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若莘

宋若莘
  • 姓名:宋若莘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820年
  • 民族族群:

宋若莘(?-820年),莘一作华,误。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父宋庭芬,家世儒学,有词藻。宋若莘与妹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有文名。若莘教诲四妹,有如严师。著《女论语》十篇,其言仿《论语》,述妇道所尚。贞元四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荐,德宗俱召入宫,试以诗赋经史,深为赏叹。德宗与侍臣唱和,亦令若莘姐妹应制,每进御,无不称善。宫中呼为女学士。七年,诏若莘掌宫中文籍。元和十五年卒。王建《宋氏五女》、窦常《过宋氏五女旧居》诗皆对若昭姐妹深为推崇,窦常且比之为谢道韫、班昭。《旧唐书·宋若昭传》称若莘文“淡丽”。《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女论语》一○篇,若莘著,若昭注解,今佚。《全唐诗》卷七存其诗一首。生平附见《旧唐书》卷五二、《新唐书》卷七七《宋若昭传》、《唐诗纪事》卷七九。

宋若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北行日录

北行日录

游记。宋楼钥(1137—1213)撰。二卷。钥字大防,号攻媿主人,浙江鄞县人。隆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撰有《攻媿集》。是书记其乾道五年(1169)十月以随员身份使金,自浙江出发,经安徽、河南、河北到达燕京(今北京)。次年正月从原路返浙之事,约一万五千字。对于路经重要山川形势考其源流;州、县、寺观、古迹、驿站、桥梁考其建置沿革。对于金统治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时有记录。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一卷,唐不空译(缩不著译人,此从大正目录),日本慈忍题记,快道题记,慈顺题记,馀函,大正九五八。

空谷集

空谷集

凡六卷。全称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系宋代僧投子义青集历代诸师机缘一○○则,而一一作颂附之。其后,丹霞子淳加附示众及着语。至元代僧林泉从伦,又作评唱,而合并刊行。本集与从容录、碧岩录等类似,皆系公案集。或谓明代僧祖庭景隆,亦作空谷集三十卷,然迄今下落不详。

西方合论

西方合论

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谛门、称性门、往生门、见网门、修持门、释异门。又智旭尝评点此书,收之于净土十要第十卷。

显扬圣教论

显扬圣教论

梵名Prakaran!a^ryava^ca^ -s/a^stra 。凡二十卷。又称总苞众义论、广苞众义论、显扬论。印度无著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论为显扬瑜伽师地论要义之最著者,古称瑜伽论十支之一;为唯识宗十一论之一,成唯识论之所依。本书凡十一品:(一)摄事品,(二)摄净义品,(三)成善巧品,(四)成无常品,(五 )成苦品,(六)成空品,(七)成无性品,(八)成现观品,(九)成瑜伽品,(十)成不思议品,(十一)摄胜决择品。共有二百五十二颂半,卷末附录显扬圣教论颂一卷。另有注释书显扬疏一卷(唐代窥基)、显扬论疏八卷(新罗璟兴)等,然皆已不传。此外,由于玄奘将显扬论与显扬圣教论颂分别译出,以致引起学界对于论、颂之作者是否为同一人之议论。日本学者宇井伯寿主张显扬论为世亲所作,显扬圣教论颂方为无著所作。其所提论点之一,谓南朝陈代真谛所译之三无性论相当于显扬论中成无性品之长行释文,而三无性论与同为真谛所译之转识论,皆属于无相论之一部分,又转识论为世亲三十唯识颂之同本异译,故知无相论为世亲所作;复由此推知显扬论当为世亲之释文。

栴檀香身陀罗尼经

栴檀香身陀罗尼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诵者,得见观自在菩萨,亦治恶癞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