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

孔融
  • 姓名:孔融
  • 别名:字文举
  • 性别:
  • 朝代:东汉
  • 出生地: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 出生日期:153年
  • 逝世日期:208年9月26日
  • 民族族群: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出身高贵,乃孔子二十世孙。孔融自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拜访李膺时,妙语连珠,大受李膺称赞。其生性好学,博览群书。建宁二年(169),党锢祸起,朝廷追捕党人张俭,孔融因藏慝张俭下狱,一门争死,后坐其兄孔褒,孔融由是显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州郡礼命,皆不就。后辟司徒杨赐府,任其掾属,检举宦官亲属中贪浊之人。后举高第,任侍御史,但与中丞赵舍不和,托病还家。后又被辟为司空掾,任中军侯,任职三天,升任虎贲中郎将。当时董卓专权,擅行废立,孔融时有匡正之言,以此触怒董卓,转任议郎。时黄巾侵扰数州,北海(郡名,今山东潍坊一带)为甚,董卓乃讽三府同举孔融任北海相。孔融上任之后,收集士民,习兵讲武,但两战皆败。及献帝都许,征孔融任将作大匠,继而升任少府。在职期间,孔融多次上疏,为朝廷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例如制止肉刑的恢复、加强国防等。孔融以已之对汉室忠心耿耿,见曹操名为兴汉,实欲图汉,数不能堪,对其所为多加嘲讽。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屠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曹操之子曹丕掠袁绍之子袁熙妻,孔融与曹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已赐周公”。(《后汉书·孔融传》)后曹操北征乌桓,孔融又与书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同上)曹操怀恨在心,但以孔融名重天下,外相客忍,内欲图之。山阳郗虑承其风旨,以微法奏免孔融官职。一年多以后,复出任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见北方已定,七月,遂南击刘表。八月,再也无法容忍孔融,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之,罪名是昔日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今日跌荡放言,大逆不道。书奏,下狱弃市,妻子儿女皆被诛杀。孔融的文章气扬彩飞,文笔高妙,而且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其列于“建安七子”之首。原集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今人吴云先生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中有《孔融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收录孔融作品最多、注解也最为详尽的本子。

孔融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嫉妒

嫉妒

《嫉妒》的内容并不曲折,主要讲主人公是美丽的姑娘萨伦与英俊的小伙桑,青梅竹马,走过悠长的、坎坷泥泞的相思路,终于走进了爱的乐园,享受着柔情与甜美。任性放荡的柯莉钟情姐姐萨伦的情人桑,为了爱,埋下了嫉妒的种子,没有了道德与良心,忘记了骨肉之情,几多痛苦,几度挣扎,终于用她火热的激情和令人倾心的胴体,夺走姐姐的情人… …小说情节曲折生动,扣人心弦,叫人爱不释手,令人荡气回肠。

吴中故语

吴中故语

杨循吉撰。一卷,今存版本有:《广百川学海》本、 《烟霞小说》本、 《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等。本书所录凡七则,每则均千字左右。其中载有况钟任苏州太守事,以及明代中期白莲教的活动。内容主要记明初作者故乡吴中的一些遗闻逸事,对明初杀戮功臣及“靖难之变”株连无辜颇有微词。首篇“太傅收城”记击破张士诚于苏州的故事。次“魏守改郡治”,叙魏观奉太祖命守苏州,但却为乱后恢复苏州旧制受谗,与高启同时被杀。

周易玩辞

周易玩辞

十六卷,宋项世安著。书成于嘉泰二年(1202年)。本书专门阐释《周易》象辞。南宋庆元年间,项安世谪居江陵,杜门不出,专攻四书五经,写成《周易玩辞》一书。此书不沿旧说,独辟蹊径,专门从《周易》的象与辞入手解释《易》旨。自序以为,《周易》之道四,其实只有二,即象与辞,变是象之进退,占为辞之吉凶。不谈象,就不能知变;不通辞,就不能知吉凶。故自述以得于程颐《易传》者著为此书,却不仅以义理,而兼谈象数。马端临、虞集曾作序,盛推此书。

涧泉集

涧泉集

宋代诗词别集。20卷。韩淲著。系《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所收集的诗词编辑而成,凡诗2,400余首,词79首。作者是当时公认的江西诗派的继承者,但亦受“四灵派”的影响,风格比较多样。有清新婉丽的闲适诗:“去年寒食姑苏馆,吟到吴歌子夜声。犹记春城芳草渡,一帘花雨画船行。”(《二十九日寒食》)也有苍凉悲壮的诗篇:“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风雨中诵潘邠老诗》)诗集中尚有少量直接反映民生疾苦之作,如《枕上》:“今晨雪如何,云何蝗不生。且愿蝗不生,明年谷价平。”这类诗为数不多,但值得称道。

国初礼贤录

国初礼贤录

国初礼贤录,一卷,原文未题撰者姓氏。一说刘基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二记:‘此书艺文志、千顷堂书目皆作基撰。然录中所载,即明太祖任用基及叶琛、章溢、宋濂四人事,且有基驰驿归里,居家一月而薨之文,则非基所作审矣。’故阙名,不取刘基说。

楞严解冤释结道场仪

楞严解冤释结道场仪

中国佛教典籍。宋释祖照集。八卷。明清云南阿吒力僧常用科仪。 本科仪主要依据《大佛顶首楞严经》编集而成,必须与经配合才能举行法会。仪文对佛教设立道场的目的、次序、需要的器具、安置的佛像以及设立道场的始末都作了说明,是研究中国佛教科仪的重要资料。仪文所引兴福禅师《楞严疏》,不见历代称引,为研究《楞严经》的新资料。 仪文中有政和年号,则此科仪之编成不早於北宋徽宗时。仪文卷首题「眉阳慧觉寺长讲沙门祖照集」,祖照生平,现无从查考。 本科仪不见中外佛书载录,亦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整理本之底本为云南省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一年丽江大研里大西门信士杨顺据明版印本,甲本为赵文焕藏清光绪十一年段寿荣抄本。甲本缺密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