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

蔡京
  • 姓名:蔡京
  • 别名:字元长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兴化军仙游
  • 出生日期:1047年2月14日
  • 逝世日期:1126年8月11日
  • 民族族群: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北宋徽宗时尚书左丞、尚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太师。字元长,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1070),登进士第,调钱塘(今属浙江)尉,历舒州(今属安徽)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今属河南)。司马光秉政,复差役法,限期五天,独其如期完成。后为台谏劾,出知成德军(今属河北)等地。绍圣元年(1094),入权户部尚书,助章惇重行新法,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修国史。徽宗即位,罢知太原(今属山西),又为言官所劾,夺职居杭州(今属浙江)。时童贯以供奉官至南方访求书画奇巧,乃乘机勾结童贯,以图起用,起知定州(今属河北)。崇宁元年(1102),徙大名府(今属河北),为学士承旨,拜尚书左丞,俄拜尚书右仆射。二年,进左仆射。累转司空,封魏国公。以复新法为名,尽贬元祐诸臣,指其为“奸党”,且立党人碑;又指责元符间(1098—1100)上书涉及新政者为邪等,凡三百零九人,皆锢其子孙,不得官京师及近甸。他倡“丰、享、豫、大”之说,大肆挥霍,大兴土木,百姓遭殃。大观元年(1107),拜太师。三年,台谏交论其恶,遂致仕。四年,再为言官所劾,贬太子少保,出居杭州(今属浙江)。政和二年(1112),召还京师,复辅政,徙封鲁国公,三日一至都堂治事。时更定官名,自称公相,总治三省。拔故吏领榷货,造科次钱券百万缗以进,徽宗大喜,持以示左右曰: “此太师与我奉料也。”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拔亲信,无所不为至极。宣和二年(1120),令致仕。六年,再起领三省,至是四当国。蔡京父子恣为奸利,窃弄威柄,即家为府。七年,复致仕。钦宗即位,举家南逃,天下罪其为“六贼”之首,连贬官,后徙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安置,道死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

蔡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随着日子往前走

随着日子往前走

随着日子往前走。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陆小曼,一个浪漫孤寂、命运坎坷的另类才女,美丽过,风光过,最后却选择素颜恬淡,素衣半生。她学会了为自己疗伤,她真正做到了内心的强大。 《随着日子往前走》收录了一些体现陆小曼才情的经典小品文,内容多为怀念志摩而作。经年散去,寂寞的味道是那么深沉,她已经习惯了独坐一隅,喜欢画画、看书,写伤感的文字,走自己的路,不论有多少委屈,多么难受,她明白最终能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只有内心真正强大,才能走完漫漫人生,才能让生命闪耀出最美的光芒。

白云集

白云集

七卷。明唐桂芳(约1360前后在世)撰。唐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少从洪焱祖学。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至正中,用荐授福建建宁路崇安县教谕。再任广东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明太祖定安徽徽州(今歙县等地),召对称旨,命之仕,以瞽废辞。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三。著有《武夷小稿》、《白云集略》。据《明史·艺文志》载,唐桂芳有《白云集略》四十卷,今已不传。此集是从程敏政所编《唐氏三先生集》中录出的。凡七卷。其诗文在当时已颇有盛名。其文以气为主。集中有《与陈浩书》,称其尝慕苏老泉闭户探颐,古今上下,融液胸臆,故下笔源源,而无艰险窘迫态。认识到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这是苏老泉家传法。由此可以见其宗尚所在。故所作之文较为开爽,绝无晦涩之病。诗亦清谐婉丽,出语惊人,而声调格律,铿锵浏亮,如《送杨君济赴广西幕宪》中“江天露洗星辰湿,海岛风清瘴雨低”等诗句,流畅圆美,颇合雅音。由于集中所载之诗文(如《重修兴安府孔子庙记》、《赠汪德元序》、《黄宪佥唱酬诗序》等)涉及很多明建国前之事,故对研究明建国之前的历史,颇有助益。是集收入《四库全书》。

男子双名记

男子双名记

一卷。明陶涵中(生卒年不详)撰。陶涵中字雪凡,嘉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十六年举人。官至建昌府同知。其书所记皆为古今男子双字之名者,如殷七七、王保保之类,共二十一人。自叙谓与友人相饮酒,以此为酒令,在坐的人各自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然后用笔记之,辑成此书。

力

二三月里的天气,本是春光明媚,莺飞草长,百花盛开,为一年中风景最美丽的时候。黄牛坂在秦岭山脉深处,是由陕西到四川的一条驿路。四围山岭杂沓,气候温和,土地又肥,四时均有佳景。尤其是这春天,更显得水碧山青,风和日丽,佳木葱宠,生意欣欣。当那道旁官柳柔丝千条摇曳春风之中,与左近闲花野草互竟鲜妍之际,忽然变起天来。先是西北方日光之下起了一片灰云,大只如席,停滞遥天空际,似在往外舒展。

曾公遗录

曾公遗录

大臣日录。北宋曾布撰。残本3卷。布字子宣,曾巩弟,嘉祐进士。元祐八年(1093)六月同知枢密院事,元符三年(1100)十月入相,崇宁元年(1102)六月罢相,先后在政府9年。宋制,皇帝有日历、实录,大臣有日录,记每日之行事、奏对,是编即曾布所记日录。原本久佚,卷帙不详。今本辑自《永乐大典》,仅七、八、九3卷。起自元符二年三月,止于元符三年七月。有事记事,无事书日,以示每日必录。所记多出亲见,多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采撷,有裨于研究北宋哲、徽之际历史。有《藉香零拾》本,台湾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据以影印出版。

平石如砥禅师语录

平石如砥禅师语录

平石如砥禅师语录,一卷,元如砥说,文栖、子昶、了因等编,至仁序,正印跋。南岳下第二十二世,嗣东岩日。又名《天童平石和尚语录》,收录庆元路保圣禅寺语录、定水禅寺语录、天童禅寺语录、真赞、偈颂、跋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