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臣

赵鼎臣
  • 姓名:赵鼎臣
  • 别名:字承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卫城(今河南淇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赵鼎臣(约1101年前后在世),宋代文学家。字承之,少时种竹于居所之南,自号竹隐畸士,又号苇溪翁,卫城(今河南淇县)人。元祐六年进士。绍圣二年,以真定户曹参军应宏词科试中第。宣和元年,为度支员外郎。三年,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后召为太府卿。鼎臣与王安石、苏轼等人交好,多相唱和,故诗文具有门径。苏轼称赏其“辞源江海浩奔忙,句法风骚森出入”之句,以为“极为雄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二引)。刘克庄谓其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警句巧对,殆天造地设”,推挹甚高(《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五引)。古体长篇如《夜行见怀》、《次韵洪琳父》、《忆昔行送彭子发》,近体如《社日过美之兄》、《塞下》、《郊行三首》都各具特色。杂论文章,如《读酷吏传》、《戒杀辨》、《蝎辨》等篇,能随事而发,击浊扬清,《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文章“刻意研练,古雅可观,亦非俭陋者所能望其项背”(同上)。也能词,但成就不高,《念奴娇》词抒发伤今追昔之感,明沈际飞讥为“以尺牍为词”(《草堂诗馀》正集卷四)。著有《竹隐畸士集》一百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后由其孙赵纲立刊于复州,仅四十卷而止,宋刊本传至明末而亡,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诗文,编为二十卷。《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一首,《全宋词补辑》录其词一首。《全宋诗》卷一三一○至一三一五录其诗六卷。《全宋文》卷二九七四至二九八七收其文十四卷。事迹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五《竹隐畸士集提要》、《宋诗纪事》卷三二。今人姜亮夫撰有《赵鼎臣疑年考》。

赵鼎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社会哲学概论

社会哲学概论

中国瞿秋白(1899~1935)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24年上海社会科学学会编辑的《社会科学讲义》第1~4集上。该书侧重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出“我与非我的关系,认识与实质以及灵魂与自然的关系,……直到如今,这个问题还是哲学中根本问题”。区分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认为二者都是荒谬的。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指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变动意识也随之变动。该书还论述了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指出人类脱离必然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王国,正在于人逐渐认识到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因果联系,认为自由并不是想象中的放纵自流,而乃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达到人的目的。该书初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指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根本的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还论述了事物的质量互变的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总之,该书对于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和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开拓性和奠基的意义。

虺后方

虺后方

方书。明喻政撰。一卷。政字正之,南昌 (今属江西)人。儒而兼医,自称遇异人传授而整理成书,全书约三万三千字。初刊于崇祯七年(1634)。首为四季正脉及收药、制药、煎药、服药等方面内容。次为治疗伤寒、霍乱、血风疮、梅核气、崩漏、小儿疳症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共载方约三百首。选方简炼,药物易得,有一定参考价值。有 《三三医书》 本。

金丹四百字彭好古批注

金丹四百字彭好古批注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以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元,谓之金丹。以身心分上下両弦,以神気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以攅簇五行。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気,是为和合四象。

死生交范张鸡黍

死生交范张鸡黍

元代杂剧剧本。简名《范张鸡黍》。宫天挺著。末本。元杂剧作家大名(开州)的宫天挺的《死生交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独行列传》中的《范式传》。 情节:死生交范张鸡黍 写东汉山阳人范式与汝阳张劭友善,结为生死之交。 范式跋涉千里赴张劭家登堂拜母,张家以鸡黍相待。约定来年张劭去山阳范式家,同样以鸡黍相待。不料,张劭不久即病故。托梦与范式,并告知他的死讯和下葬日期。范式千里迢迢,赶至张家,为张劭主丧下葬,并为之守墓百日。后经第五伦的推荐,官拜御史中丞。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二十一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日本即静分会并跋,实相序,静莲序,宜顺序,玉线序,戒本含注疏记科之五部共会。律学著述。宋元祐三年(1088)撰。系唐道宣《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的注释书。现存宋刻本,并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因师集贤录

因师集贤录

全称《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佛教文集。元如瑛编。十五卷。因师,即高峰龙泉院十一代住持德因,宋末元初僧人,生卒年无考。此书为德因的诗文集,分十四门,即:入坛叙时景门、入坛佛事门、音声佛事门、歌扬赞佛门、陈意伏愿门、荐亡偈赞门、诸般佛事门、诸家伏愿门、总愿碎语门、追荐陈意门、荐亡伏愿门、涅槃法语门、抄题杂化门、自陈情词门。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