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总

马总
  • 姓名:马总
  • 别名:字会元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岐州扶风(今属陕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823年
  • 民族族群:

马总(?-823年),总一作摠,字会元,行十二,岐州扶风(今属陕西)人。约于贞元初为江西观察从事。三年为岭南节度使李复从事,八年府罢。十年李复镇滑州,总仍为从事。十三年复卒,姚南仲继任,总又为从事。十六年为监军使所诬,贬泉州别驾。福建观察使柳冕欲希旨害之,为从事薛戎、刺史穆质救免。二十年日僧空海至泉州,总与之过往。约永贞元年移恩王傅。元和二年授泉州刺史,约三年改虔州刺史。五年任安南都护,政事嘉美,夷人立铜柱颂之。八年改桂管观察使,十二月迁岭南节度使。十一年征为刑部侍郎。十二年裴度征淮西,署为制置副使。十一月吴元济就擒,授彰义军节度留后,十二月正拜节度使。十三年移镇许州,又移镇华州。十四年改镇郓州。长庆元年征为户部尚书,三年卒,谥懿。《新唐书》本传称其“笃学,虽吏事倥偬,书不去前,论著颇多”。《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所著《奏议集》三○卷,《通历》一○卷,《唐年小录》八卷,《意林》三卷。今存《意林》五卷,余并佚。《全唐诗逸》卷中存其诗一首,《全唐文》卷四八一存其文五篇。生平见李宗闵《马公家庙碑》、韩愈《祭马仆射文》、《旧唐书》卷一五七、《新唐书》卷一六三本传。

马总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台海使槎录

台海使槎录

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信、气候、水程、海船、城堡、武备、商贩、进贡等二十二目。卷五至七为番俗六考,卷八为番俗杂记。作者采集旧书结合亲身见闻以成此书,对台湾海岛之山川、风土、民俗、物产、气候、攻守险隘、海道情形以及各民族情况。

专治麻痧初编

专治麻痧初编

《专治麻痧初编》六卷,清归安凌嘉六先生遗著,分述古编,徵今编,方论编,参考各书七十余家。间如程凤雏之《慈幼筏》,高梅孤之《痘症管见》,吴志中之《儿科方要》,汤衡元之《婴孩妙诀》,董大英之《活幼悟神集》,张涣之《小儿医方妙选》,娄居中之《恤幼集》,皆世罕见者。

短裤党

短裤党

中篇小说。蒋光慈著。写 于1927年4月。1927年11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进行大规模革命斗争的小说。1927年春,上海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的大会。会议决定全市总同盟大罢工。由于反动派的血腥镇压起义失败。党中央委员杨直夫在中央与区委的联席会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决定在北伐军即将攻占上海时,继续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作品结尾工人占领了浙沪警察厅,勾画出第三次起义胜利后的某些欢乐景象。作者以奔放的革命激情,热情地歌颂了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展示了这伟大的历史事件的真实过程。作者在创作时“几乎忘了自己是在做小说”,只感觉“在后边跟着短裤党一道儿前进。”因此激越浩荡的革命热情形成一种奔腾澎湃的文气,粗犷的笔触遒劲有力,有一种激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这一切诚如作者自己所说: “这本书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种证据,就是有点粗糙的地方,可是也自有其相当的意义。”(《短裤党·写在本书的前面》)

三春梦

三春梦

全称《刘进忠三春梦全传》,清代白话长篇历史小说,三十三回。未署撰人,作者不详,但从行文上看,可以确定是潮州人所写。 《三春梦》的石印本有“叙”但没有加“叙”题,叙后作者也没有署名。《三春梦》的写作年代是清朝中叶,大约在康熙以后,该书就有手抄本,当时被列为“禁”书。直到辛亥革命后, 民国初年,才有石印本。记叙康熙十三(1674)甲寅年四月至康熙十六(1674)丁巳年六月止,广东潮州总兵刘进忠起兵抗清及失败的过程。三年过后,一切依旧,故名《三春梦》。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修正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修正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孝宗8年(1657)时,修正了光海君时期所编纂的《宣祖实录》,然后编纂成《宣祖修正实录》。光海君时期,由东人分裂出来的北人执掌大权,《宣祖实录》为这一时期所编纂。《宣祖实录》的编纂始于光海君元年(1609)7月,完成于光海君8年(1616)11月。最初参与编纂的人士以总裁官李恒福为首,还包括李好闵、申钦、柳根、李尔瞻、李廷龟、李尚毅、尹昉、朴承宗、李睟光等。不过,光海君5年,随着癸丑祸狱(仁穆大妃被废位)的发生,政治上出现了变动,编纂改由奇自献、李尔瞻、朴健等北人主导完成。《〈宣祖大王〉实录修正厅仪轨》(孝宗8年,1657) 然而,对于罢黜光海君后执掌王权的仁祖及西人来说,全部接受《宣祖实录》有些困难。特别是仁穆大妃是因光海君而被废位,并成为庶人的。因此和其相关的记录更是难以接受。所以,从西人执政的仁祖初期起,便展开了对《宣祖实录》的修正作业,不过,该修正作业并没有完成。因为以李适之乱为首,丁卯胡乱、丙子胡乱等事件接连发生,导致修正作业被迫中断。而且,主导修正作业的李植身亡,这也给修正作业造成了影响。修正作业到了孝宗时期才最终完成。

温氏母训

温氏母训

一卷。明温璜(1585—1645)录。璜初名以介,字于石,号石公,后改今名,字宝忠。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官徽州府推官。璜于顺治二年起兵,与金声相应,以拒清军。历四月,城破,手刃其妻女,然后自刎而死。是书乃温璜述其母陆氏之训。初为其遗集十二卷末所附录。书之卷末有跋,不署名氏。此跋称原集繁重,不便单行,乃录出另印。是书语虽质直,而颇切事理。观璜临难从容,阖家就义,知其家庭素以名教相砥砺,而此书则并非徒托空言。故是书虽录女子之言,《四库全书》特录其书于儒家类。此书有《学海类编》本、清初刊本、《四库全书》本、嘉庆三年温氏刊本、同治二年当归草堂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