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高武
  • 姓名:高武
  • 别名:字梅孤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高武,明著名针灸学家。字梅孤。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好读书,凡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娴习。嘉靖(1522—1566)年间中武举,北上,历览关隘险要。后弃归。晚专精于医,治人多效。尝慨当时针灸多误,遂手铸铜人男、妇、童子各一,以试其穴,推之人身,所验不爽毫厘。又鉴于世人不知针灸源流,不溯其源则昧于古人立法之善,故撰《针灸节要》(又作《针灸素难要旨》、《针灸要旨》)三卷(1519年)。其书以《难经》、《素问》为主,于《难经》首取行针补泻,次取井荥俞经合,经脉孔穴,附以己见。又纂《针灸聚英》(又作《针灸聚英发挥》)四卷,以经络穴法类聚,各病取穴治法、诸论针灸法、针灸歌赋等各为一卷,其所搜采铜人,明堂子午及窦氏流注等书,凡诸书与《素问》、《难经》异同者,取其同而论其异,并加按语,时有新见。又撰《痘疹正宗》,阐发张仲景、钱仲阳、张洁古、李明之、王海藏、朱震亨、刘宗厚及王节斋诸家之说。尚著有《射学指南》等。

高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文定集

文定集

诗文别集。南宋汪应辰撰。二十四卷。应辰,字圣锡,初名洋,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学称玉山先生。本农家子,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高宗为改此名。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侍读。卒谥文定。政治上因主战与秦桧不和,为政多革时弊,少从吕本中,胡安国、张九成诸家学,又与吕祖谦、张栻相善,文章学问具有渊源,表侄朱熹颇引以为重。著有《石林燕语辨》。原有集五十卷,世久无传,明程敏政于文渊阁得旧本,摘抄其要,编为廷试策一卷、奏议二卷、内制一卷、杂文八卷,余散佚。嘉靖中,乡人夏浚列刻时,又附遗事、志传等二卷。清乾隆朝,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载与程本互相比较,删重补缺,诠次为二十四卷,虽仅得原书之半,然其精华略备于是。应辰平生不喜为文,以为不宜敝精神,然每作辄过人,代笔制诰,温雅典实。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木活字本。另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福建刻本、广雅书局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附清陆心源辑目、傅以礼录《拾遗》一卷。今人栾贵明据现残存《永乐大典》又辑得十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可补以上诸本之缺漏。

半江集

半江集

明代诗文别集。赵宽(字栗夫,号半江)著。初由赵宽邑人王思诚在正德间刊刻,凡12卷。前有正德十年(1515)王守仁序、正德十一年费宏序。王守仁序中叹惜其遗稿散佚。嘉靖末在三江毛太史故第发现赵宽手稿1册,其子赵禴掇拾补辑,重刻为15卷本,凡诗8卷、文7卷,并增有嘉靖四十年(1561)徐师曾等序。今存有此刻本。《四库全书》存目著录的即是嘉靖刻本。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评其人说:“栗夫少有声场屋,会试出吴文定(宽)之门,开榜日颇以吴士为嫌,主司召试诗赋,下笔数千言,葩藻夺目,论者乃服。”陈田《明诗纪事》评其诗说:“栗夫集名半江,邵文敬(珪)亦名半江,诗品略相似。”其诗文创作皆有台阁气。

养老奉亲书

养老奉亲书

亦名 《奉亲养老书》、《寿亲养老书》、《养老全书》。北宋·陈直撰,一卷。成书不晚于1085年。书分上、下两籍。上籍载录十六种老年常见病的饮食疗法,方药虽采自《太平圣惠方》、《食医心镜》等书,但颇多心得与发明;下籍论述老年的形证脉候、性气嗜好、宴处起居、忌戒保护、四时摄养之法与用药诸方,多发前人所未发。全书理法一线贯穿,方药大体完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宋元养生家如周守忠 《养生类纂》、张果 《医说》、邱处机《摄生消息论》等,皆争相引用,奉为圭臬;元代泰宁总管邹铉的高祖、叔祖、二母夫人均用此书之法备极荣养,“皆年过九十”,邹铉本人依之调理,亦寿逾七旬。邹铉不仅对陈直尊崇备至,自号“敬直老人”,而且于公元1307年将本书加以整理,续增三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明·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所载方药,亦大抵本于此书。传本有明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年)虎林氏文会堂本、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胡文焕《格致丛书》本、《格致丛书选钞三种》本、经锄堂抄本、民国·唐成之家藏抄本等。陈直,宋神宗 元丰 (1078~1085年) 时人,曾为承奉郎、泰州兴化(今属江苏) 县令。

罂粟花

罂粟花

《罂粟花》(又名《鹦粟花》、《通商原委演义》) 版本:光绪三十三(1907)年自印本。二十五回。 叙述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失败签下南京条约的始末。

菩萨总持法

菩萨总持法

《菩萨总持法》,又名《破相论》、《契经论》、《破二乘见》,中国禅宗僧人所撰典籍,着者不详,一卷。 本文献在内容上与托名菩提达摩所撰的《观心论》有类似之处,因此,两者可能有密切的关系。但在本文献中对「三时说」及「参斗陆升乳糜」等譬喻提出独特的解释,还出现「见性」、「了了见性」及「顿悟」等禅宗南宗特有的术语。因此,对本文献在中国佛教史及中国思想史上地位,有进一步认真研究之必要。关於这一点,可参见田中良昭:《〈菩萨总持法〉与〈观心论〉三》(载《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研究纪要》第45卷,1987年)。总之,本文献与同卷连写的《修心要论》,都是研究中国初期禅宗的重要资料。

赞观世音菩萨颂

赞观世音菩萨颂

赞观世音菩萨颂,唐佛授记寺翻经沙门释慧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