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同

- 姓名:郑小同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郑小同,魏儒者。北海高密(今高密)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之孙,学综六经,行著乡邑。官侍中。他的身世与生平经历与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动荡的政治局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郑小同承其祖父之学,学贯六经,编订了一部专门记载郑玄与弟子答问五经的著作——《郑志》。《郑志》一书对研究郑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撰《礼记难问》、《礼义》四卷。
郑小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地下雷普利
主人公雷普利不务正业,生性多疑,习惯性说谎骗人,还有不可预测的暴力倾向,他的所作所为,本该令人不齿,然而,作者并没有把他塑造成传统意义上十恶不赦的坏人,其对犯罪心理的描摹别有一工。全书带给读者的是另类、难解的阅读体验,该系列的成功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地下雷普利》是”雷普利全集“系列的第二部。已经在法国过着上流生活的雷普利,与其团伙策划了一起假画欺诈案。当受害者找上门来,当同伙产生动摇时,为了自保,为了继续他的上流生活,雷普利采取了一系列行动,甚至于杀人,移尸!整个故事在充满画面感的紧张氛围中展开……
查第格
中篇小说。伏尔泰著。作于1747年。主人公查第格是古代巴比伦的居民,他力求明哲保身、与人为善,但每做一件好事,得到的却是一场灾难。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同王后阿斯黛丹结婚,并被臣民拥戴为国王,得到美满的结局。作者通过查第格的不幸遭遇,形象地勾画了当时政治黑暗、人情险恶、人人都不得自由、不得安宁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在封建专制黑暗统治下的窒息感;也通过主人公的治国政绩,企图说明改变现实的最可靠途径就是开明君主政治。是作者哲理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忠穆集
宋代诗文别集。吕颐浩撰。吕颐浩谥忠穆,因以名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吕忠穆集》15卷,其中“后三卷为《燕魏录》,杂记古今事”。《宋史·艺文志》也著录《忠穆文集》15卷。但旧本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得文137篇,诗词58首,重为排辑,编成8卷。卷1、卷2为奏议,卷3为札子,卷4为表,卷5、卷6为状、书、启,卷7为序、跋、诗、词,卷8为《燕魏杂记》29条,并附洪迈等人《从祀高宗庙庭省札》及吕颐浩之子吕搢的谢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其切直”,而《燕魏杂记》则“于古迹颇有典据”。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35选录其诗3首,而纪昀则以为3首诗格俱庸钝,只有《次韵蔡叔厚退老堂》语意差好。这3首诗俱不见载《四库全书》辑入的《忠穆集》。
文昌延嗣经
《文昌延嗣经》全称《文昌应化元皇大道真君说注生延嗣妙应真经》,其中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延嗣生育思想。《文昌延嗣经》秉持了“道生万物”的生命哲学和阴阳和合的生命孕育思想,它认为无嗣的原因在于纵欲竭精、触犯性禁忌、妻妾不和、婚配犯煞,因而与之相应的提出了持诵此经、敬惜字纸、筹办社仓等极具文昌信仰特色的延嗣措施。该经缓解了普通民众求嗣无门的巨大心理压力,扩大了道教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提出了不同于正统儒家的注重阴阳平衡的生育理念,通过宣扬因果报应和道德教化思想提升了社会道德文明水平。深入剖析这部道教科技文献,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唐诗品
《三唐诗品》三卷,其体例摹仿钟嵘《诗品》,论唐代诸公诗,往往溯其渊源所自。如谓张九龄,“其源出于鲍明远、江文通”;王绩,“其源出于程晓、应璩”;卢照邻,“其源出于江记室”,等等。 凡初唐十五家,盛唐二十八家,附十三家,晚唐十二家。三品以时代相次,无高低升降之意;但每品之中,则以高下为先后,不以寸代为序,此又与钟嵘相异。 其诗学宗旨乃承王闾运《湘绮楼说诗》及《王志》诸篇而来,故论唐诗每探源于魏晋。行文清微淡远,尤有魏晋古调。其“三唐”之论,则上承高栋之“四唐”说而变易之,盖以盛唐诗人之中,“高者起列盛唐,其次统归晚代”,故略去中唐。
石湖词
词别集。宋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据《永乐大典》所引,宋本《范石湖大全集》载有词。但旧本今已不可见。明鲍廷博辑录八十九首,刊入《知不足斋丛书》中。然鲍本疏于校勘,《彊村丛书》本(附补遗一卷及校记)据王鹏运校《知不足斋丛书》本,并用韩氏读有用书斋藏汲古阁抄本校订,最为精审。《全宋词》则据武进陶氏影印汲古阁抄本录入,增补三十余首,共存词一百零二首,断句三则。孔凡礼又从《诗渊》中补入八首,刊入《范成大佚著辑存》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范石湖集》,载词一卷,附《补遗》,该本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参校他本,又将各本间重要异文作校记附录于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