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弘宪

- 姓名:凌弘宪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凌弘宪,字晟溪,明代浙江省吴兴县人。作品有会嵇三赋注四卷,宋五十朋撰、明南逢吉注、明尹坛补注。明天啓元年浙江省吴兴县凌弘宪硃、墨印本。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题唐释般刺密帝弥迦译。明天啓浙江省吴兴县凌弘宪硃、墨、蓝三色印本。
凌弘宪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著。1911年首次发表在《逻各斯》上。作者在这篇论文里坚持和论证了这样一种信念:人类文化的最高兴趣要求一种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哲学的发展;因此,我们时代的哲学革命必须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设置基础。这种科学性哲学是建立在纯粹而且绝对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现象学才可能提供出这种知识。因此,尽管哲学一直要求成为最高尚、最严格的科学,这种自觉的意愿甚至支配着整个欧洲哲学史中的革命而从来没有被放弃过,但直到现在它仍未能实现。哲学根本还不是科学。这并不表明哲学在本质上非科学。相反,任何领域中严格科学的可能性要求以哲学作为严格科学的可能性为前提;只有后者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具体科学的真正科学性。基于这一信念,作者批判了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和世界观哲学,因为恰恰是它们动摇了把哲学作为严格科学来追求的信心。自然主义只承认物理的东西才是实在的、客观的,它要么否认理念的实在性,要么将其自然化。但是这种客观性、实在性的预设本身是理念的。历史主义同样地存在内在的矛盾。当它在证明绝对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时,在表明这种证明的基础的可能性时,它实际上已经否定了自己。这篇论文写于胡塞尔从《逻辑研究》(1900年)向《观念》第一卷(1913年)的现象学方法过渡期间,可以被看作胡塞尔的前先验思考方式与先验思考方式之间的连结带。
清代散文名篇
共收录了清代散文名篇一百八十篇。
事物纪原
是流传下来的比较早的一部考证事物起源和沿革的专门类书。宋代高承编撰。全书共10卷,分为天地生殖、正朔历数、帝王后妃、衣裘带服、学校贡举、经籍艺文、什物器用、岁时风俗、农业陶渔、博弈嬉戏、草木花果、虫鱼禽兽等五十五部,每部下又分若干事,共一千八百四十一事。每事目下列引文,多引用原书原文。此书搜罗广泛,天文、历数、典章制度、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及其他许多事物,往往都能找到。由于各条是以类相从,要查找一事,先估计这一事物可能在哪一部,然后在该部查找。例如:观灯、竞渡、乞巧,这都是古代的风俗,我们可在“岁时风俗”部找到。《事物纪原》的特点是,如同书名所标示的是追溯事物的起源,探索事物命名的由来,凡书中所列事物,不论巨细都要“原其始,推其自”。此书特别对一些生活器物、食品等选录较多,还有不少资料可供研究科技史的参考。总之,对一事一物都考索古书,求其缘起,《事物纪原》确是第一部书它将散见于群书中有关事物起源的记叙搜集起来,汇成一编,集中地记录了我国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我们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但此书对事物起源的考证,失误之处也不少,而且有些条目的归部不甚合理,给人查找带来困难。不过,本书毕竟是开考源之作的先河,对后世有明显影响。明、清两代又陆续出现多种这方面的类书。
新史学
近人梁启超撰。有《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论正统》、《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书法》、《论纪年》6节。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新民丛报》连载。批判封建史学有四弊:其一,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其二,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其三,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其四,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有二病: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首次提出“史界革命”口号,认为新史学要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为救国图强、造就新民服务。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第4册。
王僧虔论书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艺文志》及《玉海》45引书目有僧虔《评书》一卷,当即是编。
极乐愿文
极乐愿文,一卷,清嘎卜楚萨木丹达尔吉译,编号九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