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哈尔

- 姓名:卡哈尔
- 全名: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 性别:男
- 国籍:西班牙
- 出生地:阿拉贡自治区
- 出生日期:1852年5月1日
- 逝世日期:1934年10月17日
- 民族族群: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语:Santiago Ramón y Cajal,1852年5月1日-1934年10月17日),西班牙病理学家、组织学家,神经学家。生于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19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拉蒙-卡哈尔是医师和解剖学讲师斯托·拉蒙(Justo Ramón)和安东尼·卡哈尔(Antonia Cajal)的儿子。孩提时期由于他不良行为和反专制的态度,被调到许多不同的学校。他的早熟和叛逆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他11岁的时候,用自制的大炮摧毁邻居家大门,他也因此受到监禁。他是一个狂热的画家、艺术家和体操运动员。他曾作为鞋匠和理发师,他好斗的态度颇为知名。
拉蒙-卡哈尔于1873年从萨拉戈萨大学医学院毕业。通过考试后在西班牙军队担任医务人员。他参与了1874-75年到古巴的远征,在那里他染上疟疾和肺结核。回到西班牙后,1879年,他于与Silveria Fañanás García结婚,并育有4个女儿和3个儿子。1881年,他被任命为瓦伦西亚大学教授。1877年,他在马德里获得医学学位的博士。后来他在巴塞罗那和马德里都得到教授称号。他是萨拉戈萨博物馆主任(1879年)、国家卫生研究所主任(1899年)。他是卡哈尔研究所的创始人。1934年,他在马德里逝世。
卡哈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密使
在本书中格林描述了一个因战争而充满怀疑的世界,并着力刻画了秘密使者D——一个软弱的英雄,一个渴望得到信任与爱的职业间谍。 因为内战,D带着秘密使命前往英国,他能否完成使命将左右内战的格局。然而在尚未到达英国前,D就不幸被另一派势力的人发现,围追堵截、诬陷、谋杀接踵而至,甚至他的同伴们也在怀疑他。 这个时候,D得到了一位少女的信任和帮助,但敌方却残忍地杀害了少女并栽赃给了D。为了替少女报仇,D发誓,他将从一个猎物变成一个猎人,一个狙击手,一个复仇者……
德育鉴
近代梁启超编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作为《新民丛报》临时增刊发行。分《辨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应用》六章,其重点在《知本》一章。认为“道德之根本则无古无今无中无外而无不同”,“道德者,不可得变革者也”(《德育鉴·例言》)。在道德修养方法上批评朱熹而推崇王守仁,认为“朱子之大失,则误以智育之方法为德育之方法”,是“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抓不住根本,终无收效之期(《德育鉴·知本》);王守仁专主“致良知”,是“专治病根”,可以收到“一了百了”的效果。宣称“致良知”说“是千古学脉,超凡入圣不二法门”(同上)。认为“今日求精神教育”时“惟有奉阳明先生为严师”,以王学为“独一无二之良药”(同上)方可。收入《饮冰室合集》的《专集》第6册。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早期上清派符箓,约出于东晋南朝。《三洞奉道科戒仪范》着录「上清太上琼宫灵飞六甲箓」,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言存思六甲玉女,吞服六甲神符之术。其内容与《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一书大体相同,唯文字和符图稍有差异,盖系同一道书之不同版本。
地藏本愿经纶贯
地藏本愿经纶贯,一卷,清灵椉撰并序,日本高泉性潡序,悦峰章序,真常序。
救护身命经
又名《救护身命济人疾病苦厄经》、《护身命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经文叙述释迦牟尼临入涅槃告诉阿难,五浊恶世时,将有各种恶魔恶鬼残害众生,受持流布此经,则可免于灾难。经中宣说了过去七佛及六神的名号。谓持诵这些名号,众恶疫气不得前来。又谓文殊将率领二十五菩萨,凡念诵此经者,皆蒙佑护。最早见录于隋《法经录》,判为疑经。《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在入藏录及疑经目录中,各著录一本《救护身命经》。则其时有两种《救护身命经》传世。《开元录》在《疑惑再详录》中载有《救护身命济人病苦经》,一卷。谓:“与《救疾经》文势相似,一真一伪,将为未可。”在《伪妄乱真录》中又载有《救护身命济人病苦厄经》一卷。谓:“亦直云《救护身命经》、亦云《护身法》。右此经更有一本,题云《大佛顶陀罗经经》,初云婆罗门三藏流支译。加咒一首,余文大同。”智昇又注云:“经题流支,未详何者。若其流支再译经,语与旧全殊。今乃咒异余同,未能令人除惑。推寻无据,不可妄编。故依旧录,列之于此”。则智异时亦有两种《救护身命经》,真伪难分,未能作出最后结论。今敦煌遗书中亦有二种《救护身命经》,中村不折藏本(已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为一种,题作《护身命经》;余两件为一种。两者内容同少异多,且两种均无咒语,故尚难断定此两本何者为智昇当年所见之本。S.4456题名作《护身经七佛六神名》,系摘录此经七佛六神之名号。文尾附有咒语《七佛咒》,并谓:“诵此咒者,得免四重五逆。若有苦疾患之日,常应诵念此咒,皆悉除愈。”对考证此经之真相或有助。历代大藏经未收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收入其中之一种。
瞻婆比丘经
一卷,西晋法炬译。中阿含大品瞻婆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