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昌

程大昌
  • 姓名:程大昌
  • 别名:字泰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公元1123年
  • 逝世日期:公元1195年
  • 民族族群:

程大昌(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南宋大臣、经学家。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任吴县主簿。著《十论》献于朝,宰相汤思退奇之,擢太平州学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太学正,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进著作佐郎,兼恭王府赞读、兵部郎官。隆兴元年,兼庆王府直讲。乾道二年,为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五年,直学士院,除浙东提点刑狱,为江东转运副使,徙江西。淳熙二年,召为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三年,权刑部侍郎,升侍讲,兼国子祭酒。五年,权吏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出知泉州,奉祠,起知建宁府、明州。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博雅赅洽,长于经术,周必大称其“学该上古,文俪先秦”(《回富沙程尚书大昌启》)。其著述多为辨章学术,考订史实,校证典籍之作。清康熙皇帝称其《象刑说》一文,以为疏解甚精,发挥文意无遗义(《御制文第三集》卷四三)。其词以庆寿之作为多,题材狭窄,成就不大。著有《禹贡论》、《易原》、《诗论》、《雍录》、《北边备对》、《考古编》、《演繁露》等(周必大《程公神道碑》),又有《程文简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文集已佚。其词有单刻《文简公词》一卷行世,今存典雅词抄本、《疆村丛书》本。《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四十六首。《全宋诗》卷二一二四录其诗十首。《全宋文》卷四九○八收有其文。事迹见周必大《程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六二)、《宋史》卷四三三本传。

猜你喜欢的书

德国无限制潜艇战

德国无限制潜艇战

《德国无限制潜艇战》以1917年3月到1918年8月德国无限制潜艇战为线索,主要讲述了在德国海军试图封锁英国港口、迫使英国退出战争的过程中美国海军发挥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欧洲各国和美国在海上的作战情况,以及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书中详细介绍了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国采取的海战战略,剖析了强大的德国海军一步步走向失败的过程及原因。

蜃楼

蜃楼

故事说的是一名叫陈逸群的海龟青年,因病去到杭州静养,想起自己的各种罗曼史,以及在杭州各种艳遇的事情。故事表达出了当时在各个西方列强压迫下,中国爱国青年的愁苦和无助。本篇最初发表时,未完,作者未曾续写,也未收入集子或单独出版。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除第四章最后一节)曾在一九二六年六月《创造月刊》第四期上发表过。

虬髯客传

虬髯客传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召广成先生、传真天师。道教著作今存二十多种。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写隋末权臣杨素侍妾红拂女私奔李靖,在赴太原途中结识侠士虬髯客。后虬髯客因见李世民为“真命天子”,遂以家财尽付李靖,自行奔往东南。作品宣扬唐王朝“应天而兴”的正统思想,旨在维护唐朝统治。

细说宋朝

细说宋朝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述,极富知识性与可读性。“细说体”既有生动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地的评点,体例别具风采。

东明闻见录

东明闻见录

记载南明永历朝有关史事的史书,共一卷,明瞿共美著。《东明闻见录》只记载永历王朝四年史事,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起,到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终,写到桂林沦陷、瞿式耜殉难便再无下文。瞿式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抗清将领,是永历王朱由榔的主要拥立者,也是永历朝抗清军事行动的主要支持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具有坚韧不拔的非凡志向,在万分困难中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致力于复兴明王朝的事业。他拥戴永历帝、驻守桂林“都城”、协调各路抗清义军,为永历王朝的建立维持和当时的抗清运动都立下了汗马功勋,瞿共美作为瞿式耜的族人和部下,以瞿式耜幕府官员的身份常伴于瞿式耜左右,得以耳闻目睹永历王朝的许多军政大事。所以,一方面,《东明闻见录》中的许多记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本人对瞿式耜推崇备至,尊敬有加,故书中有关瞿式耜的记载中便难免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乃至于“为亲者讳”的倾向;有些关于瞿式耜的评价,也会难免有溢美之辞,有失公允,这也是我们在重视该书史料价值的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补续高僧传

补续高僧传

佛教史书。明河明撰。二十六卷。书首有范景文等序四篇,书末有毛晋跋等三篇。此书由河明弟子道开整理,毛晋佐助刊行。体例依《宋高僧传》,按僧人“德业”分为十科(其中“读诵”改为“赞诵”),即:(1)译经篇(卷一),正传十二人,附见三人;(2)义解篇(卷二至卷五),正传一百零二人,附见十三人;(3)习禅篇(卷六至卷一六),正传二百四十二人,附见二十七人;(4)明律篇(卷一七),正传十人,附见二人;(5)护法篇(卷一八),正传十五人,附见六人;(6)感通篇(卷一九),正传三十四人,附见四人;(7)遗身篇(卷二○),正传十三人,附四人;(8)赞诵篇(卷二一),正传六人;(9)兴福篇(卷二二),正传十三人;(10)杂科篇(卷二三至卷二六),正传九十九人,附见十三人。合计正传五百四十八人,附见七十三人。在“习禅篇”的一部分传后有“系曰”,为作者评论;其他篇中有些传后有“河明曰”按语;在某些传后尚有不署名的按语和引用的参考资料,似是道开所加。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