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初

- 姓名:王煜初
- 别名:名沾辉,字炳耀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东莞人
- 出生日期:1843
- 逝世日期:1902
- 民族族群:
王煜初(1843-1902),名沾辉,字炳耀,号煜初。广东东莞人。1843年生。为香港早期著名华人牧师。少肄业于礼贤会学堂,习道于德籍教士叶纳清门下,1866年为传教士,后染病,到香港巴陵会育婴堂休养,被聘为婴堂教席。1884年升为牧师。当时伦敦华人建立自理会,在香港建道济会堂,又公推其为司铎。后又与温清溪等发起成立劝戒鸦片社。王煜初他6个儿子,均为港中名士,一门四博士。长子王宠勋牧师曾任汉口汉冶萍煤矿公司经理十年;次子王宠光留学英国,回国后创办扬子机器厂;三子王宠佑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出国深造地质学、矿床学的留学生,中国最早,国内外著名的矿床学家;四子王宠惠北洋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和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历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民政府司法部长、外交部长等职;五子王宠庆香港皇仁书院毕业,后就读香港西医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后留英任伦敦大学教授;六子王宠益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医学博士。1890年为瞽女作诉苦文,寄德国教会,详述瞽女之惨状,德国女信徒极为感动,遂捐资建心光院于土瓜湾。1894年香港瘟疫大作,贫民染疫者极多,均由不卫生引起,他上书港府,建议多设浴室,培养贫民卫生习惯,亦为政府采纳。1901年,香港大旱,政府拟设水表,节制居民用水。他上书抗议,并联合华商请愿,要求取消水表之制,政府遂允其请。其著作有:《释疑汇编》、《中日战辑》,《拼音字谱》、《孝道折衷》、《说教雪》、《播道说》、《教士上书记》等。1902年病逝。
王煜初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蜜蜂的寓言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曼德维尔(BernardMandeville,1670—1733)著。该书的副标题“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是该书的核心思想(即所谓“私恶即公益”)。以寓言诗的文学形式描写了一个蜜蜂王国的盛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华的生活,“数百万蜜蜂无不在纷纷尽力,满足着彼此间的虚荣与贪欲,到处都充满邪恶,但整个社会却变成了天堂,穷人们也过着好日子。”后来,它们放弃奢侈的生活,转而崇尚节俭朴素,国家削减军备,大家都致力于储蓄,结果社会凋敝。因为大家都崇尚节俭,奢侈品无人问津,或变卖偿债,或任其荒芜。结果是土地宫室等价格大跌,依靠供给奢侈品为生者无法谋生,各行业皆人满为患。经济衰落,最终被敌手打败而逃散。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仅仅是美德,不能使国家兴盛;彼欲恢复古之黄金时代者,于致力于简朴时,也要顾到平民生计。”使国家兴盛快乐之道,厥惟给予每个人以就业机会。为实现以上目标,政府应当,第一,提倡各种制造、技艺、手工业,凡人类才智所能及者,皆予提倡;第二,奖励农、渔二业。这首诗所宣扬的思想在当时受到指责。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引用了这首寓言诗,说明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它所说明的个人美德与社会繁荣之间的矛盾正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引出的“节俭悖论”。
勤斋集
元代诗文别集。8卷。萧㪺撰。萧㪺死后,诗文多散佚不存,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苏天爵搜辑遗作,得文80篇,诗260首,词26首,编为《勤斋集》15卷,刊刻于淮东。但原本《勤斋集》久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萧㪺文42篇,诗261首,词4首,重编为《勤斋集》8卷。卷首有元顺帝至正四年张冲序,至正六年李黼序,刊行《勤斋文集》原牒文。卷1为序、记,卷2为说、铭、赞、状、书、墓志铭,卷3为墓志铭、神道碑铭、墓表,卷4为杂著,卷5为五言古诗、联句、七言古诗,卷6为五言律诗,卷7为五六言绝句,卷8为七言绝句、词。萧㪺是一代大儒,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旨远。他的文章虽然比较单调平淡,但能以质实简洁为特点。诗非所长,而陶冶性灵,绝去纤秾,也可以借此而反映出他的志趣。总而言之,萧㪺诗文是比较典型的醇儒之作,文学意味不足是其诗文的通病。
龙学文集
诗文别集。北宋祖无择(1006—1085)撰。十六卷。无择字择之,上蔡(今属河南)人。登进士第。历官直集贤院。熙宁初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寻知信阳军卒。为人好义,笃于师友,工诗文。此集前十卷为《焕斗集》,其曾孙行绍熙三年(1192)编辑成书。全书含诗六卷,书、记一卷,序一卷,碑铭等一卷,杂文一卷,名臣、贤士诗文二卷,家集四卷。末附祖行撰《龙学文集并源流始末》,叙其成书过程。全集计收诗百二十三首,文四十二篇。诗后间注所作时、地,颇为详审。其文峭厉劲折,足与尹洙相上下,然其作品流传颇少,不似尹洙闻名于世。集中《家集》乃无择家属之作,有其叔士衡撰《西斋话》,记载宋初故事,多他书所未及,颇具史料价值。有《四库全书》本,《宋人集》丙编本。
至大金陵新志
元南京都邑志。十五卷。元张铉撰。刊行于至正四年(1344年)。该志采用纪传体,分为图考、通纪、世表、代表、志、谱、列传、摭遗、论辨。图考“以著山川郡邑形势”;通纪“以见历代因革,古今大要”;表、志、谱、传“以及天人之际,究典章文物之归”;摭遗论辨“以综言行得失之微,备一书之旨,文摭其实,事从其纲”。卷一,地理图。卷二,金陵通纪。卷三,金陵表。卷四,疆域志。卷五,山川志。卷六,官守志。卷七,田赋志。卷八,民俗志。卷九,学校志。卷十,兵防志,卷十一,祠祀志。卷十二,古迹志。卷十三,人物志。卷十四,摭遗。卷十五,论辨。
垃圾
短篇小说。彭家煌(署名岛西)作,原载《无名文艺》1933年6月1期。写后方留守处的排长黎纯五患眼病求医的故事,在向全排士兵讲话时,他控诉了旧军队的黑暗罪恶:“革命革命,革来革去,没有革出什么,只是反而多革出一些贫民,一些残废”。劝告大家“要明白,要下一个决心,团结起来,打开眼睛,向着你们所认为对的方向,光明的方向,勇敢的向前冲去”。小说也嘲讽了江湖医生秦永扬的自私、势利。这一作品曾受到《无名文艺》主编叶紫的称赞,认为它“描写细致沉痛”、“词章隽永诙谐”,是一篇“生动的作品”。
苏门四学士词
龙榆生先生校点《苏门四学士词》,分《淮海居士长短句》、《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柯山词》,前二种各一册,后二种合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淮海居士长短句》7月出版,《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附柯山词》8月出版)。全集即用中华书局本作底本。龙先生校点《樵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1月出版,作者署名“龙元亮”。全集即用文学古籍刊行社本作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