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伦炯

陈伦炯
  • 姓名:陈伦炯
  • 别名:字次安,号资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同安县安仁里灌口人
  • 出生日期:约1685
  • 逝世日期:1748年
  • 民族族群:

陈伦炯(约1685~1748年),字次安,号资斋,同安县安仁里灌口人,后居于厦门。他的父亲陈昂青年时就从事海上贸易,对海岛港门的风潮险易很熟悉。少年的陈伦炯,跟着父亲在海上穿涛踩浪,对海上情况有一定了解。为诸生的时候,又博览群书,特别是有关外国夷情土俗,洋面针更港道等书籍,更是详加阅读,留心记识。父亲死后,陈伦炯承袭父荫,召充为皇帝宿卫。有一次康熙帝问他外夷情况,他对答如流,并与地图所示一一相符,得到康熙帝的赏识。


康熙年间,施琅-湾,他应征为导航,叙功官至广东副都统。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在台湾起义,陈伦炯参与镇压。半年后,叙功授职台湾南路参将,请建凤山县城。雍正元年(1723年)署安平协副将,第二年调台湾水师副将,建筑海堤保护安平城,雍正四年补台湾总兵。任内励己率属,时有“总镇清廉补破靴”的民谣流传。以后历调广东高、雷、廉三镇总兵,江南崇明、狼山两镇总兵。乾隆七年(1742年)升浙江宁波水师提督,都有好的政绩。


陈伦炯由于对海洋的特殊兴趣及多年的观察研究,在海洋地理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其著作有《海国闻见录》,它详细记载了台湾及其附近岛屿的自然、人文地理状况,是一部有较高史料价值的著作,广传于世.书中收入《大西洋记》、《小西洋记》、《东洋记》、《东南洋记》、《南洋记》、《南澳气记》、《昆仑记》及《天下沿海形势录》.这些著作提供了丰富的海洋地理资料,被后人所引用.

陈伦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上皇西巡南京歌

上皇西巡南京歌

组诗,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赞美,全方位展示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殷殷怀念和对唐玄宗的深刻讽刺。全诗气势恢宏,情感复杂,内容丰富。其微言讽喻,以小见大的方式,继承了乐府精神;而次第叙事,首尾完整的结构,则开启了七绝联章的纪事之法。

琵琶行

琵琶行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元和十一年,时作者被贬为江州(州治今江西九江)司马。作者通过对琵琶女沦落身世的描绘,抒发自己遭贬谪后的悲愤之情。并把自己和琵琶女相比,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她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底层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故事情节完整,抒情意味浓厚,诗人善于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又善于把对现实的感受和炽烈的情怀,倾注于景物、环境的描写中,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比喻新颖精妙,声情并茂,极为后人推崇。诗见《白氏长庆集》卷12。

大黑天神道场仪

大黑天神道场仪

中国僧人所撰典籍。着者不详。卷数不详。宋代大理国阿吒力僧用科仪。 本科仪无题名,内容未见於历代大藏经,现标题为整理者拟名。 本科仪1956年8月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凤仪北汤天董氏宗祠发现,现藏云南省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依原卷制有缩微胶片,但有错简。 本科仪与大理国写本宗密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分抄於同一蝴蝶装纸册的两面,周泳先、杨延福在五十年代整理时认为後者为大理国写本,而前者则是明人所抄。事实上宗密撰《圆觉疏》是抄写在两个内容不相衔接的断卷的背面。因为两个断卷尽管字体同一风格,但前一部分为《大黑天神道场仪》,有朱笔批点,後一部分为《广施无遮道场仪》,无批点;宗密撰《圆觉疏》除现存写本残缺一页而缺160字外,内容前後一贯。故可以推断本科仪与《广施无遮道场仪》的抄写年代,比大理国写本宗密撰《圆觉疏》要稍早。 本科仪对七种大黑天神和白姐圣妃的形貌有详实的记述,是研究中国佛教早期科仪和大黑天神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云南大黑天神与白姐圣妃的第一手资料。

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攞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

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攞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

摄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攞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三卷,唐善无畏译,日本慧光题记,略云摄大毘卢遮那念诵仪轨,世称摄大轨。上卷尾题摄大毘卢遮那供养方便仪轨卷第一,中卷内题摄大毘卢遮那大菩提幢诸尊密印幖帜曼荼罗仪轨卷第二,下卷内题摄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悲胎藏转字轮成三藐三佛陀入八秘密六月成就仪轨卷第三。缩馀、大正八五〇补录。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尾题无龙王二字,编号一二〇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梵名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opades/a 。凡三卷。有二部:一为,无着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为,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为解释本经之弥勒菩萨偈颂者。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金刚般若经论、金刚般若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本书为无著所造之金刚般若经论颂之注释书,与唐代义净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系同本异译。然无着别造有隋代达磨笈多所译之金刚般若论(又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二卷或三卷),故本书所注释之金刚般若经论颂传为无著所造,恐系二者混淆之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