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

- 姓名:慈航
- 俗姓:艾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建宁
- 出生日期:1895
- 逝世日期:1954
- 民族族群:
慈航(1895~1954),最早在台湾弘传唯识的法师。福建建宁人,俗姓艾。字彦才。号继荣。幼失怙恃,年十七礼拜自忠和尚为师。次年,受具足戒于九江能仁寺。曾遍礼九华、天台、普陀等各处道场。学禅于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旻寺;游学于谛闲法师之门;复于度厄法师座下习净土。民国十六年(1927)入闽南佛学院,亲近太虚大师,受其薰陶,而有革新佛教之志。此外,又曾亲近圆瑛法师。师曾两度闭关,阅藏六载。十八年主持安庆迎江寺,致力于弘法事业,倡言改革僧伽,整顿佛教,尝创设中国佛学会于缅甸仰光。二十九年随太虚大师访问东南亚佛教国家,继而留居马来西亚,创办星洲菩提学院、星洲佛学会、怡保佛学会、槟城佛学会等机构,并发行‘人间’月刊,极力推行佛学社会化,南洋佛教由是大兴。三十七年至台湾中坜主持妙果法师所办之台湾佛学院,僧俗兼收,开台湾佛教之新纪元。旋为安置大陆来台之僧青年,乃于汐止成立弥勒内院。并开讲因明、唯识、楞严等大乘经论,尽心致力于教育弘化。四十三年五月示寂,世寿六十,僧腊四十二。遗体跏趺盘坐于缸内,并安置在静修院后山。三年后开缸,肉身不坏,教界传为美谭,并建慈航堂,以纪念其德业。他生前的著作由后人辑为《慈航法师全集》其中包括《成唯识论讲话》,《相宗十讲》、《大乘起信论讲话》,及《菩提心影》等。
慈航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梦的解析
又译为 《释梦》。精神分析学说初创时期的代表作。西·弗洛伊德著。1900年第1版 (德文)。在弗洛伊德生前共再版过8次。有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法文、瑞典文、匈牙利文、捷克文等多种外文译本。中译本台湾省学者赖其万和符传孝译。西·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的创始人。提出人格结构理论、潜意识理论等。主要著作还有 《精神分析引论》、《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本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了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科学研究。第2章介绍了梦的解析方法。第3章提出了梦是愿望的达成。第4—7章分别阐述了梦的改装; 梦的材料与来源; 梦的运作; 梦程序的心理。本书系统介绍了梦的理论。涉及到梦的材料、来源、本质、功能、表现方法、象征性、程序、解析方法,以及围绕作者的性本能的核心观点而提出来的改装、凝缩作用、转移作用、校正、退化现象等许多问题。弗洛伊德为阐明自己的精神分析观点,使用许多自创的术语和概念。本书结构欠严密、层次欠分明,论述未能严格遵循逻辑顺序,各章节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论点重复交错。书中泛性论观的表述及行文艰涩,在初版后相当长时间里未能引起学术界充分重视,以后又有很大争议。但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有深远影响。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判概念
本书是本雅明的博士论文,针对当时流行的对于浪漫派理论的误读,本雅明以问题史的思路,试图追踪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的变迁,意在揭示其艺术批评的哲学根基,以准确界定德国浪漫派青年运动的积极成就。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批评史研究,作者更愿意将其纳入更为广泛的视野,就浪漫派所理解的反思概念、认识论、艺术作品、艺术理论做了深入清理,其中对内在批判与救世主义的阐发,极具洞察力。
佐奇瑞大师
日内瓦城位于同名的日内瓦湖西畔,城中有罗讷河流过,将它分隔成两部分;而该河又在中央被一座小岛一分为二。这小岛宛若一艘荷兰大游轮停泊在河中央。在现代建筑还没出现之前,这里是一片奇形怪状的屋群,层层叠叠,你这我挡,很煞风景。小岛太小了,事实上,一些房屋被挤到水滨,任凭风吹浪打。房子的横梁,因为成年累月地遭到河水的侵蚀,已经发黑,看上去活像巨蟹的爪子。窄窄的河道,如蜘蛛网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延伸,河水在黑暗中颤动着,仿佛原始橡树林中簌簌抖动的叶子。罗讷河则隐藏在这一片屋群组成的森林之后,吐着白沫,无限痛苦地声吟着。
西台集
诗文别集。北宋末毕仲游撰。二十卷。仲游字公叔,郑州(今属河南)人。元祐初为军器尉丞,与黄庭坚、张来等同召试学士院,擢为第一,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年七十五岁。有集,《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作二十卷,卷数相差悬殊,传本也久绝于世。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缀编,依晁《志》仍厘作二十卷。 文十七卷,有奏状、札子、表、议、试策、策问、论、序、记、书启、状、尺牍、祝文、墓志铭、行状、祭文诸体,凡四百○二篇。诗三卷,有古诗五言三十二首,七言十六首;五言律诗百一十首,长律四首;七言律诗五十四首;绝句五言四首,七言四十八首,凡二百六十八首。苏轼集中《举仲游自代状》称其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余。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珠泉万斛之致,于苏轼文轨辙最近。论事之作类皆明白详尽,切中情理,具有典则,不为浮夸诞谩之谈。其诗也多畅达清新之作,犹以七绝为佳。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另有《山右丛书初编》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有《西台集》拾遗四条,有诗一首,文三篇。
比较宪法
比较研究各国宪法问题的学术著作。王世杰、钱端升著。初版于1939年3月,1944年12月在重庆出版第3版,1948年12月又在上海增订第8版。王世杰,曾留学英国、法国,192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系主任、校教务长,武汉大学校长等。还著有《中国奴婢制度》等。本书分上、下册,6编:绪论、个人的基本权利及义务、公民团体、国家机关及其职权、宪法的修改、中国制宪法略及现行法制,共计18章。主要以现代一般宪法上所规定的问题为标准,对比、研究了各国宪法之特性、种类、观念之沿革;研究了国家的概念(包括名称、要素、主权、起源及根据)问题;并对各国对于个人的基本权利及义务的规定作了探讨和比较;分别系统地介绍和比较了各国关于选举权性质的学说、选举团体的组成(限制选权与普及选权、地域代表与职业代表)、选举区的划分理论、选民权利的范围以及选举程序;介绍了各国有关公民直接立法权、罢免权和公民总投票的理论和实践,比较研究了当时各国议会、行政机关、法院的组成、体制及其职权;研究了宪法修改的理论,对比了各国修改宪法的实践和法律规定。此外,还研究介绍了中国自清末至当时制宪的历史及其政治制度。是一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宪法学著作。
诗经通义
十二卷。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儒,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诸生。入清后隐居不仕,专心着述。其为人耿介,极重操守,时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李颙等合称“海内四大布衣”。鹤龄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擅长笺疏之学,所撰《杜工部集辑注》、《李义山诗集笺注》一时甚有影响。所作诗文,宗杜甫、李商隐,感事伤时、沉郁顿挫,内容颇丰。后从顾致力经学,造诣颇深。鹤龄着述宏富,有《愚庵诗文集》、《读左日钞》、《禹贡长笺》、《春秋集说》、《易传义略》、《尚书埤传》及是书,并传于世。是书专主《小序》,而力驳废序之非,持论近于汉、唐。所采诸家,于汉用毛亨、郑玄,唐用孔颖达,宋用欧阳修、苏辙、吕祖谦、严粲,清用陈启源。其释音,明用陈第,清用顾炎武。其凡例九条及考定郑玄《诗谱》,皆有条理。立说严谨,皆有根据。然鹤龄学问深博,往往嗜博好奇,引经繁富,伤于芜杂。有海源阁杨氏旧藏钞本《诗经通论》,可能朱氏所录是书副本,其小注二本多有不同。是书有雍正六年刊本,康熙乙巳(1665)刊本及《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