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望之

郑望之
  • 姓名:郑望之
  • 别名:字顾道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 出生日期:1078
  • 逝世日期:1161
  • 民族族群:

郑望之(1078—1161),字顾道,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仅子。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历开封府仪、工、户曹。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汴京,假尚书工部侍郎为军前计议使,因主和议,罢提举毫州明道宫。高宗建炎元年(1127)。责海州团练副使、连州居住。后起为户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论事忤旨,再奉祠。起知宣州,逾年,以言事罢。绍兴中,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三十一年,卒,年八十四。《宋史》卷三七三有传。

郑望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我的朋友中国人

我的朋友中国人

《我的朋友中国人》作者为美国人卡尔·克劳,他曾长期在中国经商生活。《我的朋友中国人》描写了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见闻,有饮食、黄包车夫、知识分子、邻里之间等。作者通过自己的叙述,在书中为中国人辩护,同时也驳斥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我的朋友中国人》语言诙谐,读起来妙趣横生,通过《我的朋友中国人》可以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西方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与生活。

灵界见闻录

灵界见闻录

艾曼纽·史威登堡著,记载了他1747年至1765年间在灵界的所见所闻所感。史威登堡(e.swedenborg),在后半生30年间所经历之灵界事物,被誉为“西欧历史上最伟大、最不可思议的人物”,他所着的《灵界记闻》厚达8大册数千页,其中大部分至今被慎重的保存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内。据史威登保所言:“全部都是自己进入灵界的所见所闻,或是与灵交往所得来的知识。”美国诗人布朗尼克、日本禅学家铃木大拙都对他的着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前后凡二十余年,我屡次把肉体留置于人间,成为脱壳的灵体,出入于人类死后的世界......」,史威登堡目击到死亡和死亡后的生命。他说当人肉体死后,马上接著的是一段心灵自醒的时段,在这个时段,世间所带的面具全被溶解了,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真实的自己,在此时,每个人用自己所相应(内心)的习性(指主导欲望),去塑造他自己的永生。具有神圣的或精神层面欲望(道心为主)的人进入天界;具有世俗的或物质层面欲望(尘心为主)的人进入地狱。地狱界的惩罚,乃是居住于该处的灵体自己招来的,而整个天界也因欲望中不同的善而分成不同的团体。也就是一个人在人世的生涯,将直接决定死后要永远生活的世界,凭自己在人世生活时,灵的内心最倾向于那一个世界,死后,灵体将凭著自己的(主导信愿)意志,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世界。

汉诗总说

汉诗总说

一卷。清费锡璜(生卒年不详)撰。锡璜,字滋衡,江苏吴江(今苏州市)人。其自署称成都,盖因其父燕峰山人费密知成都避乱流寓吴地,故费锡璜犹署其故里。原来,费锡璜与沈用济合撰《汉诗说》十卷,依冯惟讷《诗纪》、梅鼎祚《诗乘》所录汉诗加以评释,其性质近似于总集。《汉诗总说》则是《汉诗说》前面总论汉诗之语。杨复吉辑《昭代丛书》时割取此总说部分别成为书,题名《汉诗总说》,则为诗文评性质。丁福保《清诗话》所收即此本。《汉诗说》既为费锡璜、沈用济二人合撰,则《汉诗总说》可能亦是二人所作。《杭州府志》著录《汉诗说》又只题钱塘沈用济撰。《汉诗总说》共四十五条。撰者云:说汉诗,要在示人以法门,使学者有入路,有依据,令其欲喜欲惊,俾天下俱向此中寻味。其说虽似率而成者,然亦不乏灼见,如“诗主言情,文主言道,诗一言道,则落腐烂”,又如“四言长短有多字歌,是汉人古体;五言是汉人近体。”又如“世之说汉诗者,好取其诗,牵合本传,曲勘隐微。虽古人托辞写怀,固当以意逆志;然执词指事,多流穿凿。又好举一诗,以为此为君臣而作,此为朋友而作,此被谗而作,此去位而作;亦多拟度,失本诗面目。余说汉诗先去此二病”等等,皆于人有所启发,可资参考。《汉诗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入总集存目类。《汉诗总说》有《昭代丛书》本、《清诗话》本。

台湾郑氏始末

台湾郑氏始末

清沈云撰,沈垚注,凡六卷。该书根据清江日昇《台湾纪事本末》49篇,并参考他书,删订而成。该书叙述郑芝龙自明天启初年起兵,至其子郑成功攻克台湾,以及曾孙郑克塽降清期间的史实。其中有些史事的年月与实际不符。

六门教授习定论

六门教授习定论

全一卷。又作习定论。印度大乘宗经论部。无著菩萨颂,世亲菩萨释,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载,本论于武后长安三年(703)十月在西明寺译出,系简要叙述当代瑜伽系禅观之内容,明以六门修习禅定,而得世出世之果。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导引品第一,佛于祗园,放舌相光,照十方界。东方执志通慧菩萨,与五万菩萨来集。佛叹其德。次有菩萨,名曰最胜。请问法要?佛具答之,先明初住法。 留化品第二,明二住法。空观品第三,明三住法。色入品第四,明四住法。了空品第五,明五住法。根门品第六,明六住法。广受品第七,明七住法。座上诸大声闻,皆悉号泣。童真品第八,明八住法,授最胜记,敕令现相。定意品第九,明九住法。菩萨成道品第十,明十住法。灭心品第十一,神足品第十二,恭敬品第十三,勇猛品第十四,碎身品第十五,大意与华严十定品同。身入品第十六,辩才品第十七,权智品第十八,化众生品第十九,三道灭度品第二十,乘无相品第二十一,等慈品第二十二,法界品第二十三,道智品第二十四,授九万众生,十一那术天人,皆于中阴成佛。身口意品第二十五,一切菩萨,各各说菩萨慧。梦中成道品第二十六,菩萨证品第二十七,解慧品第二十八,三毒品第二十九,问泥洹品第三十,四梵堂品第三十一,梵天请品第三十二,梵天嘱累品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