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

石介
  • 姓名:石介
  • 别名:字守道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
  • 出生日期:1005
  • 逝世日期:1045
  • 民族族群:

石介(1005-1045),北宋散文家、哲学家。字守道,世称徂徕先生。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天圣进士,授郓州观察推官。后守父母丧,躬耕徂徕山,讲授《周易》,门徒甚众,有名山东。官国子监直讲,从学者甚众,太学一时为盛。赞同庆历新政,作《庆历圣德颂》。新政失败,出为濮州通判,未赴而卒。与孙复、胡瑗共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同为宋代理学酝酿期代表人物。言必称道统,认为儒道起于伏羲,历神农、黄帝、尧、舜、汤、文、武、周公,至孔子而大备,再经孟轲、扬雄、王通、韩愈等人祖述,使孔子之道大明于天下。于孟子以后诸人,尤其肯定韩愈,说他是“自诸子以来未有”的人物。并表示为维护儒家道统,在所不休,至死方休。对道的内容提出胡瑗、孙复所没有论及的方面:道是“道乎所道”的义近规律之物,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地位在气之上。乾道即君道,道也是治理社会的总原则。周秦而下,乱世纷纭,在于背离道。要变乱为治,杜绝动乱,就得遵循孔子之道。这些理学思想体系的端倪,为二程等所发展。他反对佛老,认为悖礼乐,坏纲常,毁衣冠,不符合圣人之道;其徒不事生产,崇尚奢侈,耗费大量财富。强调民为天下国家的根本,务必息民之困,仁于百姓。所谓仁义有具体内容,即去奸人、刑有罪,符合天下之喜怒。宣扬《春秋》尊王大义,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理论根据和历史实例。作《中国论》,维护民族文化。他认为世上“无神仙,无黄金术,无佛”,有无神论倾向,但在天人关系上,又鼓吹天人相偶说,力论“天人相与之际”可畏,要求“言人必言天,言天必言人”,反对“人自人,天自天,天人不相与”的没有感应的观点。在文学上,主张道统与文统合一,推崇韩愈,提倡古文,激烈批评杨亿等倡导的西昆体靡丽文风,把时文与佛、老并斥为“三怪”,著《怪说》予以批判,这些都对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古文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自己的散文作品体现了文以载道的质朴文风,说理文如《是非辨》、《怪说》、《原乱》、《复古制》等,虽偶也失之粗疏,但擅用排比,气势开张;抒情文如《送祖择之序》等,亦颇有情致。欧阳修曾以“博辩雄伟,忧思深远”评断其散文;但对其艰涩怪诞的“太学体”文风也深致不满。著有《徂徕集》。

石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刘练江集

刘练江集

明代诗文别集。刘永澄(字静之,号练江)著。四库存目著录,并说明:“是集文6卷,诗1卷、附录1卷,乃永澄没后,其友刘宗周等其为裒辑。”《四库全书》著录所依据的刻本今已不存。今存有清兴让堂刻本,题《刘练江先生集》8卷、《离骚经纂注》1卷。此刻本8卷,并非比四库著录本有增益,而是将其附录也计入卷帙,故为8卷。《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其文章平正通达,而大致谨严。篇首《程朱药言序》,尤为深切。盖永澄虽与东林诸人游,而操履笃实,故词采不足,而持论不诡于正,无门户标榜之习云。”刘永澄诗文的文学色彩较淡,成就不高。

定川遗书

定川遗书

宋代诗文别集。2卷,另有附录4卷。沈焕著。沈焕有文集5卷,已散佚。1936年张寿镛辑《定川遗书》2卷。卷1收诗文5篇,卷2收训语4条。附录卷1为有关书、诗,卷2为行状、《定川言行编》、墓碣、祭文、跋记等,卷3为定川传记,卷4为汇考。宋罗浚《宝庆四明志》卷九载:“沈先生有文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沈涣文集五卷”,或即此书。)然久无传本。民国张寿镛辑其遗文,得二卷。卷一诗二首,文三篇,卷二为训语。又辑与焕相关之行状、传、祭文,往返书疏、墓志铭等为附录四卷。

尚书故实

尚书故实

又名《尚书谈录》。笔记。唐李绰撰。一卷。绰字肩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礼部郎中。唐末黄巢起兵入长安,绰随同河东张尚书避难于圃田(今河南中牟),寓居佛寺。是编为纂录此间张尚书与访客谈资中可引为故实者,因取为书名。所载凡遗闻杂事,诙谐戏谑,以唐为主,兼及前朝,共七十九条。有《宝颜堂秘笈》本, 《唐人说荟》本等。《尚书故实》内容比较庞杂。作者在小序中曾这样写道:“凡聆征引,必异寻常,足广后生,可贻好事,遂纂集尤异者,兼杂以诙谐十数节,作《尚书故实》云耳。”这便将此书的创作意图说的很明确了。小说的内容包括了轶事、异闻、辨疑等几个方面,主要是记事,对书、画、碑、帖等方面的内容多所涉及,在书中占了大量篇幅。

杨时诗话

杨时诗话

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对人主语言及章疏文字温柔敦厚尤不可无,如子瞻诗多于讥玩,殊无恻怛爱君之意;荆公在朝论事多不循理,惟是争气而已,何以事君?君子之所养要令暴慢哀僻之气不设于身体。(《龟山集》卷一○《语录》)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简称诗品,中国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司空图著。将古代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分别说明其特点,并用形象化的语言描摹其境界特征。对诗文风格的分类研究,早有曹丕、陆机、刘勰等开其端,而此书区分更为细密,对文学风格论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作者论诗文、品评风格,较之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及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等更为细密,但其所品评则强调冲淡,讲求飘逸。原有《历代诗话》本、《津逮秘书》本、《四部备要》本。现有人民文学出版社《诗品集解》本。

芝园集

芝园集

芝园集,二卷,补续芝园集,一卷。宋元照作。《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