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鷟

张鷟
  • 姓名:张鷟
  • 别名:字文成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
  • 出生日期:约660
  • 逝世日期:740
  • 民族族群:

张鷟[zhuó] (约660—740),唐代文学家。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儿时曾梦鸑鷟降于庭,祖父因以“鷟”名之。高宗上元二年登进士第,授岐王府参军。又八次应制举,皆登甲科。历襄乐尉、洛阳尉、长安尉等职,迁鸿胪丞。四参选,判策为铨府之最。员半千称其文“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故时号“青钱学士”。曾任襄乐、长安等县尉,迁鸿胪丞。性浮躁,生活放荡,不持士行。开元初,为御史李全交所劾,贬岭南,旋追敕移于近处。开元中,入为司门员外郎,卒。(一说卒于龚州长史。)


张鷟自述他曾做过三个梦。一梦五彩大鸟落庭前,因而取名为鷟,二梦祥云覆身,得以高中,三梦穿红色官服,得授五品鸿胪丞。在《朝野佥载》卷三中,他自称:“张鷟曾梦一大鸟紫色,五彩成文,飞下至庭前不去,以告祖父。曰:‘此吉祥也。昔蔡衡云:"凤之类有五,其色赤文章凤也,青者鸾也,黄者鹓雏也,白者鸿鹄也,紫者鸑鷟也。"此鸟为凤凰之佐,汝当为帝辅也。遂以为名字焉。鷟初举进士,至怀州,梦庆云复其身。其年对策,考功员外骞味道,以为天下第一。又初为岐王属,夜梦著绯乘驴。睡中自怪,我衣绿裳,乘马,何为衣绯却乘驴。其年应举及第,授鸿胪丞,未经考而授五品。此其应也。


鷟下笔敏速,出言诙谐,文体浮艳,颇合时好,其文大行一时,声名远播。新罗、日本等国遣使入唐,必出重金购其文。其著述有《朝野佥载》六卷、《龙筋凤髓判》四卷及传奇文《游仙窟》,流传至今。《朝野佥载》主要记载武后一朝事迹,有一定史料价值。《游仙窟》标志着自六朝志怪向唐人传奇转变,内容亦自志怪转为敍人世之悲欢离合,在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游仙窟》于国内久无传世,然于开元时已传入日本,近代方从日本抄录回国。《全唐文》卷一七二至一七五编其文为四卷。《全唐诗》卷四五录诗一首、断句二句。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四九、《新唐书》卷一六一《张荐传》、《朝野佥载》卷一、三、五、六、《大唐新语》卷八。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歌谣

中国歌谣

朱自清著,作家出版社1957年9月出版。共六章,即歌谣释名,歌谣的起源与发展,歌谣的历史,歌谣的分类,歌谣的结构,歌谣的修辞。此书“材料通乎古今,也吸取外国学者的理论”(浦江清《跋记》),对歌谣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都有精当的分析和阐述。认为歌谣生于民间,经多年口头传播,表达了民众的普遍感情;其传播受各地风俗、方言、合乐的影响较大;同时提出应当重视当代口传歌谣的价值。

要行舍身经

要行舍身经

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经之大意谓,人于临终之际,若能以欢喜之心(心心相续)施舍自身皮肉筋骨于一切有情,则可不堕地狱,天曹地府之罪恶记录亦将随之消失。此经于唐代智升所撰开元释教录中受到严厉批判,被断定为伪经,而反对将之编入大藏经中,然民间普遍信仰流传此经。近代于敦煌发现十余种本经之手抄本,其中以英国学者史坦因(M.A. Stein 1862~1943)所发现者为最优。

华严镜灯章

华严镜灯章

佛教著述。清续法集,如朗校。一卷。以镜、灯为喻讲述华严宗的判教学说和主要教义,故名。书中谓贤首法藏为使学者理解“事事无碍法界”的道理,曾于暗室中供五佛,于每尊佛像前各燃一灯,又取十面镜子安置十方,使其“面面相对”,“影影交涉”,从而使学者“悟入刹海”。此书以时、仪、教、宗、观五部分组织,与《华严宗莲花章》所采用的方式相同。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起信论疏笔削记

起信论疏笔削记

二十卷。宋子璇,解宗密之注疏者。

长寿王经

长寿王经

一卷,失译。说长寿王之因缘。附西晋录第二出,说佛昔为长寿王,广行布施,贪王伐之,誓不与战。同子长生逃出,后愍贫人来乞,随之而见贪王。王即杀之,杀时,诫子慎勿报怨。子奉遗命,欲报仍止。

敦煌坛经

敦煌坛经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