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尧臣

余尧臣
  • 姓名:余尧臣
  • 别名:字唐卿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余尧臣,生卒年均不详,字唐卿。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早以文学名世,客居会稽,于元末动乱中有保越之功,入吴,曾为张士诚客,家居北郭,与高启、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张羽、吕敏、陈则、王行等相唱和,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人明,以附士诚被谪濠梁。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赦还,授新郑丞。尧臣耽于吟咏,高启有酬赠诗云:“日高破灶烟未起,闭户不绝哦诗声”。又云:“须臾出君寄我札,上有秀句如瑰琼”。著有《菜薖集》,惜已佚,故其诗流传者绝少。较有名的篇什为《秀野轩诗》,诗风清丽,颇能体现吴派风格。传附见《明史》卷二八五《王行传》。

余尧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文子缵义[标点本]

文子缵义[标点本]

此为四库《文子缵义》的标点本,和道藏的《通玄真经缵义》不完全一样,读者可以对比阅读。南宋杜道坚撰。《文子》一书,旧注大半缺失。杜道坚居浙江武康计筹山升元观,其地有文子故迹,故注此书。采用前人旧注,不标姓名出处,自己所注,冠以“缵义”二字,以示区别。全书以道家清静无为、任其自然的思想为主,宣扬“全性保真,不亏其身,精通于天”、“返造化,含至和,未尝死生”的神仙信仰。

太清经天师口诀

太清经天师口诀

太清经天师口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经文言外丹法术要诀,可分作两部分。前半篇为〈太清神丹经诀〉,有作华池法、水真珠法、消铅锡为水银法、银雪法、雄雪法等,皆为水法炼丹术。其内容与《抱朴子•金丹篇》所述略同。后半篇为〈赤松子肘后药诀〉,内载赤松子所传制作丸散膏药之法,共计十种。即度灾灵飞散、玉灵飞霞散、白精固命散、乾元子黄神膏、胡冲子玉灵膏、真华子白神膏(原缺)、太真未央丸、三景膏、凝灵膏、初精散。皆列举药物配方斤两及合药方法,以及服药方法和药效。篇末又称:凡合大药,须选择山林静处,作符药以却恶鬼神。书中有作却鬼丸药法。

国学讲演录

国学讲演录

章炳麟在苏州国学讲习会的讲演稿,由其时在讲习会任讲师的王乘六、诸祖耿记录,孙世扬校订成书。作者对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方面作了系统讲述。

柏岩感旧诗话

柏岩感旧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赵炳麟撰。赵炳麟,字竺垣,号柏岩,全州(今属广西)人。光绪十七年(189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监察御史,清亡不仕。有《赵柏岩集》。《柏岩感旧诗话》三卷,以记光绪朝及民国初年事为主,因事而存诗。赵炳麟身为清臣,又为康、梁“保国会”会员,故所记颇详于戊戌、辛亥之变。所记之艺事亦有可观处,如张勋曾出万金为梅兰芳赎学徒身,似为人所鲜知。有民国《赵柏岩集》铅印本。

八家后汉书辑注

八家后汉书辑注

周天游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观汉记》基础上撰写的《后汉书》,今可知者有十二家,除晋人袁宏《后汉记》、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流传至今外,余皆亡佚。周氏吸取前人辑佚成果,引用北宋末以前类书、古注及南宋末以前四部论学杂著,辑得吴人谢承《后汉书》(原一百三十卷)、晋人薛莹《后汉纪》(原一百卷)、晋人司马彪《续汉书》(原八十三卷)、晋人华峤《后汉书》(原九十七卷)、晋人谢沈《后汉书》(原一百二十二卷)、晋人张莹《后汉南记》(原五十五卷)、晋人袁山松《后汉书》(原一百卷)、晋人张璠《后汉纪》(原三十卷)八家佚文,一般按范晔《后汉书》目次为序,辑文较多的谢、司马、华、袁诸书,则各析为数卷。又成无名氏《后汉书》附于后。注释包括考释、校勘。书末附录六种:八家《后汉书》著者传略,著录,评论,清代诸家《后汉书》辑本序跋及目录,引用书目,索引。

四分戒本如释

四分戒本如释

《四分戒本如释》, 律学著述。明崇祯十六年(1643)弘赞撰。十二卷。系综合后秦佛陀耶舍译《四分律比丘戒本》及唐怀素集《四分比丘戒本》的注释书。书首有《叙语》、《凡例》和《科》。书后附作者自撰《二百五十戒摄颂》及《戒相篇聚图》。见载于《嘉兴藏·续藏》及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