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

陈廷敬
  • 姓名:陈廷敬
  • 别名:字子端,号说岩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西泽州(今属山西)人
  • 出生日期:1638年12月31日
  • 逝世日期:1712年5月23日
  • 民族族群:

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清圣祖时文渊阁大学士。字子端,号说岩,另号午亭,山西泽州(今属山西)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选庶吉士。初名敬,是年科馆选举时,又有通州陈敬,帝为加“廷”字以别之。康熙初,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十四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与学士张英日值弘德殿,圣祖器之。滇南平,命拟撰朝会燕飨乐章,下所司肄习。迁礼部侍郎。调吏部,兼管户部钱法。疏请改钱制,杜私铸,产铜之地,宜停收税,听民开采。擢左都御史,疏请衣冠、舆马、服饰、器用应严申定制,不得踰越。又请严肃吏治,考察督抚等,皆下部议行。二十五年,迁工部尚书。与学士徐乾学奏进《鉴古辑览》,帝以有补治化,命留览。又充修辑三朝《圣训》、 《政治典训》、 《平定朔漠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总裁官。迁工部尚书。丁父忧,服阕,授户部尚书,调吏部。四十二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仍直经筵。扈从圣祖南巡,召试士子,命阅卷。时大学士张玉书卒,李光地病未愈,遂召其入阁视事。生平出入禁闼五十年,尤以文鸣于时。著有《尊闻堂集》、 《午亭文编》。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病逝,享年74岁。在他病重期间,康熙曾派太医前去诊视。得到他去世的消息后,康熙表示“深为轸侧”,肯定他“恪慎清勤”、“学问淹通”、“文采优长”,特命皇三子胤祉领人前往祭奠,赐银1000两治丧,又命朝中满、汉大臣都要参予吊唁。康熙还亲作挽诗,其中有“世传诗赋重”、“国典玉衡平”之句。经过议恤,朝廷对陈廷敬赐祭葬,加祭一次,定谥号为“文贞”。

猜你喜欢的书

船:航海的历史

船:航海的历史

讲述的是一个人类冒险的故事。书中主宰时空的众神,将那些违逆其旨意的罪人关在狭小的舱室中接受惩罚。而这些专门用于折磨人的舱室,就是船。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人,受了自己躁动不安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的蛊惑与驱使,迫切地想要探寻在那遥远的天际,在我们的目光无法触及的远方,到底隐藏着怎样奇伟秀丽的景色。 在20世纪初现代船舶出现之前,船上的生活对于被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出来的人类来说,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磨难。船上的生活不洁不雅,最终的回报也不过是将一张“千疮百孔的裹尸布”扔向大海这样一个“巨大而流动着的坟墓”。

中州名贤文表

中州名贤文表

地方诗文合集。文三十卷,诗七卷。明刘昌编纂。刘昌字钦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历官河南提学副使,迁广东参政。此编即其提学河南时所编。刘氏在此为官九年,多有馀暇,为表彰中州先贤,乃选许衡(河南沁阳人)、姚燧(河南洛阳人)、马祖常(河南潢川人)、许有壬(河南汤阴人)、王恽(河南汲县人)、富珠哩翀(河南邓县人)六位名家诗文,合为一编,略依其本集之体,各以传志碑铭附后。每位各录诗一卷(或不到一卷),唯独马祖常录诗二卷,祖常在六人中诗歌成就亦最大。许衡、许有壬、王恽、马祖常皆有集传世,姚燧、富珠哩翀虽亦有集著录,但姚书仅为残本,富集已不传,端赖此书校正其误,或补其佚。此编每集之末皆有刘昌所作跋语数则,颇见考订之功。刘氏自序曾言此编为内集,尚有外集、正集、杂集若干卷,但未见传世。“文集”初刻于成化间,此本尚有传世者,嘉靖间有重刊本。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王士禛劝河南达官宋荦重刻,宋荦委托钱塘汪立名重刊。《四库全书》著录者即此本。

战略

战略

徐子曰:车何始者?之天星轸主车舆,毕上有五车,氐下有阵车。天幅阁道下,有车府为车贮。

玉壶野史

玉壶野史

宋代笔记。10卷。释文莹编著。文莹熙宁中曾作《湘山野录》,此书则继其后成于元丰元年(1078)。自序称其收集宋初至熙宁间文集200余家,近数千卷、因取其中神道碑、墓志、行状、实录及奏议、碑表、野编小说之类,“聚为一家之书”。其中多记朝廷掌故,士大夫轶事,亦多诗话和佚文,可资考证和研究。据自序,前8卷多为选录他人著述,卷9仅《李先主传》1篇,记南唐先主李昪事迹,则为文莹所撰。卷10为“江南遗事”,记述南唐故事。此书之名,《文献通考》著录及他书所引多作《玉壶清话》,然元人《南溪诗话》已引为《玉壶野史》,知一书2名,由来已久。曹溶《学海类编》摘其中说诗之语,别名《玉壶清话》,则是本书的节录本。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

香宋词

香宋词

三卷,四百十四首。赵熙撰。民国六年(1917)霜甘小阁成都版。有自序。胡先骕《评赵尧生〈香宋词〉》,称其蜀中山水之作,“皆摩诘诗中之画,读之可作卧游者也”,“随手拈来,皆为秀句”。

普陀洛迦新志

普陀洛迦新志

佛教史志。民国初王亨彦撰。十二卷。全书共分十二部分,记载了普陀山的山川风貌、自然景观和作为主要内容的佛教兴衰史迹。同时收集了历代帝王、僧俗有关普陀山佛教的敕令、奏疏、碑铭等二百余篇,其中有关寺院经济方面的敕赐、奏议、碑文等六十余篇,为研究普陀山佛教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