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炎

黄宗炎
  • 姓名:黄宗炎
  • 别名:字晦木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余姚人
  • 出生日期:1616
  • 逝世日期:1686
  • 民族族群:

黄宗炎(1616一1686),明清之际学者。字晦木, 一字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浙江余姚人。与兄宗羲、 弟宗会,俱从学于刘宗周。崇祯中,以明经贡太学。 后会试不第,与弟宗会相约闭门尽读天下之书,然后 出而问世。清军南下,投身抗清斗争,事败专心著述。 其学术与宗羲略同,精通象纬、律吕、轨革壬遁之学, 尤长于《易学》。撰有《忧患学易》一书,内含《周 易象辞》19卷、《寻门余论》2卷、《图书辨惑》1卷, 因故居遭火,大多毁失。该书对“先天太极”之说, 尽力排斥,认为这是陈抟、邵雍的附会之作。将长期 以来学者对这一学说的怀疑揭示了出来。其学术著 作尚有:《六书会通》和《养晦》、《山栖》两部文集, 可惜均已亡佚。

黄宗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巴西集

巴西集

元文别集。不分卷(或分为上、下两卷)。邓文原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总目著录为1卷,但实分为上、下两卷。卷首无序言,所收碑志记序等各体文章70余篇,未按文体类编。邓文原祖籍四川,随父亲流寓钱塘,以“巴西”为文集的名字,是借以表示不忘本贯。邓文原的文集,历来著录有《内制集》和《素履斋稿》,但除《巴西集》,以上两书都未见传本(清人鲍廷博、鲍正言曾重辑邓文原作品,编为2卷,亦题作《素履斋稿》,但仅有稿本传世)。《四库全书总目》说:“文原学有本原,所作皆温醇典雅,当大德、延祐之世,独以词林耆旧主持风气,袁桷、贡奎左右之,操觚之士,响附景从,元之文章于是时为极盛,文原实有独导之功。”《巴西集》中的《高公(克恭)行状》、《贯公(云石)文集序》等文章,都有较广泛的影响。西域人华化是元代文坛相当重要的现象,而邓文原正是西域人华化的倡导者,除《贯公文集序》,《赠国子生太易术南归省亲序》等文都可以看作关于西域人华化的重要文献。

古今食事

古今食事

河豚的滋味为何值得“拼死一吃”? 宋朝大受欢迎的厨娘究竟有何巧思? 名目众多的宫廷御膳竟不如民间一碟炒肉丝? …… 既爱吃又懂吃的高阳化身美食家,通过亲自品尝、亲身实践,多方考据,旁征博引,对流传已久的珍馐美馔与背后的历史文化、掌故趣闻加以点评。 跟随高阳的文字,赴一场美食与文化的饕餮盛宴。高阳擅长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的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他的历史小说不仅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本书是高阳穷毕生钻研的无比珍贵心得,引经据典畅谈五千年华夏饮食文化的结晶,不但有众多美味口颊留香,他还杂糅了历史的佚闻逸事,读来真是酣畅淋漓。

大唐开元礼

大唐开元礼

典制文献。原名《开元礼》。唐开元中敕撰。150卷。署名为唐玄宗时宰相萧嵩奉敕修撰,而实际参加工作的主要是徐坚、李锐、施敬本、王仲邱等人。以唐太宗贞观年间和唐高宗显庆年间的礼书为基础,加以折衷同异编次而成。唐初礼司无定制,遇事临时议定礼仪,张说提出折衷《贞观礼》、《显庆礼》等书,以定礼制,因有此编。诏徐坚等初修未成,萧嵩等再修,于玄宗开元二十年(732)成书。分吉、宾、军、嘉、凶五礼,系226目,为唐科举考试必读之书。

重订广温热论

重订广温热论

4卷,附方1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疫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特别是早期症状的鉴别。所附《佛崖验方》1卷,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本书后经乾隆年间郑奠一改名《瘟疫明辨》,内容并无改动;1878年陆懋修又将《广温疫论》加以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清末何廉臣在《广温热论》基础上,参考前人著作,综合印证,内容又有所补订,将原书并为2卷,书名《重订广温热论》。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

复斋日记

复斋日记

笔记。此书又名《两湖麈谈录》明许浩著。二卷。卷首有作者于弘治八年(1495)自序一篇,谓此书为 “随笔记录”而成,与叶盛《水东日记》“事多相 同”。唯《四库全书总目》则谓“此书皆纪叙明初 以来朝野事迹,与叶盛《水东日记》颇相出入。” “其中如杨荣料敌、于谦治兵、汪直乱政诸条, 叙述颇详。然如谓王振初时闲邪纳诲,以成英 庙盛德,不为无补,则纰缪殊甚。至于‘儿能成名妾不嫁,良人瞑目黄泉下’一诗,乃明初高启 《张节妇词》。载于本集,而以为章纶之母所作,亦失实也。”此书上卷记分宜人陈寿的故事,即 《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所本,此外尚有范仲淹、王冕、高启文学活动的记叙和作品品评,以及一些不经见的诗文纪事,可补文学史料之阙。有《涵芬楼秘笈》本,《历代小史》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则为一卷。

拟寒山诗

拟寒山诗

全一卷。元代临济宗僧中峰明本(1263~1323)著。收于中峰广录卷十七。明本仿寒山诗作律诗一○○首,皆系叙说有关参禅之心性旨要,以启发学人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