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辅

赵辅
  • 姓名:赵辅
  • 别名:字良佐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凤阳(今属安徽省)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486年
  • 民族族群:

赵辅(?—1486年)明中期将领。字良佐,凤阳(今属安徽省)人。袭职为济宁卫指挥使。景帝即位,尚书王直荐其有将才,擢都指挥佥事,充左参将,守怀来(今怀来东南)。天顺初,入右府任事。成化元年(1465年)以中府都督同知拜征夷将军,征讨湖广、广东瑶乱。十一月兵至浔州(今广西桂平)诸水陆并进,克大藤峡,还封武靖伯。三年总兵征迤东,与都御史李秉从抚顺深入,连战有功,晋侯。八年鞑靼屡犯边,命其节制陕西、延绥、宁夏三镇兵往御,无效,还师被劾。十二年解职居家。二十一年(1485年)卒。赠容国公,谥恭肃。儿子赵承庆,袭爵后协守南京。曾孙赵光远,镇守湖广。赵辅俊辩有才,以武职能文,但好结权幸,屡遭弹劾。但赵辅深得明宪宗朱见深的宠爱,朱见深从不过问赵辅的罪过。有《平夷赋》传世。

赵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精神分析新论

精神分析新论

收录四部分内容。1.《精神分析新论》完成于1933年,虽然是弗洛伊德在他1932年所做的演讲基础上成书的,但却是他在《精神分析导论》发表后经过15年研究实践和反思的成果。2.《精神分析五讲》于1910年首次刊出,是由弗洛伊德1909年应邀为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所做的五次演讲稿汇集而成,它从叙述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研究癔症开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观察事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关于宣泄法、压抑、梦、失误、性欲和移情等重要思想与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3.《精神分析运动史》发表于1914年,该文是对精神分析产生、发展和分裂过程的历史总结。4.《精神分析纲要》发表于1940年,它既是向读者介绍精神分析基本原理的指南,又是弗洛伊德对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精神分析理论全面而精辟的总结。

银汉双星

银汉双星

小说,张恨水著。主要讲述了单纯美丽的“无愁仙子”李月英在“浪子”杨倚云的追求下,喜欢上了杨倚云,但杨倚云后来另寻新欢,月英经过这一段感情离开电影界重新与父亲过平静生活的故事。

长恨歌

长恨歌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12月。诗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名篇。对它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从作者的构思看,旨在讽谕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玄宗为戒,不要因“重色”而荒淫误国,造成“长恨”。全诗分为两大部分。从开头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1部分。写安史之乱前的玄宗和贵妃,着意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第2部分写“长恨”本身;着意表现他们的相思。前一部分重在写实,后一部分重在虚构,二者紧密结合。全诗故事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流畅,抒情气氛浓厚,具有和谐美,是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名篇。后代戏曲《梧桐雨》和《长生殿》等皆受其影响。诗见《白氏长庆集》卷12。

毗尼珍敬录

毗尼珍敬录

律学著述。明崇祯六年(1633)广承辑录,广镐、大真参订,智旭会补。二卷。系唐怀素集《四分比丘戒本》的注释书。据书首序文称,袾宏撰《梵网经菩萨戒义疏发隐》而未释《四分戒本》,故广承辑录本书,以“补祖缺而善继师志”。序文后有《戒相图》及智旭的《戒相摄颂》。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起信论义疏

起信论义疏

凡二卷。又称起信论义疏。隋代昙延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疏,现今之流传本仅余卷上,其卷下内容与新罗元晓之海东疏相同,故卍续藏仅收录其卷上。内容分为三门:(一)辨大意,(二)解题号,(三)入文解释。

钵兰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

钵兰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除恶魔鬼神,及消除灾害疾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