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莹

姚莹
  • 姓名:姚莹
  • 别名:字石甫,号明叔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桐城人
  • 出生日期:1785年
  • 逝世日期:1853年1月24日
  • 民族族群:

姚莹(1785年~1853年1月24日),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姚鼐侄孙。嘉庆十年(1805)以府试第一入郡庠。次年岁试,居安庆敬敷书院,从祖姚鼐与言“学问文章事,始得其要,归而为之益力”(姚濬昌《姚莹年谱》),并与方东树、刘开等,结为“文章道义之交”(同上)。十二年,中举。次年,试礼部,中式第三十二名。二十一年后,历任福建平和、龙溪知县。二十四年,任台湾知县,兼摄噶玛兰通判。道光十二年(1832),任江苏武进知县,受陶澍、林则徐赏识。十八年,擢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与镇军达洪阿,坚决抗战。二十三年,被诬告,革职拿问,入刑部狱。数月后,获释出狱。京师友人冯桂芬、汤鹏等,置酒庆贺,陈庆镛、苏廷魁、朱琦、梅曾亮、王拯等,皆出席作陪,饮酒赋诗,话台湾冤狱事。旋发往四川,以同知知州用,两使西藏,又补蓬州。越二年,引疾归。咸丰元年(1851),以大臣荐,委湖北盐法道,旋升广西按察使。二年病卒。工诗古文辞,文宗桐城义法,与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并称“姚门四弟子”。然其“于书无所不窥,顾不好经生章句,而慕贾谊、王守仁之为人。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害,慷慨深切,异乎世以苶弱枯涩为学桐城者”(《清史列传》本传)。诗则“大抵于古人善处,别有会心,不肯袭貌,往往成一家言”(姚濬昌《姚莹年谱》)。“于沉著处见骨力,俊爽处见风神,激烈处见意气,阔大处见门户,奄有古人之美而自成面目”(符葆森《国朝正雅集》引张聪咸评语)。著有《石甫文钞》二卷,又著《东溟文集》六卷、《东溟外集》四卷、《东溟文后集》一四卷、《东溟文外集》二卷、《后湘诗集》九卷、《后湘诗二集》五卷、《后湘诗续集》七卷、《东溟奏稿》四卷、《东槎纪略》五卷、《康輶纪行》一六卷、《中复堂遗稿》五卷、《中复堂遗稿续编》二卷、《姚氏先德传》七卷等,合称《中复堂全集》。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三八四、《清史列传》卷七三,徐子苓《桐城姚先生墓志铭》、吴嘉宾《姚公传》、徐宗亮《姚公墓表》(均见《续碑传集》卷三五)、金天翮《皖志列传稿》卷六、姚濬昌《姚莹年谱》(附于《中复堂全集》)等。

姚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纪文达公遗集

纪文达公遗集

诗文别集。三十二卷。清纪昀撰。初刊于嘉庆年间。《纪文达公遗集》含诗文各十六卷,分上下两编。上编文十六卷,第一、二卷为赋,第三卷为雅颂,第四、五卷为摺子,第六卷为表、露布、诏、疏,第七卷为论记,第八、九卷为序,第十卷为跋,第十一卷为书后,第十二卷为策问、书,第十三卷为铭,第十四卷为碑记、墓表、行状、逸事,第十五卷为传,第十六卷为墓志铭、祭文,共计文三百多篇。下编诗十六卷,计经进诗八卷,古今体诗六卷,馆课试一卷,我法集一卷,共计诗一千多首。《纪文达公遗集》文多序传铭赋之类应酬文字,反映现实不多,但因其作者广通博学,其文亦名章错出,精义微言,不袭时俗,字字可珍。尤以卷八、卷九序为最佳,考证源流,辨章学术,多与四库提要相发明。纪昀诗较文有名,直而不亢,婉而不佻,抒写性灵,酝酿深厚,不求奇诡,而恢然有余。而中年谪戍塞外后,所作乌鲁木齐杂诗百六十首,韵节和雅,无愁苦之音,尤为难能可贵。如《秋海棠》、《西瓜》,前者清词丽句,后者盛赞哈密瓜之甜美,怡然自乐之情现于纸上。《纪文达公遗集》有嘉庆十七年(1812年)刻本。《纪晓岚诗文集》,民国六年(1917年)上海华普书局排印本,系近人汤寿潜据《纪文达公遗集》选编,合上下两编都为八卷。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南宋朱佐编撰。该书是一部方书,全书共15卷,载方900余首。其特点是汇集了历代效验医方。 以疾病分类,共分为15大门类,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临床各科的内容。每一疾病都先立论,后列方,间附效验之医案。载方多为宋以前方剂,不仅收录历代医书之方,而且收录了许多士大夫家藏秘方及笔记小说中记载的医方,内容丰富,颇具实用价值。对学习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均有很大的帮助。

寿世传真

寿世传真

清代徐文弼撰,八卷。书成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首有香山老人王世芳(时年一百一十二岁)序,谓“此编于颐性全真之道,却病延年之方,莫不撷其菁华,导以窾要,明白简易,本末俱该”。前为《总述》,征引历代贤哲之语概论养生;后为八卷,卷一载分行外功法诀与合行外功诀,专叙外功;卷二载内功图诀;卷三论精气神之护养;卷四论十要、十忌、十八伤;卷五分叙四时调理;卷六饮食调理,按谷、兽、禽、水族、菜、瓜、果、杂食分叙日用食物,共二百一十五种,每种简述药性、功用及宜忌;卷七论预防疾病,简述五脏功用;卷八论药物护持,载长春至宝丹等方药,简述药物组成、主治及制法。全书文图并茂,简明易懂,甚切实用。有《洗心辑要·寿世传真》合刻本、中医古籍出版社 《珍本医籍丛刊》 本。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史料笔记。十八卷。清李斗撰。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印成书。李斗,字艾塘,又字北有,生年不详,卒于嘉庆二十二(1817年)。江苏仪征人。他幼年失学,但喜欢文学,能诗善词,并且广泛搜集有关扬州的掌故轶闻,日久著成《永报堂集》三十三卷,其中除《扬州画舫录》十八卷外,尚有《永报堂诗》八卷,《艾塘乐府》一卷,《奇酸记传奇》四卷,《岁星记传奇》二卷。李斗喜欢游历山水,性情豪放,颇有侠士之风,不喜欢讨好有钱有势的人。全书按扬州城郊分地区介绍其山川胜迹、庙坛园林、市肆文物以及当时扬州之诗人、画家、演员等等,保存了一些有关文学、戏曲方面资料。如黄文旸《曲海目》及焦循《曲考》中增补《曲海目》诸剧目,即在本书第五卷中。

孟子注疏

孟子注疏

经书注释。也称《孟子正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十四卷。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同治六年(1867)江西书局重校本影印。经文句读则采用近代著名国学大师蕲春黄季刚(侃)先生《白文十三经》断句。全书每卷分上、下两部分。书首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孟子正义》序、题辞解、校刊记序。本书是《十三经注疏》之十三。《十三经注疏》明代有监本和汲古阁本,因辗转翻刻,讹谬不少。但此书仍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今流传有眽望仙馆本。《孟子注疏题辞解》 见 《聂氏丛书》。

合订天台三圣二和诗集

合订天台三圣二和诗集

又名《三圣诗集》、《三隐集》。诗总集。宋释志南编。收录唐释寒山、丰干、拾得三家诗三百五十余首,其中丰干诗仅二首,拾得诗四十余首。以三人皆天台国清寺僧人,故名。旧传诗集为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令国清寺僧道翘搜辑而成,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订,寒山诗乃中晚唐间道士徐灵府所编,拾得、丰干诗则出于后人增益,且有伪作。今传《天台三圣诗集》三卷,凡寒山子诗集二卷,丰干拾得诗一卷,有明永乐十四年(1416)天台僧重刻宋淳熙释志南所编本。另《三圣诗》一卷,题释梵琦辑,有元刻残本。又《三圣诗集》不分卷,题释净成辑,明永乐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