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枏

梁廷枏
  • 姓名:梁廷枏
  • 别名:字章冉,号藤花主人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广东顺德人
  • 出生日期:1796年
  • 逝世日期:1861年
  • 民族族群:

梁廷枏[nán] (1796年~1861年),清朝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戏曲理论家、金石学家。清广东顺德人,字章冉,号藤花主人、亸红醉客。少孤,勤敏好学,性颖悟,人称其为文下笔有奇气。为总督阮元所器重。早年从事辞章考据之学,作有《金石称例》、《曲话》、《南汉书》及杂剧多种。道光十四年(1834)中副贡生,旋选州判,改就教职。次年秋,入广东海防书局纂修《广东海防汇览》,参阅大量海外资料,于当时国际形势,极为熟悉。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闻其名,曾亲往拜访,请教筹防、守战事宜,梁廷柟为之“规画形势,绘海防图以进。后祁寯藻、徐广缙并聘入幕中,襄办团练”(《清史列传》本传)。十八年,应聘总纂《粤海关志》。十九年,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他即为之规划形势,绘海防图以进。二十一年任澄海县训导,旋入两广总督祁贡幕,倡“四省合巡之议”,主张建立海防舰队,未被采纳。遂退而研究外国史地,先后成《耶苏教难入中国说》、《合省国说》、《兰仑偶说》和《粤道贡国说》等。二十九年参与组织广州反英人入城斗争,授内阁中书,加侍读衔。旋撰成《夷氛闻记》。生平工诗善画,精史学,著述颇富,有《东坡事类》、《越华纪略》、《顺德县志》、《藤花亭诗集》等数十种。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三、《咸丰顺德县志》卷二七、《民国顺德县志》卷一八等。

梁廷枏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西台集

西台集

诗文别集。北宋末毕仲游撰。二十卷。仲游字公叔,郑州(今属河南)人。元祐初为军器尉丞,与黄庭坚、张来等同召试学士院,擢为第一,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年七十五岁。有集,《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作二十卷,卷数相差悬殊,传本也久绝于世。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缀编,依晁《志》仍厘作二十卷。 文十七卷,有奏状、札子、表、议、试策、策问、论、序、记、书启、状、尺牍、祝文、墓志铭、行状、祭文诸体,凡四百○二篇。诗三卷,有古诗五言三十二首,七言十六首;五言律诗百一十首,长律四首;七言律诗五十四首;绝句五言四首,七言四十八首,凡二百六十八首。苏轼集中《举仲游自代状》称其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余。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珠泉万斛之致,于苏轼文轨辙最近。论事之作类皆明白详尽,切中情理,具有典则,不为浮夸诞谩之谈。其诗也多畅达清新之作,犹以七绝为佳。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另有《山右丛书初编》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有《西台集》拾遗四条,有诗一首,文三篇。

无声戏

无声戏

清代拟话本小说集。12回。李渔撰。卷首有伪斋主人序,有插图。此书原分前、后二集。刊刻于顺治年间的《无声戏二集》(即后集)已佚,今存前集(即一集),每回演一故事。今仅存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的抄本。《无声戏一集》中的第一回《丑郎君怕娇偏得艳》演述阙生娶三美女事。第二回《美男子避惑反生疑》演述明正德时清官知府为蒋瑜、何氏翻了冤案之事。第三回《改八字苦尽甘来》演述明代成化时皂隶蒋成事。第四回《失千金祸因福至》演述弘治时杨百万飘洋致富及放高利贷事。第五回《女陈平计生七出》,叙崇祯间陕西武功县民妇耿二娘事。第六回《男孟母教合三迁》叙嘉靖时许葳好男色事。第七回《人宿妓穷鬼诉嫖冤》叙正德时山东一义丐轻财仗义事。第八回《鬼输钱活人还赌债》叙嘉靖时苏州王小山因赌而倾家荡产事。第九回《变女为儿菩萨巧》叙万历初泰州盐场灶户施达卿事。第十回《移妻换妾鬼神奇》叙万历时南京富户韩一卿妾妒妻事。第十一回《儿孙弃骸骨奴仆奔丧》叙单龙溪二子因争金互伤而死,义仆百顺厚葬龙溪事。第十二回《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叙弘治时秀才马镳因友人戏言疑其妻婢,县令包继元为之剖析事。这12个故事都被收进李渔以后编的《连城璧》中,回目作了更改。参看《连城璧》。

梵网经合注

梵网经合注

全称《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合注》。律学著述。明崇祯十年(1637)智旭注,道昉订。七卷。本书释经为三分:放光发起分、正式法门分、流通益世分。注释重轻戒法,每戒均以十门明义,即:随文释义、性遮重轻、七众料简、大小同异、善识开遮、异熟果报、观心理解、忏悔行法、修证差别、性恶法门。见载于明《经山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大乘起信论略述

大乘起信论略述

佛典注疏。唐昙旷撰。二卷。敦煌遗书藏本。正文标题下署“建康沙门昙旷撰”。据研究,此处的建康应为唐证圣元年(695)在甘、肃两州之间所设的建康军。本书前有沙门澄漪撰序文一篇,内称昙旷先撰《大乘起信论广释》,但因《广释》文繁义深,“恐初心者仰崇崖而起退,望渤海而迷神。乃复探其旨归,为之《略疏》”。本疏分三门:一明造论义;二显论宗;三解论文义。释文探源寻流,旁征博引,研究者或谓其反映了西明寺系僧人的学风与观点。本书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再译,佛住耆阇崛山,与无量菩萨,及比丘僧,乃至十方恒沙世界诸天龙俱。胜思惟菩萨请问二字之义?佛言,菩萨有九种一法应除灭。谓欲贪,瞋恚,愚痴,我执,懈怠,睡眠,染爱,疑惑,无明。有一法应守护,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自爱命,则不应杀等。次明无有一法是如来所觉所证,以一切法本无有实,从因缘生。因缘亦如电光,念念不住故。次明持此经者,得生净土,见阿弥陀,及诸圣众,亦见灵山圣会。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二卷,梁曼陀罗仙译,与僧伽婆罗译之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先出,所谓文殊般若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