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白

何白
  • 姓名:何白
  • 别名:字无咎,号丹邱生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温州乐清
  • 出生日期:1562
  • 逝世日期:1642
  • 民族族群:

何白(1562-1642),明代诗文作家。字无咎,号丹邱生,又别号鹤溪老渔,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市)人。后移居郡城积谷山下,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和崇祯六帝,于崇祯十五年(1642)病逝于家,终年八十一,葬于瞿溪金岩。幼时为郡小史,龙膺为郡司理时,异其才,为延誉于海内,遂有盛名。西游酒泉,南穷湘沅,归隐于梅屿山中。他的诗反映了某些社会现实,如长诗《长江头》:“中官榷税来江州,讥征令敛深诛求。大旗卓天天为怒,峨舰压江江不流。长江日高一丈五,传呼奏乐频挝鼓。于阗宝带刻麒麟,大内金牌画飞虎。秃袖监奴紫绣衣,锐头恶少青丝组。长官俯首不敢言,何况区区商与贾。左右滥用水衡钱,夜椎肥牛朝击鲜。”诗中揭露了当时宦官充当税监横行恣肆的罪行,并沉痛地感慨道:“愁闻税监益骄恣,豺狼满道人萧条。”这是富有现实意义的诗篇。他的诗风与七子有相似之处,声调浏亮,如《淮阳归兴》:“淮泗秋风动地来,月明如水雁声哀。南径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愁闻烽火连东北,极目浮云黯未开。”但锤炼不足。他的散文《方汤夫传》,颇有一些文学色彩。著有《汲古堂集》。

何白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塔芒戈

塔芒戈

梅里美(1803-1870)是19世纪法国风格独特的中短篇小说家。《塔芒戈》创作于1829年,是其小说中比较突出的一篇,讲述了非洲武士塔芒戈落入奴隶贩子勒杜之手后,在航船上率领其他黑人奴隶奋起反抗,最后杀死白人船员的故事。作者以冷静的笔调,塑造了孔武有力、野蛮机智的塔芒戈形象,真实地反映了非洲人民的悲惨命运,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罪恶。

蔡元培谈教育

蔡元培谈教育

共收录蔡元培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2篇。前大部分文章均为蔡元培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美育与人生》《以美育代宗教》《美育》《学生的责任和快乐》等,也包括一些为师生做的演讲稿;后面部分的文章是蔡元培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北京大学、谈文化、他读书、谈孔子等方面的文章。

东廓集

东廓集

全称《东廓邹先生文集》。十 二卷。卷首为序跋和目次,卷一至四为序疏说记,卷五、 六为书简,卷七为答问,卷八为杂著,卷九、十为碑传志 铭,卷十一、十二为诗。其中《青原赠处》是最早记载王 阳明“四句教”的文献之一。明邹守益 (1491—1562)撰。邹守益字谦之,安福 (今江西西部) 人。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隆庆初追谥文庄。邹守益传王守仁之学,诗文皆阐发心性之语。其门人陈辰始编录作为东廓初稿。东廓,山名,为邹守益讲学处。诸门人又梓其切要一百二十四篇,名曰摘稿,而晚年著述,则未之备。此编为嘉靖中所刊,题建宁府知府刘佃汇选,同知董燧编次,通判黄文明抡集。又题门人周怡、宋仪望、邵廉续编,孙德涵等十八人重辑。错互颠舛,不知出于谁手。史称世宗欲去与献帝本生之称,守益疏谏,下狱拷掠。嘉靖二十九年 (1550)九庙灾,守益疏陈上下交修之道,又忤旨落职。其疏具载本传,此集中不载。考 《千顷堂书目》,此集之外尚有《东廓遗稿》十三卷。今未见其本,或别收于遗稿中。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苏格拉底》钱智修著。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一个雕刻师家庭,曾受过哲学教养,喜欢研讨人生处世问题。环绕在他周围的都是一些反对雅典民主政体,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小集团。他认为哲学的目的是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生活,而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认识普通的道德规范和公共福利,在他看来,美德和知识是同一样东西。他好以这种道德观去向别人进行“精神治疗”,凡与他意见不合的就会遭他破口大骂,因此树敌甚多,积怨甚广,最后被人控以冒渎国家之神,蛊惑青年之罪判处死刑,在狱中服毒自杀。他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他的学说仅见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和阿里斯托芬诸人的纪录中。

因明入正理论疏抄略记

因明入正理论疏抄略记

因明入正理论疏抄略记,一卷,唐智周撰,日本胤兼题记,又云因明论疏抄。

宗门统要续集

宗门统要续集

凡二十卷。宋代宗永集,元代清茂续集。又作续集宗门统要。据冯子振续集宗门统要序,知宗永之宗门统要重刻于绍兴三年(1133),元代清茂再附加二卷,亦即增补南岳下第十二世至第十八世,及青原下第十一世至第十四世,共计四○六人,然仅收录一三一人之机缘(共二五九则)。或谓宗永编成宗门统要集十卷,清茂续编十二卷,成为二十二卷之宗门统要续集。本书起自西竺诸佛,继以东土诸祖及前世宗匠,盖所以指导后学与后世作家,并抉剔前人,皆出于文字而直指人心。