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瘦鹃

- 姓名:周瘦鹃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895年6月30日
- 逝世日期:1968年8月11日
- 民族族群:
周瘦鹃(1895年6月30日-1968年8月11日),近现代作家兼翻译家。原名祖福,改名国贤,字瘦鹃,别署泣红、紫兰主人等。原籍吴县(今属江苏),生于上海。6岁丧父,家境贫甚。7岁(1901)就读于私垫。10岁(1904)考入上海储实两等小学。15岁(1909)考入上海民立中学,作文辄冠其曹。17岁(1911)试作短篇小说《落花怨》,即获刊用。同年又发表5幕话剧《爱之花》,竟被多次公演,并被改编为电影,在文坛上初露头角。中学毕业后曾被留校执教,自觉非其所长,旋即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和翻译。后又结识文坛名家包天笑、毕倚虹等,得其提掖,文名渐响,于是又进入文艺报刊的编辑行列。前后主编或创刊的文艺报刊达十几种,如上海《申报》副刊《自由谈》和《春秋》、《礼拜六》、《游戏世界》、《半月》、《紫兰花片》、《紫葡萄画报》、《紫罗兰》、《良友》、《中华》、《新家庭》、《乐观》等。1915年由叶楚伧介绍加入南社。1922年加入青社。后来又加入星社、群书浏览社等。1932年移家苏州。抗战期间复迁回上海,曾到名于鲁迅等人发起的文艺界抗日联会宣言。抗战
胜利后再次移居苏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三和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于1968年8月21日卒。
周瘦鹃多才多艺,于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翻译无不涉猎。且著译宏富,总计不下50种。虽属鸳鸯蝴蝶派,但因其出身贫寒,思想较为进步,部分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如《亡国奴之日记》、《卖国奴日记》、《为国牺牲》、《祖国之徽》、《亡国奴家里的燕子》等短篇小说,都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所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1917),更受到了鲁迅的赞许。其他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新秋海棠》、《我们的情侣》、《滑头世界》、《红颜知己》等;短篇小说集《周瘦鹃说集》、《瘦鹃短篇小说》等;翻译小说《福尔摩斯侦探案》(与严独鹤合译)、《亚森罗苹新奇案》(与张碧梧合译)、《福尔摩斯别传》等;诗词、散文、杂著《拈花集》、《记得词》、《紫罗兰集》、《紫罗兰外集》、《花花草草》、《小说丛谈》等。
周瘦鹃在盆景艺术方面的才能尤其突出。他从30年代起钻研盆景艺术,并加入国际性的中西莳花会。曾经分别获得该会1939年、1940年两届花展的荣誉奖状、总锦标和英国彼得葛兰爵士银杯奖。并著有《园艺杂谈》、《盆栽趣味》等。50年代起更倾心于园艺,使其周家花园成为苏州的著名花园之一。并受到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的赞许。
猜你喜欢的书
陈拾遗集
十卷。唐陈子昂撰。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光宅进士,文学家、诗人,官至右拾遗,后被贬军曹,罢职归侍。子昂聪明好学,机警过人,博览群书,精通典籍。主张任用贤能,整饬吏治。著有《陈拾遗集》。其艺术特色:第一,继承《诗经》、《楚辞》的传统,善用比兴手法。第二,艺术风格上有着豪迈特点,遒劲有力,充满着高昂的志气,向上的活力。第三,陈子昂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不假雕饰,不讲声律对偶,趋向散文化。不仅擅长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也很出色。陈子昂作品由其友人卢藏用编为《陈拾遗集》,又名《陈伯玉文集》。此集主要内容为,卷一诗赋,卷二为诗,卷三至十为文,后附录《唐书》本传,《陈氏别传》,旌德碑,祭文及杨澄序等。陈子昂横扫六代诗风,在批判的前提下加以继承,追踪汉魏风骨,在继承的前提下大胆革新,倡导风雅兴寄,在革新中独辟蹊径,从理论和实践上影响整个唐代诗坛,开创一代新诗风。对后来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无一不从中吸取过思想和艺术源泉。卢藏用编辑而成《陈拾遗集》十卷。原本已佚,现有较早版本是明弘治四年(1491)杨澄黑口本。《四库全书》所收为明弘治写本,题名 《陈拾遗集》。亦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蜀州刊本和《世界文库》所收《陈伯玉集》本。今人彭庆生《陈子昂诗注》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本篇言存神佩符,开解体内胞胎结节之法。其内容文字与《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基本相同,疑系南北朝道士摘录该经改编而成。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卷上收有《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内诀》亦题“赤松子传”,但内容不相同。本诀盖为《九真中经》中另一部分。《九真中经》为六朝古上清经。述饵丹砂法,与蘸祭诸法结合。
长眉真人传
《长眉真人传》剑侠小说,还珠楼主著。全书从第一回”举酒酌流光 良夜难逢 清游如绘。对枰泊野渡,神鞭御寇,群丑伏诛“里的长眉真人任寿的后辈,嵩山二老,凌浑,乙休等人写起,至第二四回 “野火起森林 匝地霞光 同诛旱魃。离魂收情女 弥天风雨 再警芳心”。全书至此而至,未完。实为憾事,但书中人物在作者的其他小说中交叉出现,可以参阅。
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三卷,宋智吉祥等译。佛在祇园。巨力长者心生觉悟,为五百长者说世无常,及三乘法。五百长者咸皆有疑,同来见佛。佛为略说三乘方便,长者愿闻大乘深法,佛为广说六度妙行,并说生死过患。长者得无上忍,以偈赞佛。求得出家,佛为授记。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一卷,秦罗什译。佛在只陀林中,淫女弃一小儿于路边,众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来集,因名不思议光。佛为波斯匿王说其往因,并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