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鹗翀

- 姓名:李鹗翀
- 别名:字如一、贯之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江阴人
- 出生日期:1557
- 逝世日期:1630
- 民族族群:
李鹗翀[chōng](1557—1630),字如一、贯之,江苏江阴人。为李诩之孙。少应举, 不中程,读家藏书多识古文奇字。家世力耕,给公上供伏腊其余悉以购书,搜阁 本,访遗典,藏弆富如猗郑。获得珍本则焚香肃拜,藏书虔诚如此。其读书也, 阙必补,伪必正,同异必雠勘。痛不辍业,衰不息劳。仿晁氏、尤氏书目,自为诠 次,编成《得月楼书目》。晚岁与钱谦益结为同好密友,互为借抄。李鹗翀提倡 藏书共读,反对秘不示人。钱谦益在《草莽私乘·跋》中记:“每得一遗书秘册, 必贻书相闻,有所求假则朝发夕至。尝曰:‘天下好书当与天下读书人共之,古 人以匹夫怀璧为罪,况书之为宝尤重尺璧,敢怀之以贾罪乎?’余未尝不叹此达 言以为美谈也。”
李鹗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再见,吾爱
一个刚出狱的亡命之徒四处打听爱人的下落。他不在乎爱人八年间从没探过监,从没写过信。出狱的那天他买了身新衣服,到处去找她,他想见她, 他只是爱她, 但是爱人…… 侦探马洛不是心碎故事的主角,他更像一个旁观者,即使这样,他也被卷入了这场心碎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中。“麻烦”是马洛永远躲不掉的词,就像钱德勒一篇短篇小说的标题写的那样“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再见,吾爱》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张氏卮言
清·张元赓著。笔记小说集。一卷。有《昭代丛书》本,收入辛集别编卷第二十一。内容多述时人轶闻、鬼神怪异事,含鬼话成分。其中《捕虎》《孽报》《八卦田》等为鬼话。本书杂记明末以来人物轶事及异事琐闻。内容多以人名为题,亦或有以事为题者。书中所记名人轶事,具有较好的史料价值。如“左良玉”条,叙左良玉从一小卒冒副总之名战李自成有功而发迹身荣的经历,对研究明末历史有所裨益。“破山和尚”条,叙破山和尚为救生民,应允张献忠破佛家食肉之戒,每以此法救民。从中可见当时战乱。
夜的行进曲
为了避免和敌人的正面冲突,我们绕了一个大圈子,退到一座险峻的高山。天已经很晚了,但我们必须趁在黎明之前继续地爬过山去,和我们的大队汇合起来。我们的一连人被派作尖兵,但我们却疲倦得像一条死蛇一样,三日三夜的饥饿和奔波的劳动,像一个怕人的恶魔的巨手,紧紧地捏住着我们的咽喉。我们的眼睛失掉神光了,鼻孔里冒着青烟,四肢像被抽出了筋骨而且打得稀烂了似的。
八段锦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新镌小说八段锦》,醒世居士编辑、樵叟参订。醒世居士、樵叟,均不详其人。疑为明末或清初的创作。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清初醒月楼刊本,无图、无序跋。第二段内有夹批三条,系指实书中人物,并无价值,亦不知为何人所评。全书分八段,即八个故事。目录中每个故事有题旨, 也有回目。题旨依次是: “惩贪色”、“戒惧内”、 “赌妻子”、 “对不如”、 “儆容娶”、 “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妇”。写的是八段故事八种劝戒
瞎骗奇闻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8回。茧叟(吴趼人)著。初载光绪三十年十二月至三十一年二月(1905年1月至3月)《绣像小说》(上海)第41期至46期,有插图。光绪三十四年二月(1908年3月)商务印书馆(上海)出版单行本。1915年该馆又收入“小本小说”丛书。阿英收入所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二卷》,1960年5月由中华书局(北京)出版。此书叙述了两个因迷信瞎子算命而家破人亡的故事。书叙山东历城土财主赵泽长,因无子嗣找周瞎子算命。瞎子算其命中有子。夫人怕其纳妾,从别处抱来一婴,谓己所生。财主以为瞎子算命灵验,又令其为儿子算命。亦谓此子日后必定发达。官居极品。骗取赵家许多钱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
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勿起恶取空见如芥子许。盖空见拨无因果。能断五乘善根故也。然般若如大火聚。四面皆不可触。触则被烧。苟不取著。则温身熟食除冥。以喻四门皆可入道。又何为独破空哉。须知空句破。则四句皆破。破空句。正所以显空门。空门显。四门皆显。菩萨欲具一切佛法。当学般若。般若何止破空相始教而已。且如此经。一则云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再则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继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是岂非实相大乘之正印乎。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