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夔

- 姓名:吴彦夔
- 别名:字拙庵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彦夔,生平居里不详。字拙庵。南宋人。辑有《传信适用方》2卷,刊于淳熙六年(1180年)。该书中记载了200余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如白蒺藜子:炒,以新(砖)二片,磨去刺。半夏:汤洗七遍同生姜杵作饼子。另切作四破先以汤洗七遍,却用萝卜切成大片拌匀,用水慢火煮,直候尝其味不袭人方止,焙干,去萝卜不用。
吴彦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皆大欢喜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取材于洛治的《罗瑟琳德》和传奇故事《甘末林》。法兰西某公国的公爵被弟弟弗利德里克篡位,被放逐到阿登森林。公爵的女儿仍留宫中陪伴堂妹西莉亚。已故大臣罗兰爵士的长子奥列弗不遵父嘱,虐待幼弟奥兰多。罗瑟琳一见奥兰多便产生了爱情,不久,她也遭到放逐,便和西莉亚扮成牧人兄妹奔入阿登森林,奥兰多弟兄也先后来到森林,受弟弟感化悔改的奥列弗爱上了西莉亚,大家一起来到流放公爵身边,正高兴地举行婚礼时,有人报告:率军前来准备消灭流放公爵的弗利德里克,在某高僧的点拨下,看破红尘,决定潜心修道,将爵位归还兄长。与罗瑟琳姊妹、奥兰多弟兄同时举行婚礼的还有小丑试金石与村姑奥德蕾,牧羊青年西尔维斯与菲苾,真是皆大欢喜。
半轩集
十四卷。明王行(1331—1395)撰。王行,字止仲,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少授徒于城北齐门。洪武初,有司延为学校师。后馆凉国公蓝玉家。蓝玉荐之太祖朱元璋,得召见。蓝玉诛,王行亦坐死。事迹具载 《明史·文苑传》。著有 《樯园集》、《四六札子》、《止仲词稿》、《通意宜资》等。王行死后,其作收于孙肯集内,直至弘治四年(1491)才由张习刻印别行。前有洪武二十四年(1391)金文征序,张习跋及杜琼撰写的传、邹亮的传跋。是集凡十四卷。王行善文,其文踔厉风发,纵横跌宕,极尽驰骋,颇肖其为人。其诗亦清刚肃爽,清新可诵,王行亦善山水,时人称之为王泼墨。在北郭十子之中 (案 《明史·文苑传》载,王行与高启、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号北郭十友,亦曰十才子),与高启称为劲敌。就文论文,不能不推一代奇才。有两淮马裕家藏本。是集被收入 《四库全书》,此外还有多种抄本行世。
周易参同契
道教经典。简称《参同契》。亦称《古文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三卷。参“太易”、“黄老”、“炉火”,“三道由一,具出径路”,故名。其内容是借乾、坤、坎、离、水、火、龙、虎、铅、汞等法象论述炼丹修仙的方法,兼及内外丹,但重点是内丹。书中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皆由阴(坤、雌)阳(乾、雄)的交媾,使精气得以发舒的结果。指出欲求长生不死必须顺从阴阳变化,掌握坤乾六十四卦运行规律来从事修炼,即所谓炼丹。该书对道教修炼之术与宋代理学都有影响,在中国科技史上亦有较重要地位。注释本有四十余种,多收入《道藏》第621至629册。最著名的注本有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三卷,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三卷;《释疑》一卷,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三卷。
抱朴子
东晋葛洪撰著的一部杂家著作。葛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其书。全书共七十卷,其中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言及“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rang)邪却祸之事”,思想内容属道家,是现存体系最完整的“神仙家言”,对道教理论有一定的发展,是研究道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其中《金丹》、《黄白》、《仙药》等篇研究用矿物炼丹药,炼金银,用植物治疗疾病等,对化学和药物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外篇详谈人间得失,世事臧否,思想倾向属儒家,对当时官场内幕、贵族的残暴以及社会的伪善等揭露颇多,是研究当时社会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因本书基本上以道家思想为主,故道家将其奉为经典,并收入《道藏》“太清部”。本书内、外两篇,原本各自分别刊行,后《道藏》虽将两篇兼收,但却于二者之间插入《抱朴子别旨》一篇,故仍未合为一部。明代刻印本书时因不明此理,将其分为三种,总名为《抱朴子》。本书现有《道藏》和《四部丛刊》本。参考书有清俞樾《读抱朴子》、孙诒(yi)让《抱朴子校注》。
弘道书
明清之际费密著。分上中下三卷,十五篇。统典论,辅弼录论,道脤谱论,古经旨论,原教,圣人取人定法论为上卷;礼乐祀典议五篇及先王传道述,圣门传道述,吾道述为中卷;圣门定旨两变序记一篇为下卷。又有附表十张,图三幅,分表一张。主旨在说明儒家文、行、忠、信四教并非“高远绝伦杳渺难知之微妙”(《卷中》),它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兵农礼乐中。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同上),“欲不可纵,亦不可禁者也”(《卷上》),反对宋儒的禁欲主义。主张“道”须“致用”,反对空谈道德性命的理学。除收入《费氏遗书三种》,另有怡兰堂校刊本。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卷,明王肯堂集解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