夫带着失恋的苦闷情绪,回到了乡下父母身边,但双亲殷勤地呵护,却反而使他更加心烦并再次离开了家,又回到了阿尔卡狄的家,并开始进行热爱的科学实验。但不幸的是,巴扎洛夫和巴威尔又发生了争吵,并差一点决斗,巴扎洛夫再次整装回了老家。回到家乡后,巴扎洛夫开始行医,在一次解剖尸体时,不小心弄伤了手指并感染,患了绝症。就在巴扎洛夫死期将近之日,阿金左娃带着医生来到了他的身边。巴扎洛夫是19世纪60年代的以科学代替神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的典型人物,但他远离人民,思想上实际是个虚无主义者。

水浒人物论赞

水浒人物论赞

该书作为《万象丛书》之四由南京万象周刊社1944年初版,上海万象周刊社1947年再版。研究著作。张恨水著。作者在《序》中谈到写作目的时说:“虽取材小说,卑之无甚高论。但就技巧言,贡献于学作文言青年或不无小补云尔。”全书共九十篇,其中论天罡人物三十五篇,地煞人物二十三篇。另有外篇三十二篇,所论人物颇为广泛,如王进、史文恭、祝氏父子、洪教头、王伦、李鬼、董超、薛霸、武大、郓哥、高衙内、高俅、蔡京、梁中书、林冲娘子、潘金莲、阎婆惜、王婆、潘巧云、何道士等皆在论述之列。又有关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罗贯中和评点者金圣叹的论赞。其论述体例为,三十六天罡,每人皆有论赞;七十二地煞,则不全有,以原传无故事供给,难生新意,不必强作雷同之论;外篇人物以选择能发人感叹者为文。

云麓漫钞

云麓漫钞

南宋赵彦卫作。初名《拥炉闲话》,十卷。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知新安郡时重刻,增补5卷。始题今名。南宋赵彦卫撰。书中多考证上古、秦汉名物,然亦有关于唐宋典章制度及其他杂事的记载。所记东京(开封)至女真御寨(黑龙江阿城)行程及吕大防《长安图》梗概,皆足资参考。其中记宋朝迎送金使所费,岳飞、韩世忠所部士兵作战勇敢等内容有史料价值。“记宋时杂事者十之三,考证名物者十之七”(《四库全书总目》)。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太上赤文洞神三箓

太上赤文洞神三箓

太上赤文洞神三箓,原题「梁贞白先生(陶弘景)集,唐太史令李淳风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卷首有贞观六年(632)李淳风序,称此书乃齐梁古籍,符箓精妙。书分三箓:一曰《八卦内吉凶应箓》,有八卦神符八道,谓服符念咒,可召神真来告吉凶。又有「祖师入夜梦游诸境玉女迷魂法」,载十二种咒诀,谓诵咒可使人梦游诸境。 二曰《太上玄妙通神箓》,载五方诸圣咒、五方神咒、五方神印。谓念咒用印,可以行诸种法术,隐形通神。 三曰《太上玄妙千金箓》,内载十二时符,谓服食此符,启请神真,书写都箓、纳真等符,可与神对语。或求神营卫,或乞判吉凶,或求禄求财,凡有所求,无不应验。

竹林的故事

竹林的故事

短篇小说集。冯文炳著。列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九。北京新潮社1925年10月初版。收1923年至1925年所写短篇小说14篇、译文1篇。书前有周作人《竹林的故事序》及作者《序》。作品以描写鄂东乡镇的风土人情见长。其中《竹林的故事》描写绿竹掩映下的农家平静自然的生活及三姑娘纯朴静淑的性格;《浣衣母》描写浣衣寡妇李妈的温和善良及世俗传统思想给她带来的内心伤痛;《阿妹》描写一个受家长歧视但又乖觉可爱的女孩的言行神态;《初恋》、《我的邻舍》等描写儿童生活和男女之情。另外10篇是《柚子》、《讲究的信封》、《少年阮仁的失踪》、《病人》、《半年》、《火神庙的和尚》、《鹧鸪》、《去乡》、《河上柳》和《窗》。

丽史

丽史

丽史又名《清源丽史》,约一万多字,是一篇情文并茂的言情小说,收录于福建泉州金志行于1555年所纂修的《金氏族谱》中。作品还反映了14世纪泉州城内中国穆斯林的生活习俗以及当时清真寺的建筑状貌与穆斯林在泉州人口众多的盛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丽史》以元·元统——至正年间泉州发生动乱为背景,以伊、凌、乔三家儿女婚姻爱情为线索,反映元代末年金吉和伊橚、伊力等平定那兀纳叛乱,抵抗陈友定侵犯的历史事实。对那兀纳于元惠宗至正二十二年(1362)在泉州发动兵变、诛杀蒲氏家族并掘坟戮尸的惨事叙述较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