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藻

- 姓名:陈藻
- 别名:字元洁,号乐轩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长乐(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陈藻,宋代诗人。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师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复传门人林希逸,共倡伊、洛之学于东南。家贫,移居福清横塘,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浮游东南,崎岖岭表,归买田数亩,又为人夺去。屡举进士不第,布衣终身。后林亦之四十年卒,年七十六以上(刘克庄谓其卒年七十五,然陈藻《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自云“头颅七十六,见此忽何缓”)。景定四年,赠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理宗本纪》)。著有《乐轩集》八卷,门人林希逸编、刘克庄序,以抄本传世,今存清抄本、《四库全书》本。集中所载各体诗,粗率真朴,自抒性情,所谓“群诮鄙俚,自谓奇崛”(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其文讲究锤炼字句,不主宏放,阐学明理,不求希世苟合(刘克庄《乐轩集序》),师法林光朝《艾轩集》,虽“蹊迳太僻,不免寒瘦之讥,然在南宋诸家中,实亦自成一派”(《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九)。《全宋诗》卷二六六六至二六六八录其诗三卷。《全宋文》卷六五一八至六五二○收其文三卷。事迹见刘克庄《乐轩集序》、《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八、《宋元学案》卷四七、《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
陈藻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鲁滨逊学校
儒勒·凡尔纳所著科幻小说。合众国公开出售距旧金山三天路程的太平洋上的一个荒岛——史班瑟岛。多年前在加利福尼亚掘到了第一桶金的威廉成了这次竞拍的赢家。戈弗雷是威廉的外甥,执意与他一同前往。不料海上轮船失事,戈弗雷被抛到了史班瑟岛。昔日对人生感到厌倦的戈弗雷却在生存的严峻考验下逐渐磨练成了一个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青年。然而,各种各样的灾难接踵而来,就在年轻人被熊熊烈焰围困之际,威廉率队赶到,救出他的外甥。凡尔纳善于在故事结束时为读者揭示一个意想不到的谜底:戈弗雷所经受的许多考验是他的舅舅威廉为考验他而精心策划的;同样出乎意料的是,岛上突然出现的那些几乎将戈弗雷置于死地的猛兽,却是他在竞拍史班瑟岛时的竞争对手——亿万富翁塔斯基纳为骚扰他的产业的恶意报复。
老学八篇
《老学八篇》是国学大师陈柱先生老子研究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包含八篇文章,分别对老子的生平、文辞、学说、思想以及老子后学庄子与韩非子的老学进行提纲挈领的阐释,总结了前人关于老子以及《老子》文本的大量研究成果,根据各个版本重新厘定了《老子》各章的文字内容。在书中,陈柱对老子的生平,老子在文学、哲学上的成就、庄子学说与老子学说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富有个性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早期中国道家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并且在文字训诂上也颇费了一番研究的工夫。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儿科著作。清吴谦等撰。一卷。谦有《医宗金鉴》已著录。是书即《医宗金鉴》之卷六十,刊于乾隆七年(1742)。约一千四百字。论述“鼻苗”的种痘方法及有关事宜,设有种痘要旨、选苗、调摄、禁忌、旱苗种法、补种、治法等十余则。内容简要,可供参考。有乾隆七年武英殿刻本及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武英殿刊本影印本及一九六三年铅印本。
江湖怪异传
《江湖怪异传》是平江不肖生的作品,成书于1923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共21章,计六万字。书叙作者家乡湖南巫风等事。湖南素多迷信,尤尚巫术,书中所举光绪年间诸案例:贡院中之悬尸、三件巫蛊杀人案等,多与排教、师教、诸天教徒勾结恶人诈骗钱财有关。三件巫蛊杀人案经官方审理结案。贡院中之悬尸一案,官方审理为死者自缢结案。时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盛行,长沙城里一班公子哥儿组织的顽意团,便研究起侦探术来,对悬尸一案颇多怀疑,经多方分析、调查,渐露端倪。民元伊始,顽意团一班人因从军有功,傅继祖掌管湘潭县,谭延寿在军务厅,公孙宾之在民政司,重新侦察此案,终于水落石出,将谋财害命的凶手枪毙完案。书内铺排“打猖”大典,斗黑山圣母,广东老妈子行魇术,关大雄“巫蛊杀人”,许多奇奇怪怪情节,或由著者正面道来,或从罗满口中侧面说出,写得恍恍忽忽,若真若幻。在诸语怪说部中,彼实独具一格。尤其全卷以顽意团侦破彭礼和“被鬼迷死”案贯始终,处处悬念,层层揭迷,侦探小说味颇浓,又为行文增色。要之,该作溶语怪、侦探于一书,异于《江湖奇侠传》合语怪、义侠于一卷,亦可谓不肖生别开生面之作。《序》称:“《江湖怪异传》……盖与《江湖奇侠传》同体而异事也。”斯言非尽善。
蒋士铨传
蒋士铨是我国清代乾隆年间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其一生诗文词曲无一不工。本书以蒋士铨生平为线索,以饶有兴味的真实故事为表现形式,重在体现蒋士铨先生的人格、信念、气节。以散文体的叙事方式,按照人物命运的走向、脉络,结合蒋士铨先生的戏曲及诗文成就,努力做到全方位展现蒋士铨先生高深渊博的学识素养和学问根基。蒋士铨一生坎坷,早年随父游学山西等地,后归铅山参加科举考试,于三十三岁中进士。其性情刚介耿直,在翰林院编修任上,拂袖而去,遁身扬州等地任教十余年。母亲去世后,回到南昌。后闻乾隆帝传召,古稀之年进京,才三年,因病重归故里,于南昌筑藏园栖身,后于藏园瞑目离世。
黄河青山
本书是黄仁宇先生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追忆其平生经历与学术志业的奋斗过程:早年投笔从戎,壮年在美打工、求学、任教、著书立说;并阐明其历史观点的形成与演进,检讨中国近代革命和统摄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大历史观”。文字浅显明白,人事交融,前后穿引,几既细腻又壮阔,风格独特。读者可藉由这本回忆录,进入黄仁宇先生人格与思想之广大天地,一窥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