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恩

基恩
  • 姓名:基恩
  • 全名:亨利·乔治·基恩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伦敦
  • 出生日期:1781年9月30日
  • 逝世日期:1864年1月29日
  • 民族族群:

亨利·乔治·基恩(Henry George Keene 1781年9月30日-1864年1月29日),1781年9月30日出生于伦敦,是建筑师亨利·基恩的孙子,托马斯·基恩的独子;他的母亲是简,第一代哈里斯男爵乔治·哈里斯的妹妹。他接受过私人教育,部分由雅克-弗朗索瓦·梅努负责。


1798年左右,基恩作为一名学员前往印度马德拉斯管辖区军队,不久后成为阿瑟·威尔斯利上校指挥的旅团的一个印度兵团的副官。1799年5月,该兵团参加了对斯林加伯坦的围攻,基恩带领公司携带云梯参加了突袭(5月4日)。由于健康状况不佳,他于1801年2月通过其叔叔、总司令哈里斯勋爵获得了一份马德拉斯公务员的任命。在短暂访问英国后,他进入了当时刚成立的加尔各答威廉堡学院,接受年轻文职官员的培训。


1804年1月,基恩在威廉堡通过了一级考试。他拥有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优等成绩,并在古典文学、英语作文、法语和伊斯兰法律金奖中获奖,曾在马德拉斯担任过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公开辩论。在马德拉斯加入东印度公司后,他先后担任拉贾蒙德里地区法院的书记官和总统府下属法院的助理书记官。1805年,他前往欧洲,1809年回到印度,在那里他引起了总督乔治·巴洛爵士的不满。因此,他放弃了职位。


1811年11月13日,基恩被剑桥大学西德尼·萨塞克斯学院录取,并于1815年毕业。不久之后,他从印度公务员退休。1817年11月13日,他被录取为学院院士,并于1819年被任命为牧师。在此期间,他与第四代斯坦霍普伯爵菲利普·亨利·斯坦霍普一起访问了欧洲大陆,并会见了奥地利大公约翰和约瑟夫·冯·哈默-普斯塔尔,并与两人保持通信。1819年3月,他未能成功竞选剑桥大学阿拉伯语教授一职。


1824年,基恩成为海利伯里东印度学院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授,后来被任命为教务长。他的名气吸引了众多访客。1834年,他辞去了在海利伯里的职位,搬到坦布里奇韦尔斯居住,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他于1864年1月29日去世。

基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玉燕姻缘全传

玉燕姻缘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府吴县宦家公子侯韬,生性不好读书,惟贪恋酒色。父侯铨做官在外,家中事情乐得自作主张。他在城外买空地,造了一座“南凹小桃园”,日日与一伙帮闲吃喝嫖赌为乐。风乐院名妓柳卿云,当初为侯韬梳笼过,每每劝他潜心读书,题名雁塔,以为自己将来从良之计。无奈良药苦口,侯韬非但不听劝导,反致两人嫌隙。久之卿云遂断绝往来。一日侯韬触动心事,欲会卿云。乃假作斯文,使人骗吕昆至小桃园相会,复假吕昆之名,骗卿云至园中。三人共聚,吕、柳情意相契,不断眉目传情,两心眷恋,乘隙赠物定情,卿云与吕昆一扇坠玉燕,吕昆亦回赠以金钗一支。

白云集

白云集

三卷。元释英撰。释英字存实,号白云,俗姓厉,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是唐诗人厉玄之后人。自幼好学不倦,稍长即以诗为文坛主流。曾出游江湖,与赵孟頫结识。后在天目山出家。著有《白云集》。此集共三卷。前有至元二十九年(1292)牟山献、赵孟頫、胡长孺、林昉、赵孟若等人序。据孟頫序称,其集“凡诗一百五十首,分为三卷。”今存的《白云集》仅有诗约一百首,各卷亦未按体裁分类编次,不知为何人所精选刊行。其诗号称“诗不离禅,禅不离诗”,“超然有出世外之趣”。较为平白自然,不事雕琢,亦缺乏雄浑宏伟之气。有《元诗选初集》本行世。

王心斋语录

王心斋语录

此《王心斋语录》选自日本永嘉元年和刻本《王心斋全集》,分上、下,分别为《全集》卷二、卷三。王艮(1483年7月20日-1541年1月2日),原名王银,字汝止,号心斋,明朝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思想家王阳明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

胡子衡齐

胡子衡齐

明胡直撰。门人郭子章、邹元标校,曾 凤仪、王继明于万历十一年初刻。凡八卷。卷一为《言 末》、《理问》,卷二为《六锢》,卷三为《博辨》、《明中》,卷 四为《徵孔》,卷五、六为《谈言》,卷七为《续问》,卷八为 《申言》。共九篇,篇有上下。此书为其与门人讲学之语汇编。其旨在疏通王守仁之学,但与王守仁亦有差别,特别是对王学泰州学派有所批评。书名衡齐,意谓凡谈理者,当皆以此书为准。《胡子衡齐》表明胡直的思想有家学渊源。其父受王守仁的影响,而驳斥程颐的学说。

选择密要决

选择密要决

五卷。疑为证空著。成书年代不明。本书是事相鈔之一,对《选择集》以定散、念佛、迎接和慈悲、智慧的名义进行了注释。证空在《选择集》的撰述场合,虽然与勘文相关的角色进行了第十三至第十六章段的执笔,但对这一点等没有进行叙述也是疑问。因为是记载关于《选择集》的秘事口传的书籍,所以题为“密要决”。首先题号是来迎,“南无阿弥陀佛”是念佛,“往生之业念佛为先”是定散。全一六章段相当于《观经》正宗分一六观。第一、二章段为假观,第三至第六章段的依报相当于《无量寿经》的唯智慧是定散之机。第七至一二章段的正报相当于《观经》的慈悲智慧,是念佛。第一、第三、第十六章段是《阿弥陀经》唯一慈悲的迎接。《选择集》揭示了“广说众譬”,佛与众生、念佛与来迎是不离的关系。

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

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

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四卷,清杨文会略注并序及题记,出杨仁山居士遗著。见新编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