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

- 姓名:袁华
- 别名:字子英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昆山(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316
- 逝世日期:1382
- 民族族群:
袁华(1316—1382),字子英。昆山(今属江苏)人。少颖语不群,读书一二遍辄不忘,曾向元末著名诗人杨维桢学诗,与诗人顾瑛交好,曾居顾氏玉山别墅中,顾所藏名书画被其品题殆遍,诗名闻于缙绅间。明太祖洪武(1368—1398)初,为苏州训导。其子为县吏,被罪,坐牵累被逮,徙于南京,卒。华多题咏书画及唱和应酬之作。其题画诗往往将自己写入画中:“我昔系缆桑落洲,好山无数当船头。大孤绝立小孤险,江水远兼湖水流。扁舟老叟钓斜日,断厓古木含清秋。草堂抚卷重感慨,满 眼风尘怀旧游。”(《秋江钓艇图》)只在最末二句才点明是题画。其他如《雲林筠石春树图》、《文湖州墨竹苏文忠题其上》等诗亦如此。其诗于流畅平易中而又典雅有法,开明初舂容典丽之诗风。由于华活动范围较小,明初虽入仕而未至显达,故其诗名不著,如四库馆臣所言:“明之初年,作者林立。华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非后来伪体所能及,固未可以流传未广轻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诗集二种:一为《耕学斋诗集》十二卷,录诗千馀首;一为《可传集》一卷,由杨维桢删定,去取颇严。又编有《玉山记游》一卷。生平事迹见《列朝诗集小传》、《明诗纪事》等。
猜你喜欢的书
新世说
近代文言笔记集。8卷1058则。易宗夔著。1918年北京易宅铅印本。卷首有作者《自序》及本书《例言》。卷末有蔡元培《跋》。1982年上海书店据1918年本加以影印。作者《自序》称自幼喜读刘义庆《世说新语》,长而“广交海内贤豪,习闻掌故”。有感于清代轶事作品中“斟酌群言足谐雅俗之作”不多,而且辛亥革命前后的事迹“亦鲜完书”,所以仿《世说新语》的体例,从100多种书籍中收集资料,剪裁繁芜,加以修饰,分为36门,分别记述清初至民国初年一些人物的事迹。所写人物,“品必取其最高,语必取其最隽,行必取其最奇,重事实而屏虚谈,有臧贬而无恩怨”(《自序》)。“持论务趋平允”,对革命者的诋毁之词,“一为廓清之”;对歌功颂德、怪诞离奇、幽冥果报之说,概不采录。并以夹注形式附加人物小传,“注载姓名里居官爵事略”(《例言》)。蔡元培在《跋》中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多与正史相发明”。这是一部较有价值的轶事小说集。
小学韵语
蒙学读本。一卷。清罗泽南著。清光绪五年 (1879)江苏书局重刊。此为初学发蒙之书,就朱熹《小学》一编,撮其大要,辑为韵语,复取古人注疏附于其下,通俗浅易,句短音谐,便于童习。是书重在立教明伦,固多封建迂腐之谈,惟有关立志修身、诚敬力行诸端,今犹可借鉴。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元杂剧剧本。简名《扬州梦》。乔吉撰。末本。剧演唐代翰林侍读杜牧,因公差赴豫章,在好友豫章太守张纺家宴上,见其13岁的家妓张好好,有爱慕之意,遂以瑞文锦等物及诗一首相赠。3年后,好好被扬州太守牛僧孺收为义女。杜牧又公差扬州,于牛僧孺席间再见好好,爱慕更甚,再以诗相赠。恨无媒妁相通。杜牧游翠云楼,闷倦睡去,梦好好前来相会。有富豪白文礼者,为杜牧饯行。探知内情,愿为作伐,成就此事。牛僧孺任满回京,白文礼特地随往。文礼再设宴招杜牛2人,将原委说破,僧孺应了亲事,杜牧拜了岳丈。关于本剧,木青正儿在《元人杂剧概说》中指出:“此剧情节是单纯的,因为五段都是酒宴之场,一看似乎很平凡;不过各酒宴场的情趣都不相同,曲辞也有变化。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心和本领吧。而贪花恋酒的诗人杜牧的面目,也活跃着。曲辞典丽,并且生气泼刺。”现存主要版本有:《改定元贤传奇》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继志斋刊本,《元曲选》本,《柳枝集》本,《扬州丛刊》本。
清代学人列传
清代学人列传
云中纪变
明孙允中撰。一卷。孙允中,鲁府仪卫司(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是书记载了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兵变的详细经过。时作者亲临现场,并数次入城安抚。因而对官兵杀掠等罪行有所透露。旧列入史部杂史类。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八卷,明弘赞述,孙延铎序,有科文,附半月诵菩萨戒仪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