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 姓名:贝琼
- 别名:字廷琚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崇德(浙江桐乡)人
- 出生日期:1312
- 逝世日期:1379
- 民族族群:
贝琼(1312~1379),明初诗文作家。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浙江桐乡)人。元末游江浙间,张士诚据吴,累征不就。明洪武三年(1370),征修《元史》,书成,赐金帛遣归。洪武六年,以荐除国子助教,洪武九年,改中都国学助教。洪武十年,辞中都国学助教职,自凤阳还嘉兴殳山。洪武十一年病卒。著有《清江贝先生文集》41卷。其中文30卷,诗10卷,词1卷。他论文称“立言不在崭绝刻削,而平衍为可观;不在荒唐险怪,而丰腴为可乐”。故其文的创作也具有冲融和雅的特点,从《一梧轩记》、《方壶记》等文中可见其一斑。其诗爽豁整丽。《蜀山图》写道:“连峰接岫写秦州,雨洗蛾眉积翠浮。石出剑门皆北向,水通盐泽自西流。松头一片秋云泾,鸟背千盘细路幽。策马匆匆度关客,何如渔父一扁舟。”在温厚之中,仍有自然高秀的韵致。他亦能词。
贝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脚气钩要
脚气病专著。2卷。日本今村亮(了庵)撰于文久元年(1861年)。书中论述脚气病病因、证候、诊法、治疗、饮食宜忌及并病等,指出脚气乃水毒为病,可分为内因、外因和并病3种。内因系膏腴过分,酒食越度所致,治宜开泄;外因系冒雨蹈淖,坐卧湿地而致,治宜发表;与诸病并发者,则随证治之。全书载方40首、案例7例,分析治疗脚气常用药物43种。其说多以我国历代医家论述结合个人心得。原收入《皇汉医学丛书》,建国后有排印本。
列仙传译注
2卷。《正统道藏》本列传70人,人系以赞。《云笈七籤》节载48人,有传无赞。旧题刘向撰。据《真诰》记载,“刘向撰列仙亦七十二人”。全书记上古三代秦汉之神仙,起于赤松,终于玄俗。博采诸家言神仙之事,传赞编纂,全仿《列女传》。 据本传和《汉书·艺文志》载,刘向博采传记,著《新序》《说苑》《世说》和《女传》等67篇,无《列仙传》之名。也有近人认定其为东汉时方士托名刘向所作。 无论本书是否确系伪托,《隋书·经籍志》已载《列仙传》之名,东晋葛洪《神仙传》亦有引用,是晋时已有流传。后世言神仙事,亦多据之。实为开神仙传说专著之先河。
圣源觉真经
《圣源觉真经》,民间印行的善书。讲述玉皇公(玉皇大帝)及远古时期“舍身堵北缺,代存万众生”的壮士的故事。在东南亚一带流传甚广,但属民间宗教常用经文,非《道藏》所珍藏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房中炼己捷要
明·朱权撰。该书所撰年月、内容欠详。现存《房术奇书》后附本书“序”及“五字妙诀”。即存者、缩者、抽者、吸者、闭者等5种房中术的交媾方法与气功修炼术式。对明清房中思想影响甚大。
却温黄神咒经
全一卷。译者不详,或谓系唐代不空所译。又作却(却)温神咒经、却温黄神咒经。却,退却避除之意;温,指瘟疫毒气。本经明示退却毒害、消殃之法。收于卍续藏第三册。乃佛陀游王舍城竹林精舍说法时,毗耶离国(梵Vais/a^li )疫气流行,会中听众染疫者甚多,阿难因此而问避除瘟疫毒气之法,佛陀遂为其开示。谓有七鬼神常吐毒气以害万姓,若人得毒,则头痛寒热,百节欲解,苦痛难言;如欲平安,当诵持此经咒,即(卍续三·三八八下):‘南无佛陀耶,南无达磨耶,南无僧伽耶,南无十方诸佛,南无诸菩萨摩诃萨,南无诸圣僧,南无咒师,(某甲)今我弟子所说神咒,即从其愿,如是神名,我今当说沙罗佉。三说沙罗佉已,便说咒曰:“梦多难鬼 阿佉尼鬼 尼佉尸鬼 阿佉那鬼 波罗尼鬼 阿毗罗鬼 波提梨鬼”(中略)疾去疾去,莫得久住。’谓能令一切病毒疫气尽灭。或书写七鬼神之名字,系五色缕线,一一结其名字,安于门户,则诸瘟鬼不敢进门,全家延年益寿,吉祥如意。
高僧摘要
佛教史书。清徐昌治编辑。四卷。成书于顺治十一年(1654)。是摘要记述历代僧人的传记著作。分为四科:(1)道高僧摘要,收四十二人;(2)法高僧摘要,收四十三人;(3)品高僧摘要,收四十七人;(4)化高僧摘要,收四十一人。每科一卷,总计摘选东汉至清初的僧人一百七十三人,全为正传,以禅宗僧人最多。资料主要采自《梁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补续高僧传》以及《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