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淮

杭淮
  • 姓名:杭淮
  • 别名:字东卿,号复溪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宜兴(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462年正月十四日
  • 逝世日期:1538年九月八日
  • 民族族群:

杭淮(1462年正月十四日-1538年九月八日)明代诗文作家。字东卿,号复溪。宜兴(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中,历云南提学副使,为发展边疆地区的文化起过一定作用。累官至右副都御史,致仕。他性好吟咏,与其兄杭济并负诗名,并与李梦阳、徐祯卿、王守仁、陆深等人,递相唱和。著有《双溪诗集》8卷。其诗学观与前七子相近。他的五古颇有汉、魏风范,写得雅健格清,如《送王文熙守制还家》、《再过浪沧桥》、《见李介庵卷因念其人赋此诗》等,都有如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所评论的特长:“双溪诗极其遒炼,如茧丝抽自梭肠,似涩而有条理。”其近体诗也有盛唐的韵味,写得意境浑成,如《雨中登楼》:“节序黄梅候,朝阴午不开。浮云暗山去,急雨洒城来,高艳红葵湿,低翔白鹭回。洗心亭咫尺,烟霭拥层台。”陈田《明诗纪事》评论说:“东卿诗,不事叫嚣,自饶古格,在七子派中,与大复(何景明)、昌谷(徐祯卿)为近。”

杭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雍正山东通志

雍正山东通志

清岳浚修,杜诏等纂。三十六卷。岳浚,字厚川,四川成都人,山东巡抚都御史。杜诏,字紫纶,江苏无锡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是书始修于雍正七年,成于十三年,乾隆元年梓行。又有《四库全书》本、道光十七年补刻本。卷首有序、凡例、图考。正编三十六卷:卷一典谟;卷二星野;卷三建置:卷四城池;卷五疆域:卷六山川;卷七形胜;卷八圻封;卷九古迹;卷十巡狩;卷十一阙里;卷十二田赋;卷十三盐法;卷十四学校;卷十五选举;卷十六兵防;卷十七驿递;卷十八河防;卷十九漕运;卷二十海疆;卷二十一秩祀;卷二十二桥梁;卷二十三风俗;卷二十四物产;卷二十五职官;卷二十六公署;卷二十七宦绩;卷二十八人物;卷二十九列女;卷三十仙释;卷三十一方伎;卷三十二陵墓;卷三十三五行;卷三十四经籍;卷三十五艺文;卷三十六杂记。康熙十三年山东曾修通志,因迫于期限,时间仓促,康熙通志多因袭明志,质量不高。此次纂修,于康熙通志多有改革。如宦绩、人物以经史所载者,不再收录。而于建置、兵防、河防、漕运、海疆、田赋、盐法等与清代政治军事经济制度有关内容,则详为补辑,是一部有较高资料价值的志书。

汉天师世家

汉天师世家

汉天师世家,明洪武年间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撰,永乐年间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删定,万历三十五年(1607)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全书四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张天师家谱。书中收集史书、道书、外书及传说资料,编成一部历代正一道天师之家族世系史。上起张氏始祖西汉留侯张良、东汉祖天师张陵,下至明代第四十九代天师张永绪,皆逐一记述其生平履历、奉道事迹及有关著述。并且记述历代皇室之封号及有关册封之制诰、赞文等。其中第四十二代至第四十九代当经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增补校订。这一传法世系从张鲁以后至隋唐一段史载不详,五代以后特别是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后,统治者封赐增多,史有明载。本书前后有宋濂、苏伯衡、周天球、喻文伟等名儒官僚之序文。宋濂并且增补张良以上张氏家族世系。继《汉天师世家》之后,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又于民国年间撰《补天师世家》,增补了五十代天师张国祥至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音政)之事迹。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分作十章,言斋戒静思以修持身心之法。内称形、气、神为人生三要素,三者互为依存,「神逝则气败、气败则形亡」。故学道者应修身正心,爱神守气。其修持之法则为斋戒静思,反听内视,使内心清静,仪容整肃。又称斋直乃治身正心之要法,斋以整肃,直以正心。「斋戒以关内寇,威仪以防外贼」。此种理论出自南朝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本书当系后人据该书「法烛叙」篇改编而成,故名《法烛经》。

南北朝杂记

南北朝杂记

该书杂记南北朝和隋唐间人物的言行趣事,重在孝行、才略、口辩等方面,可补正史及《资治通鉴》之不足,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一千多年以来,《楞严经》在东亚大乘佛教国家评价极高。本经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即在于经中最后部份:即本书所讲解的,由五蕴所生的五十种阴魔的境界。书中对每一蕴讲了十种境界。每一种境界中,都指出了该修行人所经历过的心理上的现象,及引起该种现象之原因。也指出了该修行人由于执著境界,而生起的种种困难,及对此境界之误解。… 那些著魔境界的起因,是由于不持守戒律;这个重要的起因在本书中充分发挥。修习禅定的人,若要在平定上有所进步的话,其先决条件就是要断淫、杀、盗、妄。不然,其结果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见,身心内外都会引起魔著。… 本经中对盲修瞎炼的人、邪知邪见的人、滥用神通的人,以及邪师的误导,描绘得特别明确而生动,因此对某些人就造成很大的威胁。… 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对佛教修行人而言,是很独特而有价值的指引。宣公上人对本经的讲解价值也在于此。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佛在补陀洛迦山,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总持王菩萨请问于佛?佛云:是观世音菩萨,为欲安乐众生,故密放光。观世音菩萨即启白于佛,然后说咒,次为大梵天王,说咒形貌相状,及修行法。佛又为阿难说种种求愿治病方法,及略说四十手功德。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亦各说一咒,护持行人。此即流通本大悲咒也,四明尊者依经设立行法,自宋至今,如说修者,效验非一,所贵深信笃行,自修自证,傥涉世谛流布,则名盛而实衰矣,可不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