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兴祖

洪兴祖
  • 姓名:洪兴祖
  • 别名:字庆善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字庆善。镇江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
  • 出生日期:1090
  • 逝世日期:1155年
  • 民族族群:

洪兴祖(1090~1155年)南宋学者、楚辞研究家。《宋史》有传。字庆善。镇江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少时读《礼记》至《中庸》,顿悟性命之理,绩文日进。徽宗政和(1111—1117)中登上舍第,为湖州士曹,改宣教郎。南渡后历任秘书省正字、太常博士等职。高宗绍兴四年(1134),苏湖地震,兴祖时为驾部郎官应诏,上疏具言朝廷纲纪之失,为时宰所恶。后擢提点江东刑狱,知真州、饶州,颇有政绩。其时秦桧当国,兴祖因尝作故龙图阁学士程瑀《论语解序》,语涉怨望,触犯秦桧,而编管昭州卒,年66岁。次年诏复其官,直敷文阁。他是一个很有操守的人,对屈原的思想人格极为推崇。认为屈原爱君忧国,“虽死犹不死也”,“其英烈之气”与世共存,又说“《离骚》二十五篇,多忧世之语”(《楚辞补注》)。见解相当深刻,其思想倾向也有鲜明表现。兴祖好古博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日离书。著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系辞要旨》、《楚辞补注》等。今存《楚辞补注》17卷,本旨是补王逸《章句》之所未备,实际价值则远不止此。全书对《楚辞》文义与王氏原注多所阐发,在名物训诂方面详加考证诠释,还保存了汉至宋代人的不少遗说,是《楚辞》注本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一部。

洪兴祖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失去的莱松岛

失去的莱松岛

《失去的莱松岛》(Lost Laysen)是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在其15岁(1916年)时写的中篇小说,但它直到1996年才出版。小说写的是在南太平洋上的火山岛——莱松岛的爱情故事。 米切尔把手稿交由Henry Love Angel,Angel在1945年去世,直到他的儿子发现的手稿,把小说和米切尔的信件一起发表。《失去的莱松岛》(Lost Laysen)描写的是南太平洋一个即将消失的一个叫莱松的小岛上发生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激动人心,扣人心弦。它的两个男主人公,一个儒雅,一个彪悍,同时都爱上了一个思想独立活泼可爱的姑娘,为了心爱的姑娘,两个人不惜一切代价,重新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周易洗心

周易洗心

九卷,清任启运著。卷首备列各图,自宋朱熹至清李光地等所作各图都予采入,并以己意推广。主张读《易》应先观图象。但又不尽从图象生解, 对经义的解释,多发前人所未发,时有精义。文句异同,多从马融、郑玄、王弼、王肃本,或有不从,必注某本作某字,以存古义。《四库全书》本。此书罗列《易》图颇多,然其训解经传大义,则多有创见。《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编大旨,谓读《易》者当先观图象。故首卷备列诸图,自朱子、邵子而外,如国朝李光地、胡煦所作诸图,皆为采入,而又以己见推广之,端绪颇为繁赜。

八段锦

八段锦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新镌小说八段锦》,醒世居士编辑、樵叟参订。醒世居士、樵叟,均不详其人。疑为明末或清初的创作。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清初醒月楼刊本,无图、无序跋。第二段内有夹批三条,系指实书中人物,并无价值,亦不知为何人所评。全书分八段,即八个故事。目录中每个故事有题旨, 也有回目。题旨依次是: “惩贪色”、“戒惧内”、 “赌妻子”、 “对不如”、 “儆容娶”、 “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妇”。写的是八段故事八种劝戒

维摩经义记

维摩经义记

佛典注疏。北辰32、S.2732。作者不详,四卷。前者首残尾全,存七百五十二行。尾题:“一校流通。释琼许,大统三年(537)正月十九日写讫。”S.2732,首残尾全。尾题:“龙华二儒共校定也。更比字一校也,大统五年四月十二日比丘惠龙写记流通。”“保定二年(562)岁次壬午于尔锦公斋上榆树下大听僧雅讲《维摩经》一遍私记。”两号所疏均为鸠摩罗什译三卷本《维摩诘所说经》。北辰32自《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疏至《观众生品第七》;S.2732自《佛道品第八》疏至《嘱累品第十四》。首尾恰好相接。因卷一不存,科分纲要不清。但知科分颇细,每品一般分为大段、段、子段。注疏也较详尽。行文中时以“又解”、“旧解”标示引用异解。但全疏没有引征其他经典。北周建德二年(573)周武帝灭法,毁像焚经,上距题记所叙保定二年听经文仅十二年。此《义记》仍得保存,良可珍贵。历代大藏经均未收,日本《大正藏》将S.2732收入第八十五卷,题名为《维摩经义记卷第四》。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

西晋录失译人名,唯首品即犯戒罪轻重,并目连所问二经,下诸品,与五部律,及诸律论,俱多矛盾。曾于毗尼集要卷首稍辨之。

生经

生经

凡五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生经之一种。系由叙说佛陀及弟子之本事、本生因缘之小经集辑而成,凡有五十五经。其中,最后一经题为譬喻经,乃叙说八种事缘;又卷二舅甥经与希腊人希罗多德(Herodotos)之历史故事中关于埃及王雷色斯(Ramses)三世之记载,二者内容相同,或谓由此可推知二者间应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