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莫里斯

- 姓名:威廉·莫里斯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英国埃塞克斯郡沃尔瑟姆斯托城
- 出生日期:1834年3月24日
- 逝世日期:1896年10月3日
- 民族族群: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19世纪后半期英国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同时又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生在英国埃塞克斯郡沃尔瑟姆斯托城一个富商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拥有不少地产的证券经纪人。从小酷爱文艺,特别是酷爱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莫里斯与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以“拉斐尔前派协会”为中心,从事社会活动和艺术研究。1856年,他和他的文友创办了一个月刊《牛津和剑桥杂志》,他的早期作品多数在这个杂志上发表。主要著作有诗集《捍卫桂尼维尔和其他诗歌》(1858)、《捷逊的生和死》(1867)、组诗《地上乐园》(1868—1870)、《向希望前进的人们》、小说《梦见约翰·鲍尔》(1886—1887)和《乌有乡消息》(1890)等。莫里斯在1877年开始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883年加入了民主联盟,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1884年底民主联盟发生分裂,莫里斯退出,并在恩格斯支持下,组织了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团体,叫做社会主义者同盟,并担任该同盟的机关报《公共福利》周刊的主编。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部小说《梦见约翰·鲍尔》和《乌有乡消息》里面。在后一本书里,莫里斯用新旧对比的方法,一方面描写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揭露和抨击19世纪末叶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在新世界里,没有私有财产,交易不用货币;人们需要什么东西就可以到商店里去领取;贫富的界限已经消失,人们不知道什么叫做贫困。旧时代的“遗传性的病—懒惰”已经消灭,人人热爱劳动,人人有工作,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莫里斯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总有一天会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彻底解决,而随着工人阶级的必然胜利,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不过,莫里斯并没有真正掌握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理论,也没有完全接受马克思的革命道路,所以,他最多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
威廉·莫里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仲夏之死
《仲夏之死》是作者创作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11个短篇小说。《仲夏之死》创作于1952年,是作者以在伊豆金井滨听说的真实故事为基础构思而成,描写有情人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场面,催人泪下。《香烟》是他的名篇佳作,得到过川端康成的推荐。作品描绘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及日本国民走出战争阴影的心态。
名疑
四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字心叔。应城(今属湖北)人。嘉靖年进士。官至泺州知州。著有《易象钩解》、《五经异文》、《孟子杂记》、《古俗字略》、《梦林元解》、《姓汇》、《姓觿》等。是书所录,上自三皇,下至元代。博采史传,以及百家杂说。凡是古人姓名异字、以及更名更字、同姓名者,全都汇萃其中。神仙鬼怪之名也都详载其中,如吴刚、姮娥、丰隆、屏翳、神荼等。体例也非常冗杂。但是,由于此书采辑丰富,见闻广博,很有参考价值。有《归云别集》本、《泽古斋丛钞》本、《四库全书》本。
甘泽谣
唐袁郊撰辑。传奇小说集,一卷。郊字之仪,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是编为郊于久雨病中所撰,以“春雨泽应,故有甘泽成谣之语”,以名其书。咸通间成书。原书久佚,散见《太平广记》。《四库全书》著录本为明毛晋所辑九则, 皆诡异事。宋元时本书散佚,明人从《太平广记》中辑出,有《说郛》、《津逮秘书》、《学津讨原》、 《唐宋丛书》、 《丛书集成》诸本。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知此书原作九条,而现存书中以及由以辑佚的《太平广记》均存八条。
拙政园诗余
词集。清人徐灿撰。三卷。灿字湘苹,号深明。茂苑(今江苏苏州)人。海宁陈之遴妻。之遴为明崇祯进士,官中允。入清,累官弘文院大学士,加少保。以贿结内监吴良辅论斩,免死流徙,死于徙所。灿善属文,并精书画。此集冠其夫素庵居士顺治七年(1650)序,卷上收词五十五首,卷中收词二十一首,卷下收词二十三首,总收九十九首。其词力学北宋词风。其《永遇乐·舟中感旧》,抒发兴亡之恨和生活坎坷之情,悲壮凄凉。又有诸多写景篇什,清新可诵。徐氏于构思、炼句均有深厚功力。朱孝臧评曰:“词是易安人道韫,可堪伤逝又工愁,肠断塞垣秋。”(《彊村语业》)有《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本。
原鬼
唐韩愈著。认为有鬼存在,但在通常情况下,“鬼无声也,无形也,无气也。”每当“有忤于天,有违于民,有爽于物”,即违背了封建伦常的时候,鬼就会“有形于形,有凭于声以应之,而下殃祸”。还认为鬼无恒态,其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即“有动于民而为祸,亦有动于民而为福,亦有动于民莫之为祸福。”韩愈崇信鬼神,老而愈笃。收入《昌黎先生集》。
御制逍遥咏
《御制逍遥咏》十一卷,《逍遥咏》成书于淳化元年(990)七月,由臣属作注释的可能性更大。以五七律为多数。主旨是阐释道家义理。常用的典故是一些道家、道教概念,如‘乾坤’‘阴阳’‘道德’‘大道’‘自然’‘无为’‘逍遥’‘修炼’等。诗歌语言风格比较复杂,原文语言既有晦涩难懂的一面又有平易浅近的一面。注解语言则倾向于晦涩难懂。以诠释为主而缺乏形象。”收于高丽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