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道

- 姓名:陈悦道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陈悦道,元代人,撰有《书义断法》六卷。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
陈悦道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秋疟指南
疟痢专著。2卷。林天佑(德臣)著。刊于1910年。作者依《灵枢》、《素问》为经,张仲景书为纬,兼研先祖医案,结合己验而成此书。上卷言治疟之寒热,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一症一方,条分缕析;下卷论治疟之单热,自制救阴逐暑饮等方。末附经验鼠疫证治,医家小说等。此书于1923年收入《三三医书》中。
种杏仙方
方书。4卷。明龚廷贤(云林) 辑。刊于万历九年 (1581年)。汇辑各科单验方,按病证分为中风、中湿、脾胃、伤食、痰火、咳嗽等90门。每门首为七言歌诀四句,略述每病辨证、治疗要领。卷末附“经验秘方”,详介桃源龟龄延寿丹、紫霞丹等的配制和使用。现存初刻本、其他明刻本及日刻本等。
本草新编
成书于1687年。清代陈士铎撰,日本宽政元年(1789年)东园松田义厚翻刻本(卷1刻本,卷2、卷3、卷4、卷5均抄本)。该书采用问答的形式,讨论药物的临床应用,配伍等。主要是著者的心得,体会及个人见解,回答问题详尽而透彻。书中某些药其炮制与药性有关时,方提出来进行讨论。书中认为古人常提出的“饭上蒸”,是为了克服忌铁锅而又要用铁锅,采用的补救方法。对酒制白芍,乳制茯苓,首乌熟用和黄芪蜜炙等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芍药正取其寒以凉肝之热,奈何以酒制,而使之温耶”;茯苓“若过用乳制,则通利之性反失”;“黄芪原不必蜜炙也,世人谓黄芪炙则补而生则泻,其实生用未尝不补也”;何首乌“蒸熟能黑须发,但最恶铁器,凡入诸药之中,曾经铁器者,治其以前味,绝无功效……惟生首乌治疟,实有速效,治痞亦有神功,世人不尽知也,虽然首乌蒸熟以黑须发,又不若生用之尤验,盖首乌经九蒸之后,气味尽失,又经铁器全无功效矣,不若尽以石块敲碎,晒干为末……共捣为丸,全不见铁器,反能乌须发……有些体轻之药如淫羊藿,蒲公英等,需用剂量大,体轻占体积大不好携带,该书提出制成煎膏,缩小体积,以便于带出,配方用。例蒲公英“夫蒲公英煎膏,实可出奇,尤胜于生用也,而煎膏之法若何,每次必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将渣滤起不用,止用汁……俱取清汁,入于大锅内,再煮至浓汁,然后取砂瓶内盛之,再用重汤煮之,俟其汁如蜜,将汁倾入盆内,牛皮膏化开,入之搅均为膏,晒之自干矣,大约浓汁一斤,入牛皮膏一两,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取膏七斤,存之药笼中,以治疮毒火毒尤妙,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止消用二钱,再简妙法也。无鲜草可用干草,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矣”。
花部农谭
古典戏曲论著。1卷。清人焦循著。李斗《扬州画舫录》说:“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农谭”,即农家人的谈论。这部论著是焦循于柳荫豆棚之下和农人“闲谈”的记录。谈锋主要针对花部所演的10部著名戏剧,就其本事和故事来源、梗概做了论述。这是花部兴起后,较早的一部专门评论花部戏曲之作。当时(尤其是上层人物)只重雅部——昆曲,对于花部不屑一顾,认为其鄙俗粗疏。可是焦循在前言中却说道:“花部者,其曲文俚质,共称为乱弹者也,乃余独好之。”他认为昆曲谐于律,而听者不看戏文,则茫然不知唱的是什么。可是花部“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花部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农叟、渔父,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所以他对于花部10部名剧大加称颂,如认为花部《铁丘坟》有昆曲《八义记》所不能及者。还指出大众喜爱花部戏剧,“前一日演《双珠·天打》(昆曲),观者视之漠然;明日演《清风亭》(花部),其始无不切齿,既而无不大快”,“归而称说,浃旬未已。彼谓花部不及昆腔者,鄙夫之见也”。
鬼与人心
现代话剧本集。胡也频著。上海开明书局1928年4月初版。收话剧4篇:《鬼与人心》(2幕剧。初刊1927年7月7日至12日北平《晨报副刊》)、《瓦匠之家》(独幕剧。初刊1927年5月2日北平《晨报副刊》)、《洒了雨的蓓蕾》(2幕剧。1927年2月28日作)、《狂人》(3幕剧。初刊1927年7月22日至29日北平《晨报副刊》)。《鬼与人心》写北平某财政机关职员唐其涛病休在家,其妻孟素棠为了生活和给丈夫治病,瞒着丈夫到妓院卖淫。唐其涛病愈后逛妓院,同素棠相遇,当面训斥妻子“不要廉耻”、“自甘堕落”。素棠无比愤怒地控诉旧社会男人对女人的残酷无情,痛恨自己的牺牲太大了。《瓦匠之家》写瓦匠王吉顺不如意的家庭生活。《洒了雨的蓓蕾》写青年大学生江文辉同慧珠恋爱,遭到慧珠的父亲反对。慧珠父亲强令女儿约文辉在公园同他相见,相见后发现两家原是世交,而文辉的善于词令,又很快博得慧珠父母的欢心,一场气氛紧张的相见变为洋溢着欢乐的结局。《狂人》写女郎曼丽深深地爱着青年音乐家丹莱,但丹莱真诚地爱着她的妹妹梨娜。梨娜也深深地爱着丹莱,又很爱她的姐姐,为使姐姐摆脱痛苦,她宁愿牺牲自己,写信给丹莱拒绝他的爱情,结果反而导致了曼丽刺死丹莱又自杀身亡的悲剧。
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元翰林学士安藏译,有二十二像,每像有七言颂四句,后有结偈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