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

- 姓名:张根
- 别名:字知常,号吴园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南宋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062
- 逝世日期:1120
- 民族族群:
张根(1062-1120),南宋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字知常,号吴园。元丰进士。任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元祐六年(1091)以通直郎致仕。建中靖国元年(1101)以孝行著闻,召对,请罢杭州制造局,历任杭州通判、提举江西常平、淮南转运使,力陈花石纲之弊,责安置郴州(今属湖南)。后还,以他勋封益国公。宣和三年(1121)卒,年六十,谥忠定。
张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魔山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情节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瑞士某高山结核疗养院里。主人公汉斯·卡斯特罗普是个商人之子,大学毕业后来到疗养院看望生病的表兄。他本来只打算在这里逗留3个星期,可是他发现自己也患有肺病,便在这里一住7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所疗养院被人称作“魔山”,实际上是本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精神世界的缩影。在这里疗养的有德国人、意大利人、荷兰人、俄国人以及欧洲其他各国的人。他们没有工作,没有职业,没有家庭,没有孩子,不参与政治经济生活,只是靠着股息和年金,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宁静的疗养生活给一切衰败、病态的东西蒙上一层迷人的面纱,诱人远离现实,对人生进行各种空洞的议论。汉斯在这个病态的世界里昏睡了7年,最后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声给震醒,企图把帝国主义战争当作摆脱这种精神状态的出路。但是这也只能把他推向毁灭的深渊,在小说结尾,汉斯穿着军大衣,消失在手榴弹的阵雨中。小说出版于20年代,是对那些逃避现实的人发出的警告,让他们小心,不要使自己与煽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动势力联系在一起。
雅舍小品
梁实秋著。散文集。1949年台北正中书局出版。本书除序外,收入《雅舍》,《孩子》《音乐》、《信》、《女人》、《男人》、等散文,是作者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创作的。这些作品是梁实秋倡导真实流畅的文学,而受到左翼作家批判的“无言的抵抗”。正如作者所述:“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集中作品谈论生活、人生、艺术,题材广泛,角度新颖,表现了作家在苦难中寻觅诗意,达观的人生态度。表现出作者“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自我陶醉的处世哲学和超功利的审美态度。显示出作家深受道家的人生观,美学观的影响。但因为这些作品产生在国难当头的岁月,不能不说具有一定程度的虚无消极性质。梁实秋的散文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境界,所以,这些作品简繁得当,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其语言、文情莫不适中,声韵配合,读来琅琅上口。作品思路宽广,旁征博引、融会贯通,集文人散文和学者散文的特色于一体,机智闪烁,谐趣迭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朱光潜曾评价说:“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此书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至今发行50余版,创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记录。
哈弥野史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五卷五回。题“东岳道人编演”。东岳道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中后期。现仅存清抄本,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风陵文库。在渤海之东九千七百余里有个人皮国,国王哈弥大王,令文武众臣选取一个品貌端正、人物标致的西宫妃子,北法司木见景主动进言,愿意担当此任。木见景共有五个女儿,三女儿年方十八,长得袅娜娉婷,喜穿青色衣服,故称青衣女。但她生性放荡,与家奴志儿私通,被父母撞见,木见景为避免家丑外扬,决定将三女儿献给国王作妃子。
东坡乐府笺
苏东坡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词人,历来深受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关注。《东坡乐府笺》由清代著名学者朱孝臧编年校注,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作笺,是当今研读苏词不可或缺的文本。本书书首汇集《东坡先生墓志铭》、东坡词评等苏轼研究相关材料。正文部分包括本文、校记、朱孝臧注、龙榆生笺等内容。苏词本身之优美精彩固不必说,朱、龙二位大家的笺注考证详实、注解精到。引次据商务印书馆1958年本,重新整理,读者极便检索。相信它的出版会受到广大苏轼研究者、爱好者的欢迎。
江月松风集
元诗别集。12卷。钱惟善撰。《四库全集》曾据山东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江月松风集》明人未见著录。明人论钱惟善诗,主要依据赖良《大雅集》中选入的数首,钱惟善本人手录《江月松风集》原藏于练川陆氏,后归嘉兴曹溶,清康熙年间,金侃自曹溶家抄录1部,顾嗣立据金侃抄本选入《元诗选》初集。此即《四库全书》本。卷首有后至元四年(1338)陈旅序,后至元五年夏溥序。本集12卷,未按诗体编次。所收诗篇仅限作于元代,元未明初的诗未收入。清光绪年间刊印本集,在卷末又附录有《江月松风集补遗》及《江月松风集附文》。他的七律,如《述怀》、《怀陈子敬王子仁》,苍凉沉郁,工力颇深。他的绝句,如《张园杂赋二首》、《西湖竹枝词》清婉温雅,耐人寻味。钱惟善主要从身边事物中寻找诗材,很少涉及社会重大事件。他是杭州人,集中有不少描写杭州及西湖风光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玄奘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玄奘》孙毓修著。玄奘, 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代佛教学者、翻译家、旅行家,唯识宗创始人之一。本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后遍访名师,精通经论。因感国内众说纷纭,决心西行赴天竺求法,以释所惑。行程五万里,历时十七年,名震五竺。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又记旅行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和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中亚等地古代史地以及从事考古的重要资料。中国民间根据其经历演绎创作出不少文艺作品,著名的有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