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

宋克
  • 姓名:宋克
  • 别名:字仲温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吴郡长州(今苏州市吴县)人
  • 出生日期:1327
  • 逝世日期:1387
  • 民族族群:

宋克(1327―1387),明代书家。字仲温,一字克温,自号南宫生。吴郡长州(今苏州市吴县)人。官至凤翔同知,是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三宋二沈”之一。(三宋指:宋克、宋广、宋璲,二沈指:沈度、沈粲)。一生潜心习书,寒暑不辍,遂以擅书名天下。吴宽《匏翁家藏集》谓:“宋克书也魏晋,深得钟、王之法,故笔精墨妙,而风度翩翩可爱。”宋克善小楷,尤精章草,传世墨迹有章草《急就章》、《公䜩诗》、《七姬志》等。《急就章》,宋克书于洪武丁卯(1387),纸本墨迹,每行字数不一,共149字。纵13.8厘米,横232.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宋克所书急就章,不只一本,现存的就有故宫藏本和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本。就故宫博物院藏本而论,行笔劲健,章法严密,首尾相顾,气势相连。其笔法十分流畅,行、草相杂,变换自然,笔势翩翩,笔意古雅。粗犷的波脚与瘦劲的笔画巧妙结合,相映成趣,确实给人以“结意纯美”之感。较之赵孟頫所临《急就章》更为生动精采,富有感染力,又具有今草的灵性、跌宕的艺术情趣。这是章草发展到宋、元以后而形成的新风格。

宋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犯罪团伙

犯罪团伙

《犯罪团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著侦探小说,有爱的汤米和塔彭丝夫妇,一起开侦探事务所卧底搞间谍工作。从头到尾致敬/cosplay了一打名侦探,浓浓的黄金时代秀恩爱鸡汤。本书中出场的名侦探有福尔摩斯、桑代克、角落里的老人、弗伦奇探长、赫尔克里·波洛……汤米和塔彭丝·贝尔斯福德夫妇喜爱冒险,于是爽快地从苏格兰场手中接管了国际卓越侦探所,开门迎客。事实上,他们的秘密任务是特别留意那些贴着俄国邮票,且邮票背面写着数字十六的蓝色信件。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人来到办公室提及数字十六,必须立刻通知苏格兰场。汤米和塔彭丝轮番扮演著名侦探小说中的名侦探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案子。只是那个代号十六的人却姗姗来迟。最终,出演大侦探波洛和搭档黑斯廷斯的汤米夫妇能否顺利地解决这最后一案?

医方选要

医方选要

十卷。明周文采 (生卒年不详)编。周氏生平事迹不详。李时珍《本草纲目》引作周良采。弘治年间(1488—1505)曾任宪宗第四子朱祐杬兴献王府良医副使。著有《外科集验方》一书。此书成于弘治八年 (1495),为刘氏奉兴献王之命,将平日所集常用效方精选其简明切要者,分门别类,汇集成编。全书约十五万字。卷一载诸风、诸寒、中暑、中湿四门;卷二载伤寒、疟疾、诸痢、泄泻、霍乱五门; 卷三载呕吐、秘结、咳嗽、痨瘵、诸虚五门; 卷四载脾胃、诸气、积聚、水肿胀满四门;卷五载心腹痛、翻胃膈噎、咳逆、头痛、眩晕、腰胁痛六门;卷六载痰饮、喘、消渴、遗精白浊、诸淋五门;卷七载五疽、脚气痿痹、自汗盗汗、怔忡健忘动悸、疝气、积热四门;卷八载痼冷、诸血、肠澼痔漏脱肛、眼目、耳鼻五门;卷九载咽喉口齿、痈疽疮疖二门;卷十载折伤、妇人、小儿三门。共四十五门,载方一千一百六十余首。每门均抄录古方,又加以论述,论述病证机理,方便实用,有一定的临症参考价值。书中前有兴献王序及周氏自序。有嘉靖二十四年(1545) 刊本。

御定千叟宴诗

御定千叟宴诗

四卷。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奉敕编。为集皇家开宴庆颂之诗。首录康熙之作,继以群臣和章,以颂“盛世”安以乐之音。有 《四库全书》本。

诗传通释

诗传通释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 《诗传通释》外,有 《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则用“愚按”标出,以示区别。该书跟辅广《诗童子问》一样,都是《诗集传》的普及本,但侧重点不同。《诗童子问》循文演义,重在词义和名物的训释,而该书在词义训释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历史与典故的考订,视野更为广阔。刘瑾继承朱熹说诗传统,着重对文本的吟咏与研究,对诗旨的把握往往超越前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之:“研究义理,究有渊源。议论亦颇笃实于诗人。美刺之旨,尚有所发明,未可轻废。”是符合该书的实际的。不足之处是囿于《诗集传》,以致于将错就错,委曲回护。在史实和礼制的考订方面也出现许多纰漏,受到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的批评。该书有一定的影响,明胡广《诗集传大全》多所承袭。版本有《诗经通释》二十卷纲领一卷外纲领一卷,《刘氏日新书堂》刊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 《四库全书》影印本。

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庄严敬福经

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庄严敬福经

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庄严敬福经,一卷 ,「新西方胡国中来,出皇涅槃中」,尾缺,二八七七。

御制逍遥咏

御制逍遥咏

《御制逍遥咏》十一卷,《逍遥咏》成书于淳化元年(990)七月,由臣属作注释的可能性更大。以五七律为多数。主旨是阐释道家义理。常用的典故是一些道家、道教概念,如‘乾坤’‘阴阳’‘道德’‘大道’‘自然’‘无为’‘逍遥’‘修炼’等。诗歌语言风格比较复杂,原文语言既有晦涩难懂的一面又有平易浅近的一面。注解语言则倾向于晦涩难懂。以诠释为主而缺乏形象。”收于高丽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